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andstone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假如张文宏都不再说话

(2021-08-13 19:11:25) 下一个

如果张文宏不再说话,那么是不是与病毒长期共存不知道,我们一定会与脑残和对未来的恐惧共存。

自7月29日在微博发出那篇引出巨大争议的长文以来,张文宏医生就没有再说话,也没有出现在任何公共场合,时间已经过去整整半个多月。

张文宏的沉默,有多种解释。

第一,他忙于本职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理会舆论场的纷纷扰扰。毕竟在社交媒体发文不过是副业,治病救人做学术研究才是他的主业。

第二,此时他不便发声。当一篇纯业务探讨的文章成为主流媒体攻击对象,一大帮自媒体一拥而上搞批斗的时候,性质已经变了,跟讨论业务没有多少关系,倒像是一种话语权之争。张文宏不过是一介医生,他不愿、也不屑于这场的争论之中。赢了如何,输了又如何,有什么意义呢?那就子弹继续飞。

第三,也许张文宏不会再发声了。他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他的时间和精力很宝贵,似乎犯不着冒着巨大的舆论风险,试图去唤醒那些装醒的明枪暗棒。也或许,他累了、倦了,觉得再多说无益,被误解,被扭曲,甚至被恶意揣测其动机,这,又是何必苦呢?

这场争论突如其来,也匪夷所思。事实上,说争论都是抬举,因为根本构不成争论的基本。

一场有价值的争论,最直码要有智力和专业能力上的对等吗?张文宏是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去年年初疫情开始后,一直奔走于防疫抗疫一线。说一句专家,不过份吗?而另一边,是国际经济专业出身的前卫生部高官,北大中文系教授,以及一大批不明职业、甚至可以连最基本的医疗常识都不知道的网络喷子。

不是职业歧视,但术业有专攻,说到疫情防治问题,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之间真的是对等的博弈吗?

再看文本。张文宏那篇博文,虽然很长,但通读下来之后,你会发现全篇无一句专业之外的废话,摆事实,讲道理,有案例、有数据,对各种可能的情况都有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全部围绕专业问题进行剖析。这就是专业的力量,你也许能看懂每一句话,但你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反观另一边,除了前卫生部高官的那篇还在认真讨论问题之外,其他的基本上就是除了专业不讲,什么都讲,生生把一个医学问题搞成了国际问题、政治问题、路线问题。这种你跟他专业,他给你扣帽子的对话,真的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这场网络论战,质量上并不有任何讨论的价值,但喷子们的心态其实很值得玩味。要我说,他们虽然情商不高,甚至有些已经脑残,但情商并不低。打个比方,很多公共事件的讨论,最后都像一个求生欲测试,说真话往往不受待见,而说虚假的漂亮话,则常常令人满意。

张文宏说,“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他们上来就喷,扯蛋,我们这么强大,防疫做得这么好,怎么可能与病毒共存?一定要清零,将病毒消来得干干净净。至于条件允许不允许,我们有不有这个能力,以及未来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他们一概不管,只顾口嗨就好了。

这套话术,几乎适用于任何领域。比如我们说,腐败现象长期存在,我们建立相应的防腐机制,与腐败做长期的斗争。他们会说,我们对腐败零容忍,决不允许任何贪官污吏的存在。至于能不能做到“零容忍”,鬼才知道。 但不重要,这套逻辑的核心,不在于给你解决的过程,而在于直接给你最爽的答案。怎么动听怎么来,怎么有煽动性怎么来。

就像刘瑜老师曾经打过的比方,一个人拿着一颗钻石,现在就给你,另一个人说要分期付款才能给你,你跟谁走?虽然大概率遇到渣男,前者无疑还是更让人动心。

这个套逻辑还有另一个特质,就是树立假想敌,来获得正义感。把张文宏这样的标志性打成“投降派”“当代汪精卫”“西方买办”,自然,站到他的对立面,就成了爱国者、正义人士和勇斗士。 多简单的事啊,只要给别人扣一顶帽子,自己就了高帽子,只要把别人斗得越狠越惨,自己的道德优越感就越发爆棚,还有比这个更划算、性价比更高的生意吗?

还是网友总结的好:当开始强调“讲政治”,意思就是不讲事实了。当开始强调“讲立场”,意思就是不讲公正了。当开始强调“大局为重”,意思就是明明不合情理,违反法治却仍然要霸王硬上弓了。 喷子们无比精准踩在了每一个节点了。你尽可以嘲笑这些喷子,但千万不能小看他们。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往往会因为带有某种天然的“正确性”,而极具欺骗性,且威力巨大。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我们这些写公众号,对时事发表一些看法和观点的人,常常是谨小慎微,一再地自我审查再审查,一不小心就删文封号,而这些喷子们则无所顾忌,想喷谁就喷谁,风险指数几乎为零。这也成为一种额外的激励机制,让他们的队伍愈发壮大而坚挺。

罗翔被骂得退出了微博,仅有B站这一块阵地,但说话了越来越谨慎。更多的公共知识分子则已经变得沉默,退出了公共讨论。其实并不是怕和胆小,比这个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听理性的声音,而口号式、标语式的话语,变得更有市场。

被疫情折磨这么久,很多人已经疲惫至极,心理承受力已经到了一个极限,这个时候,一句“清零”比“共存”,是不是更容易俘获人心?

学习是一件反人类的事情,思考何尝不是呢?

所以,虽然有很多人站出来支持张文宏医生,有理有据地说“清零”与“共存”并不矛盾,但我其实依然担心,张文宏医生也许真的会就此沉默下去。

假如张文宏不再说话,我们会失去什么?

我们会失去公共表达的空间。张文宏是公认既有专业能力,又敢于说真话,同时也懂公共表达尺度的人。如何连这样的人都沉默了,还有多少人敢站出来?

我们会失去关于疫情防控真正有价值的讨论。我们尊重并喜爱张文宏,并不是因为他是神。我就注意到,无论是张文宏还是钟南山,都曾对疫情何时结束做过多次预测,但事实是,疫情至今也没有结束。但正因为问题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专业人士敢说敢讲,提出各种可能性,有更充分的讨论,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倘若张文宏们不再说话不再表态,难道把话语权交给无知的喷子?

我们还会失去真话带来的安全感。在去年疫情最严重、人心最不安的时候,正是因为张文宏那些不失专业而又大实话,让我们在不安中获得平静,“没事呆在家里,把病毒捂死”,“增加营养,把免疫力提上去,未来一定会有减肥的时间”……战胜疫情的信心,正来自于这些有用的朴实的真话,而不是“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御病毒于国门之外”之类动听的空话套话。

如果张文宏不再说话,那么是不是与病毒长期共存不知道,我们一定会与脑残和对未来的恐惧共存。

 

 


作者: 摩西的手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7)
评论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大侠过奖了。谢谢支持!
百万庄大侠 回复 悄悄话 兄弟:你写下的这是一篇雄文,它震聋发聩!这更是一篇好文,它发人深省!然而在目前这个逆向淘汰的大环境里、、、我已经失望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一切!
谢谢你的好文,兄弟自愧不如。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蓝山秋色之红叶静美' 的评论 : 谢谢!
蓝山秋色之红叶静美 回复 悄悄话 观点一致,赞!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同意。谢谢支持!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华府采菊人' 的评论 : 这个比喻很有趣。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感谢支持!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一声叹息。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凡事思路清楚的人都支持张的。
华府采菊人 回复 悄悄话 那就天下太平了, 一个声音说啥是啥, 他说鸡蛋是方的, 大家一起高呼“鸡蛋是方的鸡蛋是方的”!!
有一位想冒冒风险, 准备更进一步阐述鸡蛋“不但是方的, 而且还是长在树上的”,结果又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概念过于超前, 破坏了他的战略部署, 拘留15天;第二种时间点恰好, 等于正好是在需要有人提出鸡蛋是在树上结的, 赶点儿上也许有糖吃。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大赞!连张文宏这样的温良恭俭让的专业人士都要无耻的攻击,真是没救了。
diaoerlang 回复 悄悄话 假如张文宏不再说话,那么大家就平摊承受禁言不说话带来的后果,听任老少粉红山呼万岁岁月静好,一遍遍重演武汉李医生临终感叹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的尴尬。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大多数中国民众对这次针对张医生的打击都很不满,足见民意所在。
sandstone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里人家168' 的评论 : 谢谢。
山里人家168 回复 悄悄话 校友圈有许多医生,都是支持张文宏的, 听过张的许多演讲,讲的挺好。
山里人家168 回复 悄悄话 沙发,好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