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故事之一 --- 格林斯潘的利率飞刀

(2005-02-11 16:20:25) 下一个
My Diary 72 --- 格林斯潘的利率飞刀 在以前的日记里曾经提到,若论当今世上最让我佩服的宏观经济大师首推美联储的现任主席Greenspan和前中国国家总理朱容基了。总理已经退出世人眼界颐养天年了,而格老也将在明年的2月1号正式离任。每每想到这里,我总有写两笔的冲动,作为仰慕Greenspan的后辈,不敢对他老人家妄加评论,只是觉得应该将格老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绝技和历史功绩记录下来,以表心中崇敬之意。 盘桓心中的冲动却迟迟没有化为笔下的文字,是因为我怕自己没写好,委屈了格林斯潘这个名字。这种挣扎直到我前些天无意间看到古龙笔下描述的李寻欢和他的飞刀,才得以解脱,先请大家看一下几段古龙先生的笔下江湖和小李飞刀。 “飞刀,又见飞刀。在昔年某一个充满了暴力邪恶动乱的时代里江湖中忽然有一种飞刀出现了,没有人知道它的形状和式样,也没有人能形容它的力量和速度。在人们心目中,它已经不仅是一种可以镇暴的武器,而是一种正义和尊严的象征。这种力量当然是至大至刚,所向无敌的。然后动乱乎息,它也跟着消失,就好像巨浪消失在和平宁静的海洋里。可是大家都知道江湖中如果有另一次动乱开始,它还是会出现的,依然会带给人们无穷无尽的信心和希望。”--- 解:在我看来这就是Alan Greenspan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地位和影响的江湖版。 “剑是优雅的,是属于贵族的,刀却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有关剑的联想,往往是在宫廷里,在深山里,在白云间。刀却是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解:在我看来这就是宏观经济和利率政策的微观效用的古龙版。 “丁灵琳眨着眼,道:我明白了,他出手快不快都一样,因为他的武功已达到你所说的那种伟大的境界,所以已没有人能击败他。… 荆无命道:他们交手时,只有我一个人是亲眼看见的,我看得出他的武功,实在不如上官金虹,我一直不懂,他怎么会战胜的。他慢慢地接着道:但现在我已了解,一件兵器的真正价值,并不在它的本身,而在于它做的事。” --- 解:在我看来这就是对格老那高深莫测大音希声功德无量的利率飞刀的绝妙解释了。 小说中的小李飞刀已经成为绝响,李寻欢也已经退隐江湖。不过在古先生笔下的小李探花和那普度众生的飞刀绝技如今却再生成为了现代金融巨匠 --- Alan Greenspan。然而,更客观的说,李寻欢几乎是独闯江湖,而格林斯潘获得的成功有一部分建立在他人成就之上,其中包括前任Fed主席Paul Volcker成功消除了80年代早期的通货膨胀,奠下了美国经济成长的基调,以及后来美国科技技术,金融服务,劳动生产率的全面进步。 此外,格老也会有判断失误,比如他过高估计了90年代末期的科技行业投资从而催生了股市泡沫。他还错误估计了90年代末美国Budget Surplus的持续时间并支持大幅减税,而这最终导致巨额财政赤字成为美国政府的直到今天还深陷其中的棘手问题。再者,Greenspan 1998年决定不刺破股市泡沫的建议至今仍存争议。一些异议人士认为,格老以低利率来缓冲股市泡沫破灭的痛苦和冲击可能是美国消费者过度借贷、房产价格盘高和外债过快增长的间接诱因。 尽管如此,总体来说格老在他任上的功绩达到了一个无人能及的高度,这也解释了在过去的十五年来,美国如何能在欧洲,日本和许多经济体苦苦挣扎之际保持其较快的增长速度。这最后一点关于驾御美国这个占全球经济总量30%、14万亿GDP的巨兽,是最为市场人士和经济史学家津津乐道的焦点了。而所有的评价或者争论都集中在Greenspan在任时的三个关键决策:1994年大幅上调利率、1996年维持利率不变和1998年放任股市泡沫。这些我将在下一篇日记里详细叙说。 借中国古代评书的一句结尾: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 写于2005年1月15日多伦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