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队从北京飞到广州,短暂仃留,参观了广州的几处红色景点后便登上飞机,离开中国飞向索马里的首都靡加迪沙,开始了近三年的援外工作。
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从1969年建立索马里民主共和国,由总统西亚德.巴雷领导。因为妈妈去那里工作,所以当时也记住了这位总统的名字。医疗队去的那几年还比较稳定,没有发生战争。那个时候的通讯方式就是每个月一封信,由国家信使队把信件送到非洲,再把信件从非洲带回国内。无论是非洲那边的医疗队员还是国内的家属每个月都在盼望着那封红白蓝相间的航空信封。
从妈妈寄来的信件和照片中我们看到了索马里的风土人情,感觉非常新鲜。靠近赤道的国家,烈日炎炎,和北方大不一样。非洲人很爱穿花衣服,但是挺好看。那里有很多水果,尤其是香蕉。有芒果树,能吃到芒果。我们那时对芒果有一种好奇,因为曾经一个非洲国家的元首访问中国时送给毛主席一个最大的芒果,毛主席把它转送给工人阶级,表示对工人阶级的热爱和支持。全国为之欢呼雀跃,扛着巨大的芒果模型上街游行,感谢毛主席的关怀。北方是没有芒果的,如今妈妈到了非洲,真正见到并且吃到芒果,不禁问妈妈芒果好吃吗?妈妈说很好吃,而且那里很多。要是能带给我们就好了。当然那都是小的芒果了。使馆为医疗队租好了房子,是当地很好的房子,并且选派了一位厨师,有国家的支持和使馆的安排,医疗队在那里的生活是有保障的。
索马里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国家,虽然有些矿产资源,但也未得到开发。还是个畜牧业半农经济。缺医少药,老百姓生病只能听天由命。援非医疗队确实是极大的帮助了当地民众,而且中国医疗队为他们看病都是免费的,包括住院,手术、吃药,一切都是免费的,所以病人很多。妈妈说她有一个筒子形状的大病房,有七十多张病床。还有一个产房。有几个当地的护士和助产士。她们只能接生正常生产,碰到她们处置不了的,就用索马里语喊,让妈妈快过去。每当听到她们喊她,就知道又有事了。在那种落后的环境里,妇女们常常生十几个孩子,会有很多病理妊娠发生,对母亲的生命造成危协。妈妈在那里处置了很多异常妊娠病例挽救了她们的生命。有一个病例,是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妇女,家属送过来的时候,病人全身状况很差,有腹痛。妈妈检查后诊断为宫外孕,腹腔妊娠,而且妊娠时间比较长,胚胎已经死亡,有出血,危胁母亲生命。刻不容缓,妈妈当际立断为她做了手术治疗,挽救了母亲的生命。在妈妈的一封来信中有一张非洲小男婴的照片,非常可爱,他的母亲来自一个中产阶层家庭,在妊娠期间有早产症状,有失去胎儿的危险,在妈妈的精心治疗和看护下,完成妊娠,顺利生下了这个男孩。全家人都十分感激,感谢中国医生。除了管理这个诊所以外,妈妈还要去另一个比较远的诊所出诊,那是一个美国医生开的诊所,那个时候,中美还没有建交,但那个诊所对中国医生还是很友好。妈妈说面对病人的时候,就是救死扶伤,想不到别的事情。有一次她带麻醉师去那里给一个很严重的病人做手术,妈妈每次去那里做手术都要带上医疗队的麻醉师。看到病人的状态,麻醉师有点担心。手术完成后,麻醉师对妈妈很敬佩。他说“病人状况那么严重,你还敢给她做手术, 而且还做的这么好”。原来整个手术过程麻醉师很为妈妈捏把汗,怕做不下来。但妈妈自己心里有数,她是可以做下来的。妈妈具有果断的性格,加上头脑清楚,手技好,很受大家尊重。谢阿姨是医疗队的手术室器?护士,以前和妈妈一起工作过,这次又一起来到非洲,是妈妈的好朋友也是好搭挡。谢阿姨对妈妈赞誉有加。而她的先生也是爸爸的老相识,两位爸爸周末有时带着我和弟弟及他们的两个孩子一起玩上一天。随着中国医疗队工作的开展,去美国诊所的病人逐渐减少,多来找中国医疗队看病,后来美国诊所就关闭了,被索马里政府收购。去那里出诊成为妈妈工作的常态。有一张照片是一个小胖男孩,妈妈说这是美国产院被收购后诞生的第一个婴儿。
当地妇女生孩子多,尤其是碰到难产,会造成母亲身体的损伤,畄下后遗症。尿屡是一种比较多见的后遗症,病人有尿失禁,十分痛苦。妈妈常需要为一些病人做手术修复。有一张照片是妈妈和一位病人的合影。这位病人患有这种后遗症,先后看过苏联医生, 美国医生及中国医生,做过几次手术仍未治愈,又来找医疗队看病。经过仔细研究她的病情,妈妈决定再为她做一次手术,最后成功治愈。妈妈在照片的后面写到 “ 她和同志们还有索马里朋友共同努力,手术取得了成功,病人愉快的出院了 ” 。妈妈为很多贫困的索马里妇女做手术,解除她们的痛苦,而且中国政府支持的医疗队都是免费为当地人治病,体现了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甚至当地的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也都喜欢找中国医生看病。有一张照片是一位银行家的全家照,衣蒄楚楚,妈妈为他们的女儿看过病。全家都很感谢妈妈。当地政要有时也会请医疗队参加一些茶话会,气氛还是很友好。
妈妈在晚年的时候对我们讲起她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一次经历。索马里的贫穷落后还表现在交通运输不发达,公路状况很差。妈妈回忆说她险些参与到一个车祸中。除了医疗队,中国还送了一个公路队帮助当地勘探修路。他们还在一起庆祝过中国节日。有一天,公路队完成作业在返回的途中,装有各种机器的卡车在路上出现严重的事故,有救护车从医疗队处经过,有人喊出事故了,要去抢救。妈妈赶紧去准备急救需要的物品,待妈妈拿着急救箱出来的时候,救护车已经匆忙离开,带了一位当地的护士和一位男医生。不知道在哪里发生的事故,妈妈没有去成。傍晚传来坏消息,救护车也出了车祸,随车去的护士和医生都不幸遇难。差一步,妈妈没上去那辆车,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为失去的医生护士感到痛心不已。妈妈回忆这一段时说“她差一点就留到那了”,这让我们感到很震惊,不知道妈妈曾有过这种经历。妈妈在信中从来不会讲这种事情,总是报平安,让家里人放心。
妈妈工作的诊所里还收留了一些孤儿,这些孩子白天在院子里玩,晚上就去诊所的病房里睡觉。有个小男孩很好玩,见到妈妈会用索马里语叫阿姨,要香蕉、 要糖。那里没有糖,有的时候给他一片含片,有点甜味。他要的糖就是含片。
医疗队不仅治疗病人,还要为当地培养医生。在妈妈的照片里有二位实习医生都是在国外念的医学院,然后回索马里工作。他们都很努力学习,妈妈说带了她们二年多,他们也学习了很多病例,应该能独立处置一些病症。还有一位诊所的所长,非常渴望跟妈妈学做手术,经常在妈妈做手术时当助手,妈妈也尽量教他,说他是很好的一个人。
妈妈在索马里工作了二年零八个月,原计划是工作二年,后来延长了八个月。与当地的医生护士及病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得知妈妈的医疗队要离开的时候,一些病人及家属都去看她和中国医生告别。当我和老年的妈妈聊起援非医疗队这段经历的时候,妈妈说那是一段很好的经历,丰富了人生。她很想念她的那个筒子形状的大病房,还想回去再看看,甚至还想念那个当年跟她要含片的非洲小男孩。
去年是中国向非洲派出医疗队60周年,央视网上看到几个采访视频,采访人多是后来参加医疗队的。这让我想起当年妈妈参加援非医疗队的情景,每个月盼望妈妈的来信,即为妈妈感到骄傲,也时刻为妈妈担心。很高兴国家没有忘记这些不远万里去到非洲为非洲人民解除病痛的白衣天使们。故事不讲就会被忘记,妈妈参加援非医疗队已经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每当想起妈妈,除了思念,还有感动。
向妈妈致敬!
向援外人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