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棉微笑的魅力——吴哥行(7)柏威夏,高山上的奇迹

第三天柏威夏(Preah Vihear)和贡开(Koh Ker)

吴哥遗址小圈、大圈和外圈三天的行程我们两天就看完了,除了大圈内的少数几个寺庙外,我们全都一一仔细参观过。这样紧凑的两天下来我们都累得要死,可是没办法谁让行程紧呢(不过好像我的每次旅行,行程总是很紧。LD常说多给你两天,你又会多出花样来,结果还是时间不够)。挤出来的一天时间,我们要去参观两个远方的景点:柏威夏和贡开。柬埔寨目前共有四个世界遗产,包括吴哥窟、柏威夏、贡开和三博波雷古寺庙群,前三者都属于高棉帝国时代,后者是吴哥时代之前的真腊王国的都城。

柏威夏(Preah Vihear)

吴哥王朝建立了许多宏伟的寺庙,它们大多建造在平地,只有少数建在山脚或山上。柏威夏是最著名的山顶寺庙,位于柬埔寨和泰国边境的扁担山(Dangrek Mountain)的525米崖顶,是高棉人迄今盖过的最高且最大的山顶寺庙。柏威夏由耶索拔摩一世于公元9世纪末开始修建,建造过程中屡遭波折,用了200多年直到1152年才完成,期间经历了13位国王。在柬埔寨人心中它是除吴哥窟外,最重要的祖先遗产和精神象征。吴哥窟的石塔出现在国旗上,而柏威夏的山门被印在钱币上。柏威夏位于边界线上,关于它的归属,柬泰两国一直存在主权纷争。1904年泰国暹罗当局和统治柬埔寨的法国人协议边界,双方同意以扁担山山脊为界。按照这个协定柏威夏应归属泰国。可是法国人勘察地形画地图时,将柏威夏画到柬方。1953年法军撤离柏威夏地区后,柬泰双方都对该地区宣称主权。1962年海牙国际法庭裁定柬埔寨拥有寺庙,泰国拥有山道,这相当于柬埔寨人去寺庙要通过外国人的地盘。后来两国达成协议,泰国让出寺庙附近15米道路供柬埔寨使用,自此边境安宁。可是随着柬埔寨申遗成功,双方关系恶化,两军在神庙附近发生边界冲突,双方各有死伤。2013年联合国国际法院最后宣判柏威夏以及周围土地主权归属柬埔寨,这才结束了这场边境纷争。我们今天得以前往参观。

前往柏威夏的高速路两旁分布着几千个这种小小的房屋。司机师傅告诉我们,那是政府出资为当年出征边境战的军人盖的,无偿分配给他们和家人居住,他们还可以在屋前屋后开荒栽树种地,生活有保障。

参观柏威夏不在吴哥票范围内,需另外买票,此外我们的车不能上山,也需买票坐他们的车上山。我怀疑这一招是和中国的旅游景点学的吧,这条从吴哥通往柏威夏的路是中国帮助修的。买好票坐车上山前往寺庙,车在山中一个小村庄停下来,从这里开始,我们只能步行上山。路边是贩卖食品的小商贩,分不清他们究竟是高棉人还是泰国人。

柏威夏为五层式建筑群,分布在长800米宽400米的峭壁上,它利用极佳的地势,融合自然景观和宗教功能,是柬埔寨古代文明的瑰宝。柏威夏的建筑风格与吴哥窟相似,每层都有山门和围墙,山门翘起的檐角非常独特,精致的石雕体现了吴哥王朝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                               

出现在2000柬币上的山门,不过是另一个角度,山崖危险,不好拍照       

山门与第一层庙宇之间是长长的参道,两边的石柱是林伽                             

进入第二层                                                                            

献给毗湿奴的塔楼,门楣上的浮雕是搅拌乳海                                        

这是最完整的搅动乳海浮雕,通王城和小吴哥都有同样主题的壁画,但都没有完整呈现出那根曼陀罗山搅拌棍,只有这里最为清楚。随着拉扯蛇神搅拌绳,转动曼陀罗山,海洋也随着被搅动起来,因此产生长生不老的甘露。搅拌棍下端是毗湿奴的化身海龟。搅动乳海的寓意:人们心中总有善和恶相互拉扯,翻动的乳海就好像是欲望的波动,善与恶有时并非那么绝对,谁都会有过失,只是要小心不要让心中的恶念拉扯赢了善念

塔门上方没有屋顶,地上却没有倒塌的石块,原来吴哥早期的建筑屋顶是用木头做成的。随着岁月流失,木头已化成了灰烬,只有石头结构还遗留下来                        

进入第三层,每一层都有一个参道

这座门塔是献给湿婆的                                                                               

门楣上的浮雕描绘湿婆骑着南迪,坐在卡拉身上                                           

进入第四层庙宇                                                                                                  

仍有士兵守护在这里                                        

再往上走,渐渐塔楼有了石头屋顶。根据考古者研究,柏威夏每座塔门建造的时间不同,采用的材料也不同,石塔楼应该是最后修建的。                                                

终于上到第五层,主殿坐落在山顶                                   

主殿,后期的庙宇为变成石头屋顶                                                

整个遗址保存最好的就是这条回廊                      

长廊内部是拱形的,这是不同于吴哥遗址的,吴哥遗址各寺庙回廊的天花板都是用石块叠加上去的,因而呈三角形。拱形从力学的角度来看更加稳定,这也可能是这条回廊保存这么好的原因吧。

寺庙的后院靠近悬崖,在这里可眺望扁担山的风景                 

眺望,一边是柬埔寨,另一边是泰国                                     

贡开(Koh Ker)

贡开距离暹粒130公里,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曾经是吴哥王朝的都城。公元928年伽耶拔摩四世登基后,将都城从吴哥搬到贡开。一般早期历史学家认为伽耶拔摩四世是篡位夺取王位,但后来证据显示,他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他是因陀罗拔摩一世女儿的儿子,高棉王国没有明确的继任规则,他通过母系上位应该是有效的。公元928-941年他在位期间,贡开成为吴哥王朝的都城,他在这里修建了100多座庙宇,其中最主要的是巴沙通神庙,如今贡开还有30多处寺庙遗址。他去世后儿子继任,又将都城搬回吴哥。

巴沙通神庙(Prasat Thom)

巴沙通神庙造型与吴哥所有其他寺庙有很大不同,它很像玛雅人的金字塔,因此通常被称为贡开金字塔。塔高40米,宽55米,至于祭拜何人不得而知。贡开金字塔可以登顶,沿着修建的楼梯上去,塔顶风景很好。塔顶中央有深不见底的方洞,传说是用于活人献祭。

庙宇前方的塔楼                                                                                 

金字塔坐落在寺庙的后部                                             

终于登顶了                                                                                       

俯瞰脚下,可见庙宇轮廓地基

不知名寺庙

贡开遗址群现存30多座寺庙,它们大多残破不堪,而且彼此相隔较远,要一一看完它们所需时间可不短。看完金字塔已不早了,我们还要驱车3个小时回暹粒。询问司机介绍一个最值得看的,他带我们来到下面这个寺庙。一下车我们立刻喜欢上它,和塔布笼寺一样,这里也是树包塔,塔依树,至于包裹的情景更好看。这里没有其他游人,我们可以尽情拍照。本来打算只呆几分钟,我们足足玩了半个多小时才离开。至于寺庙名字,司机说了一下,也没记住。

回程,我们一路迎着太阳行驶,太阳好像在和我们躲猫猫,一会躲进云朵,一会探出头来,煞是好看            

到此,吴哥行程全部结束。下一站,泰国芭提雅。

林间溪 发表评论于
谢谢阅读和夸奖,能够分享旅途的见闻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油翁 发表评论于
林间溪散文写得生动形象,令人对柏威夏和贡开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谢作者分享旅行见闻,期待更多美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