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广丰县永丰小学颜艳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位置》这一内容在低、中段都做了恰到好处的安排、循序渐进。学生已经会用“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且知道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一内容既是前面学习内容的发展,又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学情简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体会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为本课的重点,根据“数对”确定现实中的位置为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引思
(1)师:(板书4)这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板书3)这两个数又表示什么意思?(生自由回答)4个苹果、4个梨、第4组第3个……
(2)板书:第4组第3个。(引出位置)
“设计意图”从“4”、“3”到“第4组第3个”,学生的认知从已知出发“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引向未知“数还可以表示什么?”。既简洁又有数学味,找到学生学习新知的原点,沟通已知与未知,层层推进,将学生的思维与求知欲充分调动起来,为新知的学习吹响了号角。
二、体验探究,掌握方法
(一)认识“第4组第3个”
(1)请“第4组第3个”同学站起来让大家认识,让学生体会“第4组第3个”的不唯一。
(2)引导学生用“我坐在从左往右数的第4组的从前往后数的第3个”,这样的语句来描述,体会“第4组第3个”的不简洁。
(3)引出“第4列第3行”。
(二)认识“第4列第3行”
(1)(课件演示:学生座位示意图)让学生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确定列与行的规则。
(2)让学生用列与行说一说自己的位置。
(3)游戏:师快速报第几列第几行,学生记录,看谁记得又快又好。
(4)引出数对。
(三)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1)用数对表示“第4列第3行”。
(2)(课件演示:把学生座位示意图抽象成坐标图)让学生上台指出表示自己位置的那个点并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
(3)猜一猜:用数对表示好朋友的位置让其他同学说出他的朋友是谁。
(4)理解(3,5)、(5,3)。思考:两个数对里的数都有3、5,为什么所指的人不同?从这两个数对,你想到了什么?
(四)感知(5,y)、(x,6)、(x,y)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从第4组第3个到第4列第3行再到(4,3)的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先通过出示座位示意图,让学生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确定列与行的规则。再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坐标图覆盖座位图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方法,感受用数对表示的简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实现从个性到共性的飞越。
三、应用提升,形成能力
寻找“百宝箱”
第一关:用数对表示出下列各点的位置。
第二关:根据提示,扫除“地雷”。
第三关:“百宝箱”在哪?
“设计意图”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切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练习设计中着重体现了层次性、有效性和开放性。以寻找“百宝箱”为主线,溶“知、情、趣、实”为一体,形成一个练习网。
四、走进生活,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的知识?(出示国际象棋和地球仪)
(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生活中的数对知识。
(3)总结,出示儿歌:
先列后行一对数,组合起来真不错。
平面上的任一处,确定位置它来做!
“设计意图”通过向学生展示“电影院座位、围棋棋盘、地球仪”等图片,让生在欣赏的同时,体会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第4组第3个
第3排第4个第4列第3行(4,3)
第5列(5,y)
第6行(x,6)
(x,y)
(江西省首届教学能手大赛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