正文

自由·自在·逍遥

(2023-04-27 21:55:43) 下一个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自由,也没有自在,“自由”来自西方,而“自在”源于佛教和印度教。中国人向往的是“逍遥”。

“自由”一词是日语,中国人最早由严复翻译成“自繇”、“群己”,最终还是日本人的翻译得以留存。

“自在”,是佛教或印度教中经过修行达到的一种无碍与纵任的至高境界,非凡人所能及。因此梵文中这个词语还表示主人、祜主,印度教中指上主。

 “逍遥”,才是中国本土出品:逍者,消也。如阳动冰消,虽耗也,不竭其本。遥者,摇也。如舟行水摇,虽动也不伤其内。(庄子·逍遥游注)

逍遥是中国文人追求自由的最高境界,然而很不容易达到,古有陶渊明遁入桃花源,今有李泽厚、刘再复、任正非这样的文革逍遥派。逍遥派们本质上是逃避现实,避开现实独处一隅,逍遥并非真实的自由。

自由是什么?

Freedom!对西方文明一知半解的人总是觉得自由就是freedom,freedom就是be free,我爱咋地就咋地。

不然!

首先,“自由”不是“freedom”,freedom是60年代嬉皮士们的口号,“自由”是“liberty”。

德拉克罗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叫 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自由女神像叫Statue of Liberty.

美国独立宣言: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早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诞生的《人权宣言》就指出:自由包含做无害于他人之事。(La liberté consiste à pouvoir faire tout ce qui ne nuit pas à autrui)

其次,自由是一个三维立体概念,其出发点是自我意识,即个人欲望。不过,单纯的个人欲望只是一个起点,走不远,最多也是一条直线。片面的强调个体或集体都不能发展出真正的自由。只有将自身欲望和他人利益联系起来,相互的制约作用下,才有了一个得以建立自由大厦的平面(台)。

在这样一个平面(平台)上,自由才有根基,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契约等现代文明理念。

但是这个平面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自由必须包含思想和精神的自由,于是就有了第三个维度,自由的大厦才有了雏形,思想和精神的自由催生了现代文明,人权,民权,独立,自治等等文明理念应运而生。在这样的一个“自由立方”中,人类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也随之发展……

Liberty,本质上带有“解放”的含义,于是自由即对被压抑的人性(肉体和精神)的反动。freedom不满足于解放,不认同上天的法则,自我定义自己的认知和行为。西方主流倡导的是liberty,政治正确则支持freedom。

妇女从束胸裹足中解放出来是liberty,而如今部分人倡导女子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庭广众之下袒胸露背,则是freedom。追求种族,性别之间的平等,争取言论,集会,游行,罢工的权利,是liberty,自我定义,更改上天赋予的性别,是freedom,虽然这种freedom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是西方人的观念。今天我们享受的一切liberty都是先辈们用生命努力争取得来的。

自由纵可贵,爱情价也高,若为长寿故,二者皆可抛——长寿是中国人的最高追求,活着,哪怕像狗一样活着。中国人的长寿却是现代医学之功。

当然,这是一部分中国人,有勇士如刘晓波,以生命呼唤自由,虽然身陷囹圄,“我没有敌人”是何等的精神自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