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晨美国演讲带来西湖大学的美丽校园



世界一流免疫学家董晨的华大学术报告,为美国院士和意大利裔华大教授Marco Colonna邀请来的,听众规模相当可观。

Marco盛赞西湖大学的校园设计,称它似细胞的结构。Marco可能太熟悉了我们楼下Maya Lin设计和阿肯森的病人捐赠的水坛与广场,从天空拍照也是细胞核与胞浆的结构,那里正在翻修花园。

我凭感觉认为,西湖校园是中国富有后砸钱请的外国建筑设计师的作品。果然ChatGPT这样说:“西湖大学校园的设计由德国建筑事务所HENN(海茵建筑)主导,其总体规划采用了同心圆的布局理念,包括学术环、水环和生活环,旨在促进跨学科交流和融合校园生活与城市环境”。

施一公曾经吹牛西湖大学在建校五周年后将成为中国的Caltech或Rockefeller,这没有实现,西湖校园到是建的确实漂亮。西湖大学违背了他们创校时的两大初衷,一个是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他们现在也从上海请董晨去创办医学院;其次他们已经不谈民办了,弄个党委好从政府圈钱。

董晨应该是现在中国工作的最为杰出的免疫学家,也是一位humble guy。他最大的科学贡献是发现了Th17, 一种产生大量细胞因子IL-17和对抗感染免疫和自身免疫都意义重大的T细胞亚群,他应该与华大前教授Casey Weaver共同独立地发现了Th17。

具体时间应该是董晨在西雅图华大转向MD Anderson做助理和副教授期间做出的,如果我在时间上没有记错的话,他在西雅图华大不是太高兴。

董晨从耶鲁著名教授Richard Flavell实验室做完博士后,找到西雅图华大的免疫系做助理教授,当时那里是美国免疫领域的重镇。但是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西雅图华大的免疫学都赶不上我们圣路易斯华大,董晨这次也为首次获邀圣路易斯华大演讲感到荣幸。我们主要是医学院各系都有庞大的杰出免疫学家,西雅图华大则主要是以Michael Bevan为首的免疫系厉害。

董晨现为中科院院士,他在西雅图只工作了四年就去刘勇军做主任的MD Anderson免疫系,在那里做到正教授后海归清华。当时施一公请董晨回清华做医学院院长,但是董晨本人是学生物的非医生,这是天朝的一大特色,学生物、农学或兽医的家伙们主导中国医学。

董晨在耶鲁突飞猛进,三年至少发表三篇Nature或Science, 一改他跟拉斯卡奖得主和B 细胞发现者的UAB教授Max Cooper做博士生的低产出,当年Max应该是担保这位发表记录很普遍的学生的巨大潜力。

董晨是在我们同济校园长大的,他是同济儿科教授董永馁的大儿子。他沒有听从老爸的建议读同济,而是本科读的武大,但是他弟弟是同济8年制毕业的。董晨还是在家底厚的条件下长大的,当时记得他能进专业机构进修英语,这是穷人家的后代无法获得的机会。组织方将董晨的简历发给了大家,他是武汉生和武汉长,现在仍然是中国公民。

似乎经历了好多篇问题论文和因为Animal Protocol问题导致JCI的论文撤稿,在他头上的乌云已经散去,董晨现在国内做得像美国一样好。从2013年回国已经工作了三个单位:清华,上海交大和西湖,回国这么多年英语仍然说的很好。Caltech的代表在刚改革开放后去北京见钱学森,发现他己经不怎么会说英文了。

Casey Weaver是Emil Unanue实验室的博士后,我们以前在校园里见到的很普通的美国白人。记得他在华大独立做过助理教授,转道去的阿拉巴马(UAB)发现了Th17。从华大出来的杰出人士太多了,似乎UAB病理系的半边江山都是从华大出去的人打下的。

可以看Casey Weaver当选美国NAS院士的介绍:“Casey Weaver is an immunologist who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CD4 T cells.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contributions in defining the Th17 subset and its function in host defense and immune-mediated disease of the intestines. Weaver was born and raised in Gainesville, Florida, where he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for degrees in Biochemistry (BS) and Medicine (MD). He received post-doctoral training in immunology as a resident in pathology at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St. Louis before joining the faculty of th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where he is currently the Wyatt and Susan Haskell Chair of Medical Excellence.”

(“凯西·韦弗(Casey Weaver)是一位免疫学家,专注于CD4 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研究。他因在定义Th17细胞亚群及其在宿主防御和肠道免疫介导疾病中的作用方面的贡献而闻名。韦弗出生并成长于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在佛罗里达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学士学位和医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接受了病理学住院医师培训,并进行免疫学博士后研究。目前,他是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病理学系的教授,担任Wyatt和Susan Haskell医学卓越讲席教授”)。



同济校友和美国堪萨斯大学病理系主任郑兴龙教授也是从华大出去在UAB当过检验科主任,他在去年受邀到北大参与组织的专业会议演讲,讲座是北大教授罗金才引介的。

郑教授还是不离本行,讲他在圣路易斯华大克隆和纯化的ADAMTS13, 一种在凝血过程中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当时是与人类凝血瀑布反应发源地西雅图华大的激烈竞争中完成的。该酶自九十年代被发现能切割vWF以来,意义越来越重大,现在更是对HUS和TTP的鉴别诊断与治疗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与五十年代同济北京校友侯云德和吴旻相比,同济校友现在北京也辉煌。我说了好多年的局面已经形成,这些同济北京杰出校友包括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肖瑞平,北京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和北京301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张旭院士。

我开始以为是北大教授罗金才陪郑兴龙在北大食堂就餐,两位教授都很精神。他都回到了学生食堂,似乎都年轻了不少。后来得知是在香格里拉酒店拍照的,会场也是在那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