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edo - 一个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深远的西班牙小城

打印 (被阅读 次)

Toledo位于马德里南七十公里左右。开车或者公交一个小时可达。老城位于一个三面被Tagus河围绕的小山头上。鉴于Toledo在近代知识与文化传播史上的重要地位,早就想写一写Toledo的游记,终于有空把相隔六年的照片整理了一下与大家分享。曾于2018和2024两次造访这座小城。通过阅读一些历史资料对这个UNESCO名单上的西班牙小城有了更深的了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能实地走走看看这个在近现代西方乃至人类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地方,对这一段知识传播历史会有更有感触。可以说如果没有Toledo这个独特的地方,近现代西方和人类的科学发展史很可能会有相当大的改变。所谓世事无常,塞翁失马。

从山上老城向北看山下部分

工业革命前的人类历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翻译运动。一次是7世纪左右的穆斯林阿巴斯王朝在巴格达,开罗,大马士革的大规模的翻译运动。把古希腊,古罗马,甚至古印度中国的经典文献翻译成阿拉伯文。这些文献包括哲学,数学,医学,文学。这时的拜占庭已经开始衰落。很多拜占庭的学者也纷纷迁往巴格达去做研究传授翻译古希腊罗马的知识。这导致阿拉伯穆斯林社会在知识的掌握方面全面领先于处于所谓黑暗中世纪的欧洲。

所以当阿拉伯人占领伊比利亚半岛时把这些领先的知识体系也带到了西班牙。这时的欧洲基本是教会统治的黑暗年代,基本的人口都目不识丁,好些贵族上层都目不识丁,更不要说百姓。教会修道院里的主要人员人还能读写拉丁文。设身处地想一想,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还不是教堂说啥就是啥。等于穆斯林的阿拉伯人开启了对欧洲人的知识科学启蒙运动。主要的启蒙场所就是Toledo,还有西西里岛。在这里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的翻译运动,只是方向倒过来了,从阿拉伯文翻译成拉丁文和其他的欧洲语言。很多学者从今天英法德意的区域去Toledo学习以前断了代的古希腊罗马和新的阿拉伯创造的知识。

Toledo夕照

Toledo历史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作为都城始于公元5世纪的西哥特人(Visigoth)建立的王国,后来哥特人在公元7世纪左右被阿拉伯穆斯林赶跑,再后来天主教的力量(公元11世纪)又把穆斯林赶跑或者同化。这一系列的换手倒腾使得这个城里的居民种族,语言,宗教繁杂,有穆斯林阿拉伯人,基督教阿拉伯人,犹太人,非洲来的穆斯林摩尔人,天主教的原西哥特人。混居的结果就是很多啊欧洲人懂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很多阿拉伯人也懂拉丁和希伯来语。所以这对欧洲今天在世界上的地位至关重要的知识启蒙运动就在这里开启了。Toledo又被称为三教之城。

代表伊斯兰印记的摩尔门随处可见

连这犹太教堂的建筑装饰风格也有鲜明的穆斯林特征

Toledo翻译运动的主要场所据说就是这个当时被作为图书馆的天主教修道院。这个修道院有个特色就是好几面墙上挂了一串一串的铁链。据说是当年穆斯林囚禁的天主教的犯人身上戴的。是在Granada和Malaga被解放后犯人身上取下后运到Toledo的。听起来很像一种政治控诉啊。实际上,穆斯林征服者对基督教徒还是挺宽容的,最起码没强迫他们改宗教信仰,只是多交税而已。基督教对穆斯林可是没那么宽容,两百年十字军东征,烧杀劫掠,罄竹难书。

从圣马丁桥一侧,远处可见修道院的尖顶

从这里就可以进城了,要通过层层关卡

离远处看桥

桥上看河谷

河上另一座跨越Tagus河的入城关卡桥

靠左远处一对小尖屋顶是老城北边的一座主城门,一个陆上城门

又一个城门,Toledo不缺的就是各式的城门

 

看得出在以前冷兵器时代三面环水,小山之上的Toledo是易守难攻。

考虑到腿脚不方便的游客,Toledo在城东侧入城口旁边设了规模不小的自动扶梯。该扶梯的独特设计也成了小城的新特色一景。

小城沿河修了观光和健身步道,沿步道行走河景山景美不胜收,尤其是夕阳时刻

市政厅广场夜色

晨起看窗外亦是幅幅图画

早起走在城里又是一番景象

早晨行走至小咖啡店闻到香味忍不住来份苦咖配油条,别有一番滋味。周立波估计不太来西班牙,所以才弄出一句名言“喝咖啡的咋能和吃大蒜的在一起呢”。在西班牙你真能早上喝咖啡吃油条和大蒜,不行再加些生火腿片,真不是玩笑。

这Toledo地下全是古物,估计随便建个啥都得把地下保护起来。看一个小博物馆门开着就进去看了看,弄得还挺有特色。尤其是水泥墙,拆完模板看着像厚木板墙。和原来老建筑墙面很搭,没有突兀感。

经过Castilla区长官邸门口。官邸朴实无华,格调高雅厚重。千年历史传承渗透到了老城的每个角落。

上一次来时无意中认识了本地的一所深藏在胡同里大学,印象很深。当时就在这个胡同大学学生食堂吃了顿午饭,感觉很好。所谓食髓知味,这次就参观完大学又来了顿学生食堂午饭。上次来时正值炎热的中午,正迷失在胡同里的时候,突然看到墙上一个大学的名字。虽不确定胡同里围墙后边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学,但决定去尝试一下他们的学校食堂。饭后决定校园里溜一圈,结果煞是惊艳,真是包子好吃不在褶上. 胡同里的大学也是大学。学校的设施气氛真不错,真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世外桃源也。当时特赋打油词一首表这意外之喜:如梦令 - 特雷多偶遇 "午至小城深处,茫然不识行路,饥肠咕噜中,却见红幡显露,快步,快步,此地可否果腹 ?“

迷人的胡同,迷路的迷

校徽。看样子这里是Castilla大学的法律和社会学院所在地。

虽然这这个学校的历史不悠久,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个千年老校。这门钉看着真的很沧桑。入得校园却感是世外桃源。院子里正值枇杷果熟。

午饭,汉堡薯条咖啡,汉堡的牛肉真的好吃,和美国的麦当劳牛肉绝对不一样。总共三欧左右。给学生的良心价。

在Toledo的老城区,几千年的历史遗迹一层叠一层的累积在一处。估计很难找到一处建筑工地不挖到历史遗迹的。如何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又能保存延续历史遗存会是一个持续的挑战。这个Castilla大学的Toledo校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新建的学校部分和老历史建筑和谐相处,互增价值。

学校图书馆入口

新老建筑之间引入自然光线,从罗马到西哥特到倭马亚时代的古老墙面很给室内增色。这是无论什么现代装修材料都无法比拟的。随时随地师生都可以目睹和触摸历史。这份独特的价值估计别的地方很难找到。建筑师和业主的总体艺术修养可见一斑。

连新老建筑之间的数都保留完好。

学校最近施工时发现的一处古罗马浴室遗址,通过一个狭窄的过道,这个遗址直接就和教室走廊通着。过道左侧即是浴室遗址。这里成了一个小博物馆。

不夸张地说,大学出门左拐沿胡同走五分钟就是Toledo的一个文化中心。这个中心的建筑本体建于从12世纪到16世纪. 中心经常展出各种艺术作品。这两次参观一次看到了雕塑展,一次看到了绘画展。由于本人对艺术流派基本属于文盲所以只能走马观花看看。只能说作品很有意思。

外边夏日炎炎,建筑里边小院里清凉,歌声琴声绕梁,原来有人在练歌。作为不请自到的观众,静静的坐下听一听也是一种享受。感到如听仙乐耳暂明。

听完唱歌,前往地下的展馆欣赏一下雕塑与绘画展品,其实展室本身作为12世纪的古迹也值得一看。作品感觉都是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从中也可以观察一下西班牙当代艺术家的脉络与喜好。

Toledo的最高处矗立着这个高大的城堡。据说从罗马时期就有城防,后作为西哥特王宫,再到穆斯林城堡,阿方索六世征服后又作为王宫。可以说此建筑的历史就是西班牙历史的缩影。现在是博物馆,政府机关,和图书馆的混合体。

如果说去Toledo两次后还会不会迷路,答案是肯定会。只是比第一次好一些。在这个迷宫般的山头上,还有无数值得探索的地方。估计去个十次八次也看不完,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好在它离马德里不远。每次来西班牙都可以去遛一圈发现些东西。谁知道又会找到些啥惊奇呢,毕竟是个两千多年的三教之城。人类文明各有其长,不可井底之蛙,妄自尊大。这就是旅行给人的教育吧。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继续旅程中的发现和感悟。

 

随园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Kmom' 的评论 : 谢留墨
随园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鸽哨' 的评论 : 谢鼓励
鸽哨 发表评论于
学习了,谢谢好文,谢谢分享!
随园居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世界在我心中' 的评论 : 实际上每次都能有新发现。是个探宝的地方。
世界在我心中 发表评论于
多年前曾去过,这次随文去游了一次,
DKmom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