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回国见闻(6) 香港两日游

徐志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笔。天马行空,喜欢写作。阅读历史、地理等知识,追寻探险背后的故事。曾上电视参加益智类竞赛节目-金头脑,并夺得月优胜。这就是我,一个爱好广泛的小伙子。
打印 (被阅读 次)

今年4月22日(回国的第五天),我们搭乘高铁,从广州前往香港,游玩了两天。

 

早上7:31,我们来到广州东站,准备前往香港西九龙站。

 

 

 

 

 

途经深圳北站。

 

 

 

 

上午9:31,准时来到西九龙高铁站,出站后与香港的亲戚在“添好运”饮茶、吃点心。

 

 

 

 

 

 

 

中午我们转坐香港地铁,过海前往港岛区。

 

图为香港地铁图

 

 

 

来到了中环附近的金钟站,从地铁出来后到了海富中心,人来人往。

 

 

 

 

 

这一带有很多政府建筑物。由于我在大学时曾来香港的岭南大学当交换生一个学期,对香港算是比较熟悉了。

 

 

 

 

 

这次来港岛主要陪我姑姑探亲访友,以及参观位于中环“甘棠第”的孙中山纪念馆。谁知道坐错巴士了,最后打车才到达目的地。图为港岛区的街景。

 

 

 

 

 

 

傍晚,我们来到青衣城,住在亲戚家里。

 

 

 

 

青衣是香港新界西南的一个岛屿,人口超过20万人。自1970年代的新市镇建设以来,青衣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各种设施齐全的大型住宅区。

 

 

三十年前,位于赤腊角的香港新机场启用,青衣成为从市区至新机场的必经之路。随着一批批配套工程完成,青衣成为了全港的石油储存中心、重工业中心、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青衣城喝咖啡

 

 

 

 

吃晚饭

 

 

 

 

晚上我们去参观青衣真君诞

 

 

 

 

真君大帝信仰,为始自明朝潮汕地区的信仰。农历三月十五日为真君诞正诞。

 

 

 

相传真君大帝是南宋理宗皇帝(1224-1264年在位)时期的一名姓吴的将军,因剿灭海盗有功、为民作福而深受百姓拥戴,逝世后被视为神衹供奉。据青衣真君庙内碑文记载,真君大帝曾多次显灵,因此青衣坊众视其为守护神,并于每年的真君诞筹办贺诞活动。

 

真君诞活动的青衣戏棚,设在青衣市政大厦旁边的空地。戏棚除了设有酬神祭坛及粤剧神功戏表演以外,旁边的空地亦设有数十个传统小吃摊档。和很多参拜的地方一样,戏棚亦有转运风车售卖。

 

 

 

戏棚附近的熟食摊档,初期主要为岛上居民光顾,并逐渐演变成夜市,而近年因受传媒广泛报导,令青衣戏棚夜市开始受到岛外的市民关注。

 

 

 

回去的时候,路上没什么人。

 

 

 

 

第二天上午,我坐地铁去港岛区,约在中环上班的朋友一起吃午饭。

 

 

从“太子站”出。这里是几年前社会运动中其中一个冲突最激烈的地方

 

 

 

 

在中环海旁的高档中餐馆“唐述”吃饭。

 

 

 

 

 

 

 

 

当晚是真君诞正诞,我陪亲戚去青衣戏棚看神功戏“紫钗记”,由鸣芝声剧团演出。

 

 

 

 

 

神功戏,泛指一切因神诞、传统节日等而上演的戏曲表演,是人、神共享的戏剧表演。神功是指为神做功德,平日的烧香、拜神、修建祭坛或庙宇的活动,都属于神功活动。百姓为了酬谢神恩、酬神祈福,神功戏是举行一连串庆祝活动之一,亦是当中的重点节目,一般都在为节庆而建立的大戏棚内演出。

 

神功戏主要是为了娱神或答谢神衹,顺便才演给善信观赏。故戏台往往搭在庙宇正面,观众不许上前、太过靠近,只可以在两旁或后方看戏,可说神祇坐在贵宾席或者前面几排的座位。

 

演出时是禁止拍照的。

 

 

 

第三天上午,我们前往西九龙车站,坐高铁离开香港,前往长沙。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OATK0sJmB7w

 

图为高铁经过广东省北部时,窗外的风景。

 

 

 

 

这两天的香港之行,普遍感受到从事服务行业(包括司机、餐厅服务员等)的港人戾气很重。不知道是因为经济环境差,还是单纯看不起大陆人(尽管我们讲粤语,但当地人应该听得出用词的不同),或是两者都有。

 

 

 

 

小棒棒 发表评论于
香港很多地方看着很杂乱,出租车司机戾气有点重,尤其是我没有港币的时候,这是我亲身感受到的,但是最近一次去愉景湾一带,没有这种感觉。
油翁 发表评论于
总的来说,这次香港之行让我感受到了香港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城市风貌。尽管遇到了一些不愉快的经历,但依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希望未来能够再次前往香港,探索更多的地方,体验更多的风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