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宁波第一名菜说起

恰似远来的红叶,怀着一片赤子痴心,或思乡长啸,或感时叹咏,或壮哉抒志,或相思寄情,喜怒哀乐,无不聚于晨空的笔端,无不融于云廊的书笺。
打印 (被阅读 次)

从宁波第一名菜说起 

虽说出生和成长在上海,但我却是在宁波人圈子里长大的。于是,在我自幼起长年熏陶的记忆中,宁波菜都是咸咸的,却又鲜得来,尤以喜咸的海味著称。不咸就不鲜,要鲜须要咸。咸鲜融为一体的宁波菜特色单在红膏炝蟹上,就可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闻闻臭吃吃香的小菜在老一辈的宁波人中也是挥之不去的美味。波人常见菜有:咸菜大汤黄鱼、、苔菜面拖黄鱼、腐皮包黄鱼、彩熘全黄鱼、黄鱼鱼肚、黄鱼羹、蛤羹、咸香鱼、龙头烤、苔菜小方烤,以及臭冬瓜、臭苋菜梗等等。好多年前,我曾特地写了一篇博文 “咸菜黄鱼惹乡思”,略表望乡的心愿。

这样“根深蒂固”的印象,竟然被前一段时间的 “阿拉宁波” 节目划开了一道口子。当从中得知宁帮名菜之首却是甜糯香软的“冰糖甲鱼”,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这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铁板认知。当然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然而,它所描述的生动故事让我不得不认可“冰糖甲鱼” 的异军突起。

由于此故事有多种版本,虽大同小异,但在年份上多有分歧。经过一番网上搜寻认定是发生在清咸丰二年 (1852年),相传有两个举人赴京赶考那年的壬子科,途径宁波三江口的临江小酒铺,落座就餐,观赏江景。店家问:“相公欲尝何菜?” 两位富家子弟的举人便豪气地说:“凡是名菜,俱都上桌品尝便是。” 于是,店家依次送上几道名菜。在他俩酒酣耳热之际,又呈上一道“冰糖甲鱼”。

这是一道以甲鱼为主料,酱油、小葱、冰糖、姜等为辅料,炖煮而成的佳肴。两位举人见这道菜,鳌头上翘,晶莹透亮,清香扑鼻,便挟起品尝。一经入口,绵即化,鲜美异常,香甜咸酸兼有,滋味非同凡响。禁不住绝口称赞,便问:“此系何菜?” 掌柜见两位举人老爷赶考,灵机一动,便道:“相公,此乃 ‘独占鳌头’ 是也!” 举人听到这一吉兆,连呼 “妙哉!妙哉!” 欣喜万分,尽欢而别。

无巧不成书,待到秋季揭榜,两人果真金榜题名。其中一位名为章鋆 (1820年—1875年),鄞县人,殿试名列榜首,高中状元。他在荣归之日,春风得意,途中特地重登此小酒楼,指名要再次品赏 “独占鳌头”!称大魁天下实乃此菜之功。店家随后捧上文房四宝,展开宣纸,恭请状元郎为酒楼题名。章鋆提笔一挥而就,志得意满地写下“状元楼”三字。店家立即挂上 “状元楼” 新匾,名噪浙东,生意日益兴隆,多为仕宦缙绅前来光顾。从此,楼以菜扬名,菜为楼增色。“状元楼” 这块金字招牌几百年来一直屹立于宁波闹市,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名声远扬。

“状元楼” 三字寄托着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殷期盼,充满着激励和祝愿。就连上海闹市也借此盛名,先后开起了“状元楼” 宁帮菜馆就有二十余家。其中以两家老字号宁波菜馆:甬江状元楼、四明状元楼,最富盛名。其次是沪东状元楼和沪西状元楼。据说,近年在上海富人区的古北路又开张了一家“古北状元楼”。

年初走访了宁波博物馆,在其老城区展厅看到了1949年前的“状元楼”牌匾 (见图)。如今的中华老字号宁波状元楼酒店是由当今宁波籍名人的余秋雨題写。并撰文对 “状元楼”大加赞叹,写道:“天下口味因地而异,而味中之味必在物阜市通之处,吾乡宁波正适其选,选中之选则为状元楼也!”  大堂上方挂着著名学者冯骥才手书的“状元在此”四个大字,并设有一张木刻金榜,上面铭刻自科举制实行以来历朝历代654位状元的名字。大堂中央还摆放着古时状元的官轿以及考生赶考的食盒、状元篮等,包厢里还挂有宁波历史上13位状元的画像。店内处处洋溢着浓郁的状元文化。

尽管清末废科举后宁波学子再也无法独占鳌头,章鋆则是宁波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但文脉悠长书藏古今的宁波却成了著名的院士之乡。据记录,共涌现出122名宁波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特别是,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从青蒿中首创青蒿素,为饱受疟疾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因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宁波政府为了体现宁波“院士之乡”所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在近年开辟了院士公园、院士雕塑群、院士林、院士路 …… 众多以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纪念空间与活动场所,还在宁波海曙区月湖畔开设屠呦呦旧居陈列馆,详尽展示屠呦呦的事迹。这些新建设新举措旨在弘扬宁波籍科学家之精神内涵,赓续光大宁波人崇文尚德的传统,激励家乡青少年树立科学报国远大志向,鼓舞他们投身国家的科技事业。

其实,“冰糖甲鱼” 之效应持续发酵,至今经久不息。由于高考学子和家长都对独占鳌头的寓意,情有独钟,甚是喜爱,如今宁波地区大多都会为家中的高考学子备上一场高考宴。于是宁帮的美味珍馐 “冰糖甲鱼” 自然成了宴席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图个金榜题名的好彩头。这一道佳肴色泽红亮,香糯润口,老少咸宜,不但意味着十年寒窗的学子即将苦尽甘来,而且也表达了家长们对学子的深情期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餐不同,四时尝新,这些自然不必多言。状元文化和院士精神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新宁波的飮食文化和城市文化,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故乡宁波的新面貌令人不胜赞许。

保留下来的章鋆府第状元厅,现已迁建至宁波天一阁内。

 

胥钧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有口福, 上海静安寺的嘉里中心内有两家宁波菜馆,其中一家是米其林店。
胥钧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gaobeibei' 的评论 :
你说的不错,但现在余姚归属宁波市了。 另外余姚和宁波的方言几乎相同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不知道冰糖甲鱼是宁波菜,还以为是上海菜呢,回国吃了:(
gaobeibei 发表评论于
余秋雨是浙江余姚人,不是宁波人。
胥钧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世界在我心中' 的评论 :
有机会就去品赏一下吧
胥钧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o88' 的评论 :
以前的宁波人吃的都咸,现在他们的口味要好多了,咸度减低了不少。 这次去连宁波话听起来也柔和了很多。 一打听才知,由于普通话的普及和电视的影响,使得硬梆梆的宁波话语调变得温软起来。

世界在我心中 发表评论于
写得好,记住了宁波状元楼,冰糖甲鱼,
o88 发表评论于
底层体力劳动者才吃的很咸。还有就是为了不变质。
胥钧屏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位于宁波和义大道购物中心的“宁波状元楼酒店”, 最为正宗。
油翁 发表评论于
胥钧屏的文章描绘了宁波菜的历史和传统,引人入胜,让人对宁波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口水直流,下次去宁波一定要尝尝“冰糖甲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