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韩诗外传3.28:夫诈人者曰 原文: 夫诈人者曰:“古今异情,其所以治乱异道。”而众人皆愚而无知、陋而无度者也,于其所见,犹可欺也,况乎千岁之后乎!彼诈人者、门庭之间犹挟欺,而况乎千岁之上乎!然则圣人何以不可欺也?曰: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类不悖,虽久同理,故性缘理而不迷也。夫五帝之前无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27:晋文公尝出亡 原文: 传曰:晋文公尝出亡,反国,三行赏而不及陶叔狐。陶叔狐谓咎犯曰:“吾从而亡,十有一年,颜色黯黑,手足胼胝。今反国,三行赏,而我不与焉,君其忘我乎?其有大过乎?子试为我言之。”咎犯言之。文公曰:“噫!我岂忘是子哉!高明至贤,志行全成,湛我以道,说我以仁,变化我行,昭明我,使我为成人者,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26:夫仁者何以乐于山也 原文: 问者曰:“夫仁者何以乐于山也?”曰:“夫山者、万民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与焉,出云道风,嵷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邦所瞻。”乐山之谓也。 译文: 有人问:“仁者为什么乐山?&r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25: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 原文: 问者曰:“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诗》曰:“思乐泮水,薄采其茆(m&aa[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24:季孙氏之治鲁也 原文: 季孙氏之治鲁也,众杀人,而必当其罪;多罚人,而必当其过。子贡曰:“暴哉!治乎!”季孙闻之,曰:“吾杀人,必当其罪;罚人,必当其过。先生以为暴,何也?”子贡曰:“夫奚不若子产之治郑,一年而负罚之过省,二年而刑杀之罪亡,三年而库无拘人。故民归之,如水就下;爱之、如孝子敬父母。子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7-12 09:54:28)

韩诗外传3.23:当舜之时 原文: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其不服者,衡山在南,岐山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泽之水,由此险也。以其不服,禹请伐之,而舜不许,曰:“吾喻教犹未竭也。”久喻教,而有苗民请服。天下闻之,皆薄禹之义,而美舜之德。《诗》曰:“载色载笑,匪怒伊教。”舜之谓也。问曰:“然则禹之德不及舜乎?”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程颐解读困卦九四:身在曹营心在汉,刘备终得关羽心 上兑下坎,泽水困,易经第四十七卦。兑中之水从下面流失,表示资源的枯竭,所以穷困。人身处困难,内卦坎象,“惟心亨”,内在中正诚实;外卦兑象,愉悦和乐,对外和悦待人。所以困卦揭示的处困之道是“险以悦”,也就是外圆内方之道,兑的上六是外圆,坎的九二是内方。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22:传曰鲁有父子讼者 原文: 传曰:鲁有父子讼者、康子欲杀。孔子曰:“未可杀也。夫民父子讼之为不义久矣,是则上失其道,上有道,是人亡矣。”讼者闻之,请无讼。康子曰:“治民以孝,杀一不义,以僇(lù,侮辱,humiliate)不孝,不亦可乎?”孔子曰:“否。不教而听其狱,杀不辜也;三军大败,不可诛也;狱谳(yàn,[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21:公仪休相鲁而嗜鱼 原文: 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人献鱼而不受。其弟谏曰:“嗜鱼不受,何也?”曰:“夫欲嗜鱼,故不受也。受鱼而免于相,则不能自给鱼;无受而不免于相,长自给于鱼。”此明于鱼为己者也。故《老子》曰:“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乎?故能成其私。”《诗》曰:“思无邪。”此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7-09 10:29:19)

韩诗外传3.20:能制天下 原文:能制天下 能制天下,必能养其民也;能养其民者,为自养也。饮食适乎藏,滋味适乎气,劳佚适乎筋骨,寒暖适乎肌肤;然后气藏平,心术治,思虑得,喜怒时,起居而游乐,事时而用足,夫是之谓能自养者也。故圣人不淫佚侈靡者,非鄙夫色而爱财用也,养有适,过则不乐,故不为也。 是以夏不数浴,非爱水也;冬不频汤,非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