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雪人: 人学人

神州雪人, 广交医学和制药届的前辈和朋友
正文

好一个历数中国牛人科学家

(2007-02-04 08:24:51) 下一个
凭什么排科学杂志第一? 难道科学就是细胞科学吗?

公认最伟大的科学家应该是爱因斯坦吧? 他有在<细胞>上发表过任何文章吗?

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应该是霍金斯。他有在<细胞>上发表过任何文章吗? 显然也没有。

最伟大的科学家的排座次应该是以他们工作对人类的贡献而定,和在哪里发表没有关系。

再次点的科学家的排座次应该是以他们工作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而定,也和杂志关系不大。

只有工作出来的可能是毫无用处的科学家才以发表的杂志来论座次,因为除此,他们的工作毫无价值。

再回到你推崇的王晓东,你说“王晓东一马当先,超出其他人许多,难怪大家服气.”,就算按你的统计,他也才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就凭在<细胞>上发表了9篇,就足以成为中国“一马当先”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了吗?

如果你仅仅说在细胞科学,也许是可以的,但是不要自封为全部科学。<细胞>只不过是一个专业杂志,就算在专业杂志里面,也不能算最好的。如果算名气,人气,<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要高过它好多,如果要按影响因子,就有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几十个杂志遥遥领先于<细胞>,如果要按PAGE RANK,不仅, Nature, Science,PNAS 等综合杂志遥遥领先于<细胞>, 就算是专业内的物理杂志:PHYS REV LETT,生化类的J BIOL CHEM也遥遥领先于<细胞>。

所以说,总而言之一句话,你的这个排座次,就是关起门来,自己玩小家家过干瘾而已。还十帅十六将呢? 我五岁的时候,就自封司令了。

原文:[历数中国牛人科学家:顶级杂志发论文的十帅十六将]

历数中国牛人科学家:顶级杂志发论文的十帅十六将

<细胞>、<自然>、<科学>(CNS)是举世公认的三大顶级科学杂志.做科学的梦寐以求能在其中一个杂志上发表论文.能在三大杂志上都发表论文,是牛人. 

中国大陆产生了多少这样的牛人?搜索做老板发表的研究论文,只算通讯作者,不算合作的,不算综述,不算他们做学生时候的.结果: 以老板身份发过两篇以上CNS论文的,总共才二十六人. 

在三大顶级杂志都以老板身份发过论文的,只有十人,全部滞留在美国,这十人,在中国人圈里可以算帅才,在国际上不能算帅才,还只能算将才. 

大家熟悉的王晓东,饶毅都在这十人中.王晓东一马当先,超出其他人许多,难怪大家服气.饶毅才华横溢,业余文史活跃,可专业还在前十名,不愧才子名声.施一公最年轻,名列第二,算林彪吧.女的就袁均瑛一人.北卡大学的张义是新秀,年龄不小,最近出名,毕业于野鸡佛罗里达州立大学Tallahasee分校,靠自个干出名,牛气. 

在CNS中两个杂志,以老板身份发过论文的,有十六人,五人在国内,这十六人,中国人里可以算将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只有一人进入这前二十六人名单,神经研究所的郭爱克,其他院士绝大多数是一篇都没有,少数有一篇,中国的院士没有一个有三篇的,赶不上这些人,国内排名最高的是考古的舒德干. 

检索结果(C代表细胞,N代表自然,S代表科学),按总篇数排,篇数相等的人按字母排 

第一名14篇CNS一人 

王晓东 (9,1,4) 西南医学中心 

第二名13篇CNS一人 

施一公 (6,6,1) 普林斯顿大学 

第三名10篇CNS一人 

袁钧瑛 (5,3,2) 哈佛大学 

第四名8篇CNS一人 

骆利群 (5,2,1) 斯坦福大学 

第五名6篇CNS三人并列 

邓兴旺 (3,1,2) 耶鲁大学 

顾伟 (3,2,1) 哥伦比亚大学 

饶毅 (3,2,1) 西北大学 

第六名5篇CNS一人 

傅新元 (2,1,2) 印第安纳大学 

第七名4篇CNS二人并列 

傅向东 (1,3,1) 加州大学圣跌哥分校 

张义 (1,2,1) 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 

在CNS三种杂志中发过两种: 

第六名5篇三人并列 

贺喜 (2,3,0) 哈佛大学 

舒德干 (0,4,1) 中国西北大学 

吴虹 (2,3,0) 康乃尔医学院 

第七名4篇二人并列 

董欣年 (3,0,1) 杜克大学 

许田 (3,0,1) 耶鲁大学 

第八名3篇五人并列 

韩珉 (2,0,1) 克罗拉多大学 

鲁白 (0,2,1) 国家健康研究所 

罗哲西 (0,1,2) 匹茨堡博物馆 

王晓凡 (0,1,2) 杜克大学 

薛定 (0,1,2) 克罗拉多大学 

杨焕明 (0,1,2) 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 

第九名2篇六人并列 

管坤良 (1,0,1) 密执安大学 

郭爱克 (0,0,2)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金力 (0,1,1) 复旦大学 

施扬 (1,1,0) 哈佛大学 

钱卓 (0,1,1) 波士顿大学 

韩珉做学生发CNS多: 三篇C一篇N 

薛定做学生时发过一篇S,两篇N 

其他人一般做学生时有一两篇, 

许田特别,做学生时一篇没有,做老板时挺多 

中国院士有一篇的:科学院生化细胞所的裴钢一篇C,生物物理所的饶子和一篇C, 

生物物理所常文瑞一篇N 

几个不是院士有一篇:清华大学的孟安明一篇S,科学院神经所的张旭一篇C,南方 

基因中心的韩斌一篇N,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尚永丰一篇N 

<细胞>、<自然>有一群子杂志,没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神州雪人 回复 悄悄话 如何评价一个学刊有很多因素,主要有:ISI 的Impact factor,其实就是被引用次数,里面比较诡秘的是自引率,或者关系网互引,还可质疑的还在被引用不一定就是好的文章,也可能反面列子。所以PageRank是另一种权重式引证次数,这方面PNAS和JBC比CELL还好。其它重要方面还有Readership, 这点CELL就更差了,这方面可参考PERQ/HCI的指数,还有就是Rejection Rate, 越高说明越难,还有Lead time, 这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在 传统的Impact factor 上,CELL 比PNAS和JBC高, 如果全方位比较,各有长短。但是,如果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比,CELL 可以说各个方面都要差一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