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快艇闯台北淡水河口与西德人驾机降红场

谈医疗、谈养生、谈人文、谈人生 – 听赵大夫怎么说
打印 (被阅读 次)

6月9日,一名大陆阮姓男子独自驾着快艇,在没有任何阻挡之下顺利闯关,从外海长驱直入台北淡水河口,在撞到一艘船并在港口登陆后才遭到逮捕,引发台湾舆论一片哗然。尤其是淡水河贯穿大台北,河口距离台湾总统府等政治中心仅有20多公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此外,台湾海巡署证实,阮姓男子具有解放军背景,曾担任过海军舰艇艇长。此人如此轻易直达台北河口,引发舆论批评,质疑台湾防卫是否出现严重破口。

该事件让人联想到苏联解体前,西德青年独自驾机降落红场的“红场事件”。1987年5月28日,正值苏联“边防战士日”。当时的苏联拥有防备最严密的领空,但是就在这一天,年仅19岁的西德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Mathias Rust)驾驶着一架小型飞机,大摇大摆地降落在莫斯科红场上,并热情地与游客拍照留影,给苏联防空军扇了一记耳光。“红场事件”令苏联举国震惊,也引起世界极大关注。包括苏联国防部长在内的200多名苏军军官,因此被解职。

1.大陆快艇闯台北淡水河口





6月9日,大陆籍阮姓男子驾驶一艘快艇穿越台湾海峡之后抵达台湾本岛,并声称“自己来自福建福州,来向中华民国投诚”。台湾海巡署在对他实施逮捕和做完笔录后,已经将他移送士林地检署侦办。

台湾海巡署次日发表声明指出,一艘可疑船只星期天上午在距离北台湾淡水河岸边约6海里处的海上被发现,随后全程被监控掌握。这艘快艇进入淡水渡船码头后,曾与当地的交通船发生擦撞,而交通船船主随即向海巡署报告了这一情况。

根据台湾媒体的报道,海巡署人员到场后发现,驾驶这艘小型快艇的是一位阮姓中国籍男子。男子自称在微信上发表了不利大陆官方的言论,因此遭到当局限制出境。他随即驾驶小型快艇偷渡出海,到台湾“投奔自由”。

现年60岁的阮姓男子驾驶的小型快艇上安装了外挂的推进器,从福建一处渔港出发。有报道称,他的舰艇一直挂靠在另一艘大船边上,直到靠近台湾后才独自驶向台湾,穿越台湾海峡之后抵达北台湾的淡水码头。

海巡署对阮姓男子做完笔录之后,因其违反《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和《入出国及移民法》,将其移送士林地检署侦办。

士林地检署表示,阮姓男子涉违反相关规定,可以处五年以下徒刑、拘禁或/并罚50万元新台币以下罚金。由于该男子驾驶的快艇内没有发现违禁品,因此他目前已被交给台湾移民署专勤队收容。

在冷战时期,台海两岸都有军方和其他人员驾机、驾船甚至游泳投奔对方,当年有人还因此获得过黄金和其他巨额金钱奖励,但是像这位阮姓男子这样驾船投奔对岸的情况现在已经很少见到。

此次大陆船只能顺利直达台北河口,已经对赖清德政府造成压力。许多评论认为,此事也达到“认知作战”、消灭台湾民众防卫士气的效果,对刚执政的赖清德政府打击不小。台湾舆论对此事有不小的批评。

一名台湾网友“Daniel Lien”在脸书社群页面“声量看政治”上说,“重点是没人拦截或是注意......是因为匪舰撞到交通船,有交通事故报警了才发现。这是船舰入侵。如果没有事故,可以一路到重庆南路,上岸离总统府大约500公尺,难道只有海巡要检讨?”

台北市市议员苗博雅周二对台湾媒体表示此事“污辱性极强”。她说,十几个人受惩处,“表示有十几个人出错,此事何等严重......而且灰色作战包含心理认知作战,此事如同过去有人以无人机飞到金门上空,拍摄军营,污辱性极强”。

面对批评声浪,台湾防长顾立雄6月10日在台北立法院表示,不能排除这是中方针对台湾海防底线刻意为之的军事“灰色袭扰”活动。

6月12日,在大陆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陈斌华声称,这纯属他的个人行为。民进党当局没有必要草木皆兵,煞有介事进行政治操弄。该名男子回到大陆后,将会依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台湾海巡署则承认疏失,包括雷达操守误判船籍,以为该快艇是台湾籍,而守望哨人员辨识为中国船籍时却未通报登检,期间有34分钟空档显然有所疏失,并决定惩处10人。

海巡署长官、台湾行政院海委会主委管碧玲则承认整起事件系统装备没有失灵,“而是人出了问题,且属于完全失守的案例。”

台湾前海军“新江舰”舰长吕礼诗少将表示,过去台湾人以为台湾海峡险峻,因此存在渡海困难等因素,所以对海防掉以轻心。但他认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台湾海峡的海象及气候亦都有变化,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大风大浪。

台湾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颖佑表示,在新上任的防长顾立雄提到台湾如果面对“中共侵台”能行使“自卫权”的说法后不到三天,便有对岸军事背景人士驾着快艇以“投诚”方式直达淡水河口。林颖佑分析称,除了调查台湾海巡及军方巡查的疏失之外,台湾或可观察中共是否有特定的行为模式,测试台湾新政府的防卫。

国防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研究员柯永森受访表示,该名男子驾快艇开了十几个小时,体力、耐力都有经过训练,况且在中共严密监控下,1艘快艇要从中国出港不是那么容易,此事某个程度上有上面默许,在测试台湾北部的海防。

柯永森研判,如果是没有能力的一般人,要如何躲过情监侦雷达?此人应该事先有掌握海上雷达的死角,不然怎会到近海5、6浬,海巡单位才发觉,更有办法成功闯入淡水河口,绝不可能是个人行为。

柯永森指出,对方应该对台湾的作战图象有所了解,此事是在测试北部海域有哪些路径是雷达死角,观测海象、演练要走的路径,以便思考中共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及相关单位要如何整合。

2.红场事件







1987年5月28日,一架德国青年马蒂亚斯·鲁斯特(Mathias Rust)驾驶的“塞斯纳172”降落莫斯科红场。

马蒂亚斯·鲁斯特在红场上空寻找着最佳着陆地点。他原本打算在列宁墓旁降落,但那儿的游人太多。他也一度想在克里姆林宫的围墙里降落,但在那么一个封闭的地点,苏联当局会很快抓住他并使他的“壮举”无法为人所知。最后,他兜了一个大圈子,稳稳地降落在了广场的另一端。在那一刻,游客们都看得惊呆了。

鲁斯特从德国的尤特堡出发,14日他到达了丹麦的费罗雷岛,15日又到了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几天之后他回到费罗雷岛,然后飞越了挪威。在赫尔辛基,又出发了,目标是莫斯科市中心。在这1200公里被禁止的行程中,他没有遇到任何障碍,没有受到任何盘查。只有一架军用飞机发现了他,围着他转了几分钟,又一声不吭地飞走了。鲁斯特以80米高度,225公里时速,尽快地脱离了赫尔辛基航管的管辖范围。因C172巡航时速仅为200公里上下,其间所过之处虽有数个地空导弹阵地已瞄准其C172,却评估为非军用目标,加上没有接到开火命令,因而让其飞过。

鲁斯特成功地穿越了世界上防护最严密的领空,在苏联上空飞行了1000多公里,完全不顾雷达和防空部队有可能发现并拦截他。当他钻出驾驶舱后,他唇边挂着微笑,分别用德语、英语和法语宣布道:“这是和平之举。”此时游客们纷纷拥过去请他签名,当时鲁斯特19岁。

在克里姆林宫前,他降落了1小时之后苏联当局才作出反应。几辆黑色轿车开来,把鲁斯特粗暴地带走了。又过了6个小时,他那架飞机才被移走。

鲁斯特于同年9月2日第一次出庭受审,他宣称是为了消除东西方的对立与促进和平而做出此举动。他被以违反航空法、非法入国等罪名获判四年有期徒刑,在被捕暨服刑432天之后,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Андре?й Андре?евич Громы?ко)特赦了鲁斯特并予以驱逐出境,他在1988年8月3日回到西德。

3.两起事件的启示

“红场事件”后,苏联当局震怒,包括国防部长在内的大批军方人员收到惩处,然而令人感到诡异的是,四年后的1991年12月25日,苏联这一庞然大物轰然倒塌、宣布解体,从此“苏联”成为了历史词汇。

另一方,虽然大陆快艇闯台北淡水河口事件也引起了台湾舆论和官方的注意,但按照台方官方以往的做法,定会有几位中底层官员得到惩处,这件事也很快会被淡忘,因为台海目前新闻点太多。

但本人认为,这两起事件随貌似偶然,但意义非凡,不可小视。

pujing 发表评论于
这个比较,很有趣
油翁 发表评论于
赵大夫话吧的文章有趣幽默,指出了大陆快艇事件和红场事件的共同点,引人深思。希望作者继续带来新鲜和有趣的观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