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儿&渔童儿

"子当为吾击筑, 吾为子高歌; 相伴乾坤里, 同舟昆仑河."
正文

宝马雕车,毋香满路 - 塞维利亚

(2006-11-04 10:19:12) 下一个


提起塞维利亚 , 大家就会想到罗西尼的 << 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 和莫扎特的 << 费加罗的婚礼 >>. 这两部歌剧反映的都是 17 世纪发生在塞维利亚的故事 , 然而它们带给作曲家的命运却完全不同 : 罗西尼从此一世无忧 , 成为音乐界和烹饪界 ( 注 : 罗西尼风味牛肉 ) 的名流 ; 而莫扎特 , 倾其生命中最愉快的时光创作了 << 费加罗的婚礼 >>, 之后却越来越没能逃脱穷困潦倒的悲剧 .

如今 , 塞维利亚人民显然没有忘怀这两位伟大的作曲家 . 塞维利亚的歌剧院外面就是莫扎特的雕像 ; 而罗西尼呢 ? 据说 , 当时的塞维利亚市长要在市中心给他立一座铜像 . 一生爱财的罗西尼答曰 : 还不如把这笔塑像的钱给我 , 我每天去市中心站它半个小时好了 !

而迄今为止 , 世界上演出率最高的歌剧 << 卡门 >>, 反映的也是发生在塞维利亚的故事 . 我和渔童儿专门去了比才笔下卡门工作过的烟厂 , 可惜已经找不出任何陈年的旧迹 . 取代烟厂的是塞维利亚大学 . 校园外的那条护城河也早已干枯得登不上大雅之堂了 .

塞尔维亚的花园和建筑 , 让人不自觉地想起美国的圣地亚哥 . 莫非西班牙舰队当年登陆加州之后 , 忍不住思乡之情 , 在圣地亚哥建立了一个小西班牙 ? 确是 , 在整个安达卢西亚地区 , 我们见到了很多在加州常见的地名 , 像是旧金山 , 洛山矶 , 圣荷塞 , 甚至内华达 … 于是才恍然 : 我们敢情儿到安达卢西亚认祖归宗来了 .

塞维利亚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 : 卡特特拉尔大教堂 , 典型的歌特式建筑 ; 教堂的大小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和伦敦的圣保罗 . 只是在看过圣彼得和圣保罗之后 , 对卡特特拉尔也只能是泛泛一游了 ; 况且渔童儿对里面压抑的格调也不太接受 . 紧挨着大教堂的是拉达清真寺 . 从严格的意义上讲 , 这个塔不能完全算是清真 , 因为基督军臣服了摩尔人之后 , 依照基督文化的风格在塔顶上加筑了一个喧宾夺主的钟楼 . 大教堂的街对面便是堪与阿尔罕布拉相媲美的另外一个摩尔人的宫殿 , 阿勒卡萨雷斯 . 当初修筑这个王宫的工匠有不少是从格拉纳达调过来的 , 自然也就和阿尔罕布拉一脉相承 . 据说这个宫殿是当时的国王为了讨一个情妇的欢心而建 . 由此看来 , 金屋藏娇的理念上下串通古今 , 左右横扫世界 . 这般为红颜祸水大兴土木的结局也几乎都如出一辙 : 迅速地走向灭亡 .

这么一座多情的历史文化名城 , 自然少不了宝马雕车咯 . 在许多塞维利亚幽深而狭窄的胡同里 , 也只有马车才能经过 . 于是 , 在大教堂 , 清真寺和王宫外 , 聚积了一队队的高头大马车 . 遗憾的是 , 在塞维利亚 , 取代 “ 宝马雕车香满路 ” 的是满街的马粪臭 . 这让我不得不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大打折扣 .

我和渔童儿是坐大巴从隆达到塞维利亚的 , 沿途经过了许多个小小的城镇 , 那些个估计我们这一生只会经过那一次的地方 . 下午三点半左右 , 我们的车穿过一个小镇的中心 , 正值一群孩子放学回家 . 孩子们对着我们的车没缘由地欢呼着 . 也许 , 在那深山里的这样一个小镇 , 我们的大巴是为数不多的能从山外吹进来的风吧 ? 不知道这些孩子长大后 , 是否愿意走出大山 , 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 外面的世界有多无奈 ?

关于塞维利亚的评论 , 最为精妙的当属一个曾在历史上名噪一时的斗牛士 : 他正要从西班牙北部去塞维利亚 ; 有人对他说 “ 塞维利亚哦 , 那地方好远 !”“ 塞维利亚远吗 ? 我觉得这个地方才远 . 塞维利亚就在她应该在的地方 !” 斗牛士回答道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