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2022-09-06 11:26:43)

韩诗外传5.12:成王之时 原文: 成王之时,有三苗贯桑而生,同为一秀,大几满车,长几充箱。成王问周公曰:“此何物也?”周公曰:“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比几三年,累有越尝氏重九译而至,献白雉于周公:“道路悠远,山川幽深,恐使人之未达也,故重译而来。”周公曰:“吾何以见赐也?”译曰:“吾受命国之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11:上不知顺孝 原文: 上不知顺孝,则民不知反本。君不知敬长,则民不知贵亲。禘祭不敬,山川失时,则民无畏矣。不教而诛,则民不识劝也。故君子修身及孝,则民不倍矣。敬孝达乎下,则民知慈爱矣。好恶喻乎百姓,则下应其上,如影响矣。是则兼制天下,定海内,臣万姓之要法也,明王圣主之所不能须臾而舍也。《诗》曰:“成王之孚,下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10:礼者则天地之体 原文: 礼者、则天地之体,因人情而为之节文者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安知礼之是也。礼然而然,是情安于礼也;师云而云,是知若师也。情安礼,知若师,则是君子之道。言中伦,行中理,天下顺矣。《诗》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译文: 礼法是取之于天地的自身规律,根据人情而制定的适当的尺度。没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项安世妙解艮卦上九:君子思不出其位
上艮下艮,艮卦,易经第五十二卦。艮是止的意思,是能够止于至善的功夫。圣人之所以能“随心所欲不逾矩”,是因为其修行的功夫深厚,能做到动静有常,言行既不会不及,更不会过分,不假思索而能止于至善。任何东西,适量才是最好,适当就是至善。不够就不好,过了就坏了,停在恰好的地方,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9:夫五色虽明 原文: 夫五色虽明,有时而渝;丰交之木,有时而落;物有成衰,不得自若。故三王之道,周而复始,穷则反本,非务变而已,将以止恶扶微,绌缪沦非,调和阴阳,顺万物之宜也。《诗》曰:“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译文: 五色虽然明亮,时间到了也会变暗;茂盛的树木,时间到了也会凋落;事物都有成有衰,不能如常不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7: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 原文: 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而不进。师襄子曰:“夫子可以进矣!”孔子曰:“丘已得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数矣,未得其意也。”有间,复曰:“夫子可以进矣!”曰:“丘已得其人矣,未得其类也。”有间,曰:“邈然远望,洋洋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朱震妙释艮卦六二:虽然时不助我,依然不言放弃
上艮下艮,艮,易经第五十二卦。艮震二卦是儒家修身养性之道的核心。震以振动激发怠惰之心,艮以静止沉潜躁动之欲。艮为山,山是静止不动的。在诱惑面前能不动如山,就是以艮修身之境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不该我的,无论如何都能心如止水。艮卦上下都是艮,下面的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6:楚成王读书于殿上 原文: 楚成王读书于殿上,而伦扁在下,作而问曰:“不审主君所读何书也?”成王曰:“先圣之书。”伦扁曰:“此真先圣王之糟粕耳!非美者也。”成王曰:“子何以言之?”伦扁曰:“以臣轮言之。夫以规为圆,矩为方,此其可付乎子孙者也。若夫合三木而为一,应乎心,动乎体,其不可得而传者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5: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 原文: 造父、天下之善御者矣,无车马,则无所见其能。羿、天下之善射者矣,无弓矢,则无所见其巧。彼大儒者、调一天下者也,无百里之地,则无所见其功。夫车固马选,而不能致千里者、则非造父也。弓调矢直,而不能射远中微,则非羿也。用百里之地,而不能调一天下,制四夷者,则非大儒也。彼大儒者、虽隐居穷巷陋室,[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5.4:君者民之源也 原文: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不能爱其民,而求民亲己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弗为用,弗为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欲不危削灭亡,不可得也。夫危削灭亡之情,皆积于此,而求安乐是闻,不亦难乎!是枉生者也。悲夫!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