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学欣赏

夏学,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在物质极其丰富,科技发达的今天,人最缺乏的是信仰和真正的生命智慧。而以易经为核心的华夏生命哲学,正好可以用来添补空虚的心灵,给人智慧和力量。
博文


易经智慧-魏国公张浚详解升卦上六: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上坤下巽,地风升,易经第四十六卦。树木吸收地下的水分与风中的二氧化碳,在太阳的照射下生长,所以地风升。人也要像树一样刚健不息不断提高自己,在内吸收圣人的教诲提高修养,在外仿效先贤追求利民之大业。升卦下三爻都是要求上进的,而六四却要守本分,因为他的再一次晋升等于是篡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19:太平之时 原文: 太平之时,民行役者不逾时,男女不失时以偶。孝子不失时以养;外无旷夫,内无怨女;上无不慈之父,下无不孝之子;父子相成,夫妇相保;天下和平,国家安宁;人事备乎下,天道应乎上。故天不变经,地不易形,日月昭明,列宿有常;天施地化,阴阳和合;动以雷电,润以风雨,节以山川,均其寒暑,万民育生,各得其所,而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18:齐桓公设庭燎 原文: 齐桓公设庭燎,为便人欲造见者,朞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使戏之曰:“九九足以见乎?”鄙人曰:“臣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夫太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17:传曰宋大水 原文: 传曰:宋大水。鲁人吊之曰:“天降淫雨,害于粢盛,延及君地,以忧执政,使臣敬吊。”宋人应之,曰:“寡人不仁,斋戒不修,使民不时,天加以灾,又遗君忧,拜命之辱。”孔子闻之,曰:“宋国其庶几矣。”弟子曰:“何谓?”孔子曰:“昔桀纣不任其过,其亡也忽焉。成汤文王知任其过,其兴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7-05 10:18:41)

韩诗外传3.16:凡学之道 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故太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尊师尚道也。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师之谓也。《诗》曰:“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译文: 教学的道理,最难的是老师的威严。老师的威严有了,道德学问才能得到尊重;道德学问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知道尊重教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易经智慧-程颐详解升卦六四:祭祀山川,顺天应人 上坤下巽,地风升,易经第四十六卦。巽风入于地,必定无孔不入,抓住所有的机会钻出来。巽也代表树木,树在地下,渐渐钻出地面,长成大树,就是升卦的意象。先儒用升卦阐述治国安民的道理,贤才得到升任而成为天子治理国家的股肱之臣。初六才德有限,自己上不去,只有“允升”,依靠九二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7-04 09:40:46)

韩诗外传3.15:剑虽利 原文: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虽有旨酒嘉淆,不尝,不知其旨;虽有善道,不学,不达其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尽师而熟。由此观之,则教学相长也。子夏问诗,学一以知二,孔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贤乎英杰,而圣德备,弟子被光景而德彰。《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14:孟尝君请学于闵子 原文: 孟尝君请学于闵子;使车往迎闵子。闵子曰:“礼有来学,而无往教。致师而学,不能学;往教,则不能化君也。君所谓不能学者也,臣所谓不能化者也。”于是孟尝君曰:“敬闻命矣。”明日、袪衣请受业。《诗》曰:“日就月将。” 译文: 孟尝君向闵子求学,派辆车前去迎接他。闵子说:“按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7-02 10:06:22)

韩诗外传3.13:武王伐纣 原文: 武王伐纣,到于邢丘,楯(shun3,盾)折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心惧,召太公而问曰:“意者,纣未可伐乎?”太公对曰:“不然。楯折为三者,军当分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洒吾兵也。”武王曰:“然何若矣?”太公曰:“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骨馀。咸刘厥敌,靡使有馀。”武王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韩诗外传3.11-12:丧祭之礼废、人事伦 原文: 11.传曰:“丧祭之礼废,则臣子之恩薄,臣子之恩薄,则背死亡生者众。”《小雅》曰:“子子孙孙,勿替引之。” 12.人事伦,则顺于鬼神;顺于鬼神,则降福孔皆。《诗》曰:“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译文: 11.古书上说:“废除丧葬和祭祀的礼法,那么臣子对君父的恩情就淡薄,臣子对君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