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德兴市教研室张跃平
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并提高多种能力和培养一定数学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等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怎样使课堂教学有效是我们广大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课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备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其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标准》强调“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作为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重要手段,也因此被广泛地使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够创设现实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进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而且可以使间接经验的学习由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创设问题情景模式,有效激发学习潜能,是促成数学课堂教学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转化的必要前提。例如:教学《圆柱体积的计算》一课时,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矛盾冲突:要求圆柱体容器里水的体积该怎么办?(生: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然后再测量计算。)要求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呢?(生:把它捏成长方体再求。)要求圆柱体铁块的体积呢?(生:把它浸入水中,求排出水的体积。)要求圆柱柱子的体积呢?(生: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样由浅入深不断施问的情景,诱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产生探求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强烈愿望。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数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二)创设有效的人文情景,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潜能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挖掘教材的人文因素,创设有效的人文情景是非常必要的。
如讲《统计图》时,教师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受伤、丧生的人数制成统计图后,提问:你能从中提出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又如教学了圆周率时,教师适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导圆周率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热爱祖国的情怀。又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课时,导入新课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师:姚明身高2.26米,腿长1.20米。有人说他步子大,一步能迈4米,这个人猜得对吗?生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师:老师现在知道答案,学了这一课大家也会知道。这个情境的创设,马上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之间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经验开放、没有防御、毫无威胁,它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之间的“等距”和“等高”。教师作为“以德育人”的劳动者,不仅要用全部的知识才华去教育学生,而且要用人格风范去影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身教”往往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教师必须首先遵守;要求学生勤奋学习,教师也应不断充实自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首先要有崇高的人格和师德。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教学中,教育者都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一道判断题“250×4的结果至少有两个零”。有的同学认为是正确的,因为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一个零,根据因数末尾有零乘法的简便计算法则,一眼就能看出有两个零,而有的同学则认为是错误的,他们认为至少有三个零才对,因为除了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两个零,还有25×4结果还有一个零,也能一眼看出来。两种观点都有他们的道理,如果老师搞一刀切,否认其中的一种说法,那将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只能依赖老师或其他人,久而久之,就会严重阻碍思维的发展。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就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老师还要能虚心的听取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师生之间产生相互信任的氛围,学生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也会逐步提高。此外,还要允许学生说错,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让学生大胆思考,积极发言,就是说错了也不要紧,解决了学生后顾之忧,这样学生就会大胆想象,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观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又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我把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沙子、水“推”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通过探究、交流,发现规律,生成圆锥体积公式;继而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用沙子随机堆出的圆锥体的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
又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老师追问:“为了不重复也不遗漏可以怎样数呢?”“逼”着学生思考,最后得出数长方体面的一般方法是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共有6个面。学生认识什么是相对面后,再引导观察比较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你发现了什么?再一次“逼”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有的用手摸一摸,有的用直尺量,有的把两块一样的长方体拼在一起,有的把长方体相对的面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接着,教师用取下长方体相对面的方法验证大小、形状一样。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思考,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面的大小、形状一样。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操作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乐于接受,能主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
四、合理协调预设和生成
新课程提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而这种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因此“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面。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又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必须承担“诱导人”、“塑造人”和“提升人”的责任,这意味着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设性”。“预设和生成”这一对矛盾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协调,是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必须有预设,要重视课前的备课
有备而来,有备无患,不上无准备之课,这是科学地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的重要前提。许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越是准备充分越是能够预设好,也越是能够生成好。反之,越是仓促、草率、“过于自信”或不负责任,越是不能够很好地预设和生成。因此,预设和生成都要从备课开始。教师备课,不能误解为就是详写教案,更不能把它当作是为了应付检查,要结合新课程的精神,要根据便于操作、注重实效的原则去备课,为合理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奠定基础。
(二)注重课后的反思和经验的积累
课堂教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它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更需要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磨砺。因此合理把握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需要强调每个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而深刻的反思,在反思的基础上积累经验。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那些善于反思、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处理教学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把这些“突发事件”生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产生课前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教学效果。
总之,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吸收传统教学的优点,使之溶入课改的步伐中去,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点,实现数学教学上的“中西合璧”,把学生培养成一名知识扎实又具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学生!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