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宝宝食谱

轻轻开启,慢慢体会,摇篮宝贝小家,给我家的感觉
正文

Elisabeth的小学

(2009-08-31 00:20:54) 下一个
 
 
 
Elisabeth9月份上小学,所上的学校到7月份才定下来,都是德国小学极短的开放时间给折腾的。

本来我们打算让Elisabeth上她的Sprengel Schule,每个residency area有一个公立小学,必须接受所有居民的孩子,这样的小学叫
Sprengel Schule学校的好坏完全和residency area的好坏挂钩。我们很幸运,住的residency area在城里算是中上的,所以它的Sprengel Schule也是名声极好,不少附近的家长们跨区为孩子申请这个学校,因此,我们也没有折腾其他学校,老早就定了这个。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该校的上学时间从早上
8点到11点半(这不是成心不让人上班吗?),另外学校提供after school care,到下午3点,但这个care的人数有限,每个年级只招15个学生,优先招收单亲妈妈的孩子,然后是看申请的早晚,和父母是否是双职工。

我们是去年年底递的申请,不算早,但也不太晚,当时瞟了一眼,好像是在
after school care list12,或13位,加上我们是双职工,接受申请的老师说,放心吧,肯定没问题。

于是我们真的把心放了大约
5个月,一天,一位土生土长的邻居提醒我们,说是这个学校的after school care不是官方组织的,而是parent initiative,因此不仅走后门的大有人在,而且所谓的care也只是几个妈妈们坐在房间里,看着孩子们,不让他们跑到街上去罢了,并没有什么program。他建议我们另外申请几所学校以便万一,然后告诉我们说是离家不远刚开了一所德英双语小学,可以试试

打电话问了问学校的情况,觉得还不错,这是一所德英双语小学,是一个教育组织在德国开的第一所学校(在欧洲其他城市已经开了好几所了),一个班上
20个学生,两个老师教,一个是德语老师,德国人,教德语,另一个是英语老师,英国人,教数学和自然,科学。上课时间是上午745分到下午3点半,由学校收core school time的学费,下午3点半到6点半是after school program的时间,另外收费。

因为Chritstin的kindergarden下午
3点就收摊了,我呢,3点以后也不上班了,所以,Elisabeth不用去上after school program,我们只需要交core school time的学费,看看这个学费,觉得还在承受范围内,就递了申请,2星期后带Elisabeth去面试,之后一星期收到录取通知,通知书上同时告诉我们学费翻了一倍,因为他们没有想到Munich的地价如此昂贵,修建校舍的预算远远不够。

翻了番的学费就有点贵了,再加上Chritstin将来也进这所学校的话,就是两份学费,对我们来说,比较吃紧,于是决定不去了,把通知书扔进垃圾箱,就一心一意地要送Elisabeth进她的Sprengel Schule。


6
月,Sprengel Schule打来电话,说Elisabeth被排在waiting list的第二位,而且就算等到了,也只是一个星期只有两天可以进after school care,剩下的三天仍是上午11点半就放学了,老公立刻问,"进了care的15个孩子全是单亲妈妈和双职工的孩子吗?",电话那头的老师沉默了几秒,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岔开了话题,很显然,有全职妈妈的孩子后来居上,把本来排在1213位的Elisabeth挤了出去。



当时很不高兴,我们认识的所有人,包括中小学老师在内,都告诉过我们,after school care绝对是优先吸收上班妈妈的孩子,只有在
多余位置的情况下,才会考虑全职妈妈的孩子。看来邻居说得对,这所学校的after school care不是学校组织的,而是parent initive,private relation是很重要的,象我们这样新搬来的住户,认识的人自然比不上那些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的家庭认识的人多。

想明白了原因,就傻眼了,怎么办呢?孩子们
6个月大时,我就把她们送到day care,自己坚持一份工作,现在Elisabeth6岁了,独立性增强了,开始更多地接触外部世界,却因为一个短的不能再短的school time,我反而要彻底在家待着,听起来很滑稽呢,好像顺序倒了。

正无计可施之时,那所私立小学打来电话,问,"收到通知书,怎么也不言语一声,到底来不来呀?",老公说,"不上了,太贵了"。对方又问,"How much are you able to afford?"
没等老公答话,对方说,"当初你们递了申请,说明当初的学费是你们负担的起的,对吗?"老公只好说,"是,如果是涨价前的学费,Elisabeth就可以去上学"对方道,"好,等我们的电话吧"。

三天后,打来电话,同意以原来的价格接收Elisabeth入学,并且告诉我们,有不少家长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也都酌情减了,说是办学的组织是非赢利的,让我们以后如果经济上有什么变动的话,立刻和他们联系,他们会努力让Elisabeth继续求学


真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而且,班上的两个老师都是男的我是希望学校里的老师有男有女的。

高兴之余,先批评一下德国的公立小学,用纳税人的钱建起来的小学竟然每天只开
3个小时,这让纳税人如何继续去上班纳税?

再批评一下德国政府,
21世纪民主国家的政府,竟然用各种政策和制度,想方设法地把妈妈们栓在家里,和中东国家强迫妇女带黑纱如出一澈,都是典型的妇女歧视我并不反对作全职妈妈,我自己也作过一年全职妈妈,只是,无论是上班,还是不上班,上全天班,还是半天班,都应该是妈妈们的自由意愿,一个真正开放,宽容的社会应该为妈妈们提供做各种选择的环境,而不是一味地通过国家机器给女人有了孩子后重回工作岗位制造尽可能多的困难,从而把自己的家庭理念---女人生完孩子就应辞职在家强加于人,让妈妈们只有一条路: stay at hom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