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向朗的性情变化,分析马谡街亭事件的背锅事实

专门讲古而不论今,从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打印 (被阅读 次)

向朗是蜀汉的内政人才,少年事师于司马徽之下,是诸葛亮的师弟。

与徐庶、庞统,马良,马谡都有交情。

后来刘表任其为临沮县令。208年,刘表病故后,转投为刘备手下。同年刘备平定荆南,任向朗督秭归、夷道、巫山、夷陵四县的军、民事。

214年,刘备入主益州,任向朗为巴西太守,不久再转任牂牁太守、房陵太守。223年,刘禅继位,升为步兵校尉(中央警备区陆军司令),领丞相长史(兼任诸葛亮副手)。225年,诸葛亮南征,留向朗统领后方之事。

看得出诸葛亮对向朗十分看重。有向朗在,接班人还真轮不到杨仪蒋琬费祎等人。

两年后,跟随诸葛亮驻军汉中并进行第一次北伐,可惜因马谡之故让蜀军于街亭大败;此时,向朗早已知情马谡弃军逃亡的消息,但因与马谡私交甚笃故知情不报,对此诸葛亮十分忿怒,免向朗之官并送还成都。

数年后,复职为光禄勋(中央人事部门负责人,兼任中央警卫局长)。

234年诸葛亮死后,转任左将军,追论旧功,封为显明亭侯,地位特进,但向朗却不再过问政事。一直都在潜心做学问。

我们可以看到,向朗其实是个内政方面的高手。

刘备一直都是重用他专任一方,诸葛亮则是让向朗当自己的副手,负责内政等后方的事情。

向朗人生的转折点,就是马谡失街亭逃跑,向朗作为马谡的好友,包庇马谡,结果被诸葛亮撤职。

后来,诸葛亮还是可惜向朗的才能,几年后就恢复了他的职务,并且作为补偿,还升官做了九卿之一的光禄勋。算是副国级的领导人,政治局常委级别。后来诸葛亮死后,转任左将军,那个可是刘备当过的官。

可是向朗却不再过问政治,挂着个副国级的级别,天天在做学问。自己的内政方面的才能不再使用。

向朗的性格变化,明显就是马谡事件造成的。

必定是他知道了马谡事件的内情,对于肮脏的背锅政治不再感兴趣,才导致他决心不再关心政治,一心做学问来避祸。

做得多错得多,拼命干活,谁知道哪天自己要像马谡一样,给人背锅。

躺平做学问,最安全。

所以从向朗的性情变化,可以估计出,马谡真的是冤啊。

 

dhyang_wxc 发表评论于
拖泥帶水,粘嗒嗒之人。
野彪 发表评论于
诸葛亮屡次伐魏,劳民伤财,这才是诸葛亮最大的局限性。
油翁 发表评论于


向朗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人要慎重选择自己的朋友,不要因为私情而失去了理智和原则。同时,政治斗争是残酷的,有时候即使是无辜之人也难逃被牵连的命运,所以要时刻保持清醒和警惕,不要轻易被卷入风险之中。最重要的是,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保持自己的真实和坚强,勇敢面对挑战,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明智的选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