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的所谓随笔

赶上或追上,实在不行就远远的跟着吧。真累!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集中09-10年的自留地图片

(2009-03-03 15:33:38) 下一个
今天贴这些图片老是没按俺原来次序出现,算了加点文字说明吧。


金桔一如既往的漂亮又甜
--->
蜜柑在3月里还有三、四颗挂在树上点缀著


枇杷是新的,第一年结果,2月初



桃子正准备开花,2月初


杏子花已经盛开


桃花盛开


3月初枇杷已经开始熟了,熟了6个,就被鸟儿先享受5个,晕。


相机很差劲,拍不出晶莹剔透的水珠,自己加工了


第一年结果的小笆乐,结了三颗,大的已经入口了,口感很好。还有两颗目前还太小


这小笆乐树是去年开始结的果,共结三个,今年的现在才摘了一个,还有两个大约、一、二个月后才能够熟,但是今年的花现在又要开了,两年的果子可以同时在一棵树上看到,也值得拍下留念。
立夏了,也就是说夏天正式到来。
拍了几张枇杷相片,想想还是存在这里好点,也顺便介绍一下枇杷。



枇杷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蔷薇目 Rosales
科: 蔷薇科 Rosaceae
亚科: 苹果亚科 Maloideae
属: 枇杷属 Eriobotrya
种: 枇杷 E. japonica
二名法Eribotrya japonica(Lindl.)
枇杷(学名:Eriobotrya japonica),中文古名芦橘,又名金丸、芦枝,是蔷薇科中的苹果亚科的一个属,为常绿小乔木。
树冠呈圆状,树干颇短,一般树高3至4米。叶厚,深绿色,背面有绒毛,边缘成锯齿状。
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果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
枇杷树形颇美,而且生长迅速,叶绿茂盛,在不少地方被栽种为园艺观赏值物。



特征
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孰,比其他水果都早,因此被称是「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
枇杷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有五块花瓣,直径约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
成熟的枇杷果子亦成束挂在树上,每个果子长3-5厘米,成圆形、椭圆、或长状「琵琶形」。
枇杷表面光滑,外皮一般为淡黄色,亦有颜色较深,接近橙红色的。
果肉软而多汁,有白色及橙色两种;称「白沙」及「红沙」。当中白沙甜,红沙较酸或颇酸。每个枇杷果子内有五个子房,当中三至五颗发育成棕色的种子。
食用成熟的枇杷味道不错,营养颇丰,有各种果糖、葡萄糖、钾、磷、铁、钙以及维生素A、B、C等。当中胡萝卜素含量在各水果中为第三位。



中医认为枇杷果实有润肺、止咳、止渴的功效。吃枇杷时要剥皮。除了鲜吃外,亦有以枇杷肉制成糖水罐头,或以枇杷酿酒。切开的枇杷 医药用途枇杷叶亦是中药的一种,以大块枇杷叶晒乾入药,有清肺胃热,降气化痰的功用,常有与其他药材制成「川贝枇杷膏」。



但枇杷与其他相关的植物一样,种子及新叶轻微带有毒性,生吃会释放出微量氰化物,但因其味苦,一般不会吃足以致害的分量。 
生长环境枇杷在年平均温度15度摄氏以上的地方能正常结果,平均气温12度以上的地区能生长,而且抗寒能力甚强,成年树可抵抗_18度的低温,花能抵抗_4度的低温,而且花期长,较少全受冻害。加上枇杷对土壤、阳光的要求亦不高,因此在中国淮河以南的各地方都有栽种。
除了中国以外,日本、美国(夏威夷及加利福尼亚)、印度、巴西、以色列、土耳其、西班牙等地都有栽种枇杷。其中日本种植枇杷历史已超过一千年。
历史枇杷的英文Loquat来自芦橘的粤语音译。
苏轼的诗中亦曾提及这种水果:「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种这枇杷和种(笆乐)蕃石榴的原因是-一直忘不了它们这独特的风味,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果子和它们有着相似的味道。
离家太久,很想很想。
但是又一直找不到或者买不到,能够得到的味道不全相同,所以只好找啊种的,总算让我种下十分理想的品种,而且还在继续筛选,希望得到更好的结果。
(大部分文字来自网络)
今年的桃子还是因为删剪了很大部分的树枝和小果子,只留下大约百来颗果子吧,结果比往年都大,现在还没熟,还在长,到熟透时再拍照对比。










在立夏那天拍了几张枇杷相片.
在回复janex 的留言时夸口说:"今年的真不错,有一部分长得比往年大,都赶上中号鸡蛋了,改天我摘几个放鸡蛋盒拍张留念"。
后来想想自己是否夸张了些?有点心虚.
今天将最后的三串果子剪下两串(那串果子比较小又还没成熟)拿鸡蛋盒装上,还真不夸张,太实事求是了。
不过还是得说清楚些才好。这棵树今年我是试验着的剪枝,在开花前就几乎只留下四分之一的树枝,长得好应该是理所当然,果子大约只有六、七串,总共可能也就一百来个吧,像这么大的也就只有二、三十颗。虽然少,但是太有成就感了。
贴上来让朋友分享,自己也留个纪录。







集中10年自留地图片
1.今年的密柑还是不大,但是长得还好,再一个月应该可以收获。


2.今年软芭乐也算不错,只是可能水分比较多的原因,不甜,都淡淡的,香气依旧。


3.这是泰国品种,脆但是比较粗糙,也很香不大甜。今年个头也算不小,直径都有2英寸接近3英寸。


4.这和下面两张一样,不知道什么品种,个头特大,2英寸半以上,3英寸的多。果肉比较细腻,味道好也香。


5.同上图一样品种。


6.同上图一样品种,有几个超过3英寸。


谢谢来访的朋友,祝福你节日快乐!





端午节的粽子吃了后,真正的夏天就到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jk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米兰的评论:
谢谢啦,从来没吃过笆乐,是啥味道呀? 噢,和那宝贝一样都从来没吃过笆乐,所以只好看看我那个回复飘的帖子了,好的品种是应该尝尝,虽然同品种,同样一棵树上结的,采摘时间不同味道也不尽相同,当然如果有机会是该请你吃吃的。包括枇杷,我们这里很多中国人家都有种的。
米兰 回复 悄悄话 从来没吃过笆乐,是啥味道呀? 其他都喜欢,尤其是枇杷,这里很少能看到...谗...
jk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贴心宝贝的评论:
不认识笆乐?只好看看我上次回复飘的文字了。这些果子的确很喜欢的所以种了。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1&postID=27930
贴心宝贝 回复 悄悄话 不认识小笆乐,其它的都是我喜欢的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