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华尔街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横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马冷眼瞧
个人资料
正文

股市的“一月效应”

(2007-01-07 10:27:49) 下一个

股市的“一月效应”

CNN Money杂志的文章说,从历史规律看每年股市都有一个所谓的“一月效应”。据说,每年股市在秋季晚些时候开始紧锣密鼓地动作,到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时逐渐上升。如果你在十二月里买了一些价格低的小股票,到了一月高价卖出,肯定能赚不少。

这篇文章的作者说一月效应并非是编造出来的。历史证明,如果从1926年起,你每年在十二月的最后一天用等量的钱投入属于美国股票中最小的10%的公司,然后在每年的一月的最后一天卖掉,你平均每年可以赚11.3%。这个回报率基本上等于整个股市在一年里的回报率。

不过,虽然“一月效应”是存在的,不代表你就能真的赚到钱。这就是华尔街人士用真实数字给投资者制造金融幻想的一种方法。

很多投资者都知道小额资本股票-就是市场价值在二十亿以下的公司。你可能也听说过微型资本这个词,指的是市场价值在五亿以下的公司。

制造“一月效应”的股票是这些小股票,而不是你常买的或者基金中持有的那些大资本股票。

Notre Dame大学的金融教授Tim Loughran发现,“一月效应”通常来自于一些资本非常小的股票-市场价值在一亿一下的公司,而基金中很少会持有这类股票。

比如,1992年,小资本股票在一月份上涨了24.3%,与此同时大股票降了1.6%。而且,表现最好的那几个股票都是很小很小的公司,打了比方说,用$0.27你可以买一张邮票,用同样的钱你可以买在一月份表现最好的五家小公司的股票,$0.27足够你每家买一股。

又比如,在1991年12 月31日, 一个幸运的家伙花了$1093买进了一家叫做Shrimp Software 的股票,当时每股低于五分,而在一月份这只股票上涨了2400倍。

当然1992年稍微远了点,但是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每年都有同样的例子可举。

Loughran教授指出很多人在“一月效应”常犯的另一个错误就是认为买这些便宜的股票没什么成本。其实不然,股票经纪行不是慈善机构。手续费,买卖价之间的差额会使这些小股票的交易成大大小小提高。

回到上面举的自1926年来的例子中,如果你每次交易的各种费用为每股$0.125的话,平均每年的回报率就会从11.3%降低到8.9%。

也就是说,除非你买卖股票不需要交任何费用和差额,靠小股票发财的“一月效应”才有可能成立。而在现实世界中,这是不可能的。

那么,你一月份怎么办呢?专家不要跳进小股票里做发财梦,而是现实一些。仔细盘点一下过去一年投资帐户的年终报表,看看那些投资让你付了很多费用,那些使你交了不少税,然后在新的一年开始时做一些清理性的调整。与“一月效应”相比,这起码会让你的投资有些实际进步,而不是纯粹幻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