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馬:當大陸發展與台灣調和,以統一做選項

(2006-08-22 16:28:14) 下一个
馬:當大陸發展與台灣調和以統一做選項 2006-02-13 16:20:01 轉寄 列印 中央社倫敦十三日專電 台北市長馬英九今天晚間在倫敦政經學院演講中強調,中華民國憲法是一部一中憲法,所以不排除當兩岸間的整體發展條件趨於成熟時,即當中國大陸在政治民主、經濟繁榮和社會福祉方面的發展可以與台灣相互調和的時候,以兩岸的終極統一作為選項。 馬英九晚間六時三十分在倫敦政經學院,以「跨越對立:東亞和平的新願景」(BRIDGING THE DIVIDE:AVISION FOR PEACE IN EAST ASIA)為題,對倫敦大學教授、台灣與外國留學生演講。 他表示,兩岸間政治關係因一九九六年台灣第一次總統大選時飛彈危機,開始陷入僵局,雖然在一九九八年,台灣派遣企業家辜振甫赴中國大陸協商,使情況獲得改善,但前總統李登輝於一九九九年接受外國記者專訪時,一席「國與國的特殊關係」談話,又使兩岸政治互動再度停滯不前。 而二千年政黨輪替後,陳水扁總統為討好民進黨內部分離主義者的種種舉措,更導致兩岸關係雪上加霜,並最終加劇為二千零五年三月十四日中國「反國家分裂法」的制訂,及民進黨在台北市所發動的二十七萬五千人抗議大遊行。 他指出,為化解兩岸政治僵局,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去年四月赴大陸進行「破冰之旅」,這趟包含與中共總書記胡鍧龝?娴摹负推街?谩梗?且淮蝹ゴ蟮暮徒庑袆樱?粌H消解兩岸間緊張關係,也為國民黨未來兩岸政策奠定基本方向。 至於,有關兩岸和平發展的中程目標,馬英九說,雙方協商出一個可行的和平協定,並以此作為指引未來數十年間兩岸和平互動的基本框架,這種和平穩定的互動框架能否實現,端看能否克服一些依然存在的政治阻礙。 他認為,對「承認」的心理需求,並不能用來合理化片面的分離主義行動,因為在分離主義之外,還存在著其他更有效、代價更低的政治選擇。更何況,「承認」未必會隨著台獨分離主義行動而來,世界上少有國家會願意在這個極高度敏感的問題上,不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決裂而承認一個獨立的台灣。 不過,任何兩岸和平框架要可長可久,都必須充分確保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政治自由。國民黨堅定支援兩岸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維持台海現狀,反對任何對現狀的片面改變,更反對所有非和平或違憲的改變現狀手段。 【2006/02/14中央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