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

(2008-01-16 13:20:37) 下一个
同志們,朋友們:

全國各族人民剛剛歡度了一九九五年元旦,又迎來了乙亥年春節。在這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來臨之際,在京的台灣同胞和有關人士歡聚一堂,共話兩岸關係前景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借此機會,我謹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兩千一百萬台灣同胞祝賀新年,祝願台灣同胞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日本帝國主義以戰爭的手段逼迫腐敗的清朝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強行攫取了台灣與澎湖列島,使台灣人民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生活了半個世紀之久。中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屈辱的一頁。五十年前,中國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台灣與澎湖列島重中國版圖,台灣同胞從此擺脫了殖民統治的枷鎖。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一九四九年以後,台灣又與祖國大陸處於分離狀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促進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仍然是所有中國人的神聖使命和崇高目標。

一九七九年一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以來,我們制定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一系列對台政策。鄧小平同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偉大構想的創造者。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實事求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解決台灣問題的重要論斷和思想,確立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指導方針。

鄧小平同志指出,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凡是中華民族的子孫,都希望中國統一,分裂是違背民族意志的。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能允許有什麼「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堅決反對「台灣獨立」。解決台灣問題無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和平的方式,一種是非和平的方式。用什麼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決不允許外國干涉。我們堅持用和平的方式,通過談判實現和平統一;同時我們不能承諾根本不使用武力,如果承諾了這一點,只能使和平統一成為不可能,只能導致最終用武力解決問題。統一以後實行「一國兩制」,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台灣保持原有的制度。「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統一後,台灣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台灣外國的民間關係不變,包括外國在台灣的投資及民間交往不變。台灣作為特別行政區有高度的自治權,擁有立法權和司法權包括終審權,可以有自己的軍隊,黨、政、軍等系統都由自己管理。中央政府不派軍隊、行政人員駐台,而且在中央政府裡還要給台灣留出名額。

十幾年來,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指引下,經過海峽兩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共同努力,兩岸人員往來以及科技、文化、學術、體育等各領域的交流蓬勃發展。兩岸經濟相互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早日實現兩岸直接「三通」,不僅是廣大台胞、特別是台灣工商業者的強烈呼聲,而且成為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兩岸事務性商談已取得進展,「汪辜會談」標誌著兩岸關係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但是,值得所有中國人警惕的是,近年來台灣島內分離傾向有所發展,台獨活動趨於猖獗。某些外國勢力進一步插手台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這些活動不僅阻礙著中國和平統一的進程,而且威脅著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

當前國際形勢仍然複雜多變,但總的趨勢是走向緩和。世界各國都在制定面向未來的經濟戰略,把增強綜合國力作為首要任務,以求在下一世紀到來時能在世界上佔有自己的位置。我仍感到高興的是,海峽兩岸的經濟都在向前發展。一九九七年、一九九九年,我國將相繼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這將是全國各族人民包括台灣同胞一件大喜事。中華民族歷盡滄桑,飽經磨難,現在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全面振興的時候了。這對台灣是個機會,對整個中華民族也是個機會。在這裡,我願就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若干重要問題提出如下看法和主張。

(一)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中國的主權領土決不容許分割。任何製造台灣獨立的言論和行動,都應堅決反對;主張分裂分治、階段性兩個中國等等,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也應堅決反對。

(二)對於台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係,我們不持異議。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並依據有關國際組織的章程,台灣已經以中國台北名義參加亞洲開發銀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等經濟性國際組織。但是,我們反對台灣以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為目的的所謂﹁擴大國際生存空間﹂的活動。一切愛國的台灣同胞和有識之士都會認識到,進行這類活動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台獨勢力更加肆無忌憚地破壞和平統一的進程。只有實現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才能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真正充分地共享偉大祖國在國際上的尊嚴與榮譽。

(三)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是我們的一貫主張。在和平統一談判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兩岸各黨派、團體有代表性的人士參加。我在一九九二年十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說︰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包括就兩岸正式談判的方式同台灣方面進行討論,找到雙方都認為合適的辦法。我們所說的「在一個中國的前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當然也包括台灣當局關心的各種問題。我們曾經多次建議雙方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進行談判。在此,我再次鄭重建議舉行這項談判,並且提議,作為第一步,雙方可先就「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在此基礎上,共同擔義務,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主完整,並對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進行規劃。至於政治談判的名義、地點、方式等問題,只要早日進行平等協商,總可找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

(四)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決不是針對台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台灣獨立的圖謀的。我們完全相信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理解我們的這一原則立場。

(五)向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濟的發展,要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以利於兩岸經濟共同繁榮,造福整個中華民族。我們主張不以政治分歧去影響、干擾兩岸經濟合作。我們將繼續長期執行鼓勵台商投資的政策,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將切實維護台商的一切正常權益、要繼續加強兩岸同胞的相互往來和交流,增進瞭解和互信。兩串直接通郵、通航、通商,是兩岸經濟發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觀需要,也是兩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應當採取實際步驟加速實現直接「三通」。要促進兩岸事務性商談。我們贊成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商談並且簽訂保護台商投資權益的民間性協議。

(六)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

(七)兩千一百萬台灣同胞,不論是台灣省籍還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國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做主的願望,保護台灣同胞一切正當權益。我們黨和政府各有關部門,包括駐外機構,要加強與台灣同胞的聯繫,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關心、照顧他們的利益,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我們希望台灣島內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生活富裕;也希望台灣各黨派以理性、前瞻和建設性的態度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我們歡迎台灣各黨派、各界人士,同我們交換有關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的意見,也歡迎他們前來參觀、訪問。凡是為中國統一作出貢獻的各方面人士,歷史將永遠銘記他們的功績。

(八)我們歡迎台灣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願意接受台灣方面的邀請,前往台灣。可以共商國是,也可以先就某些問題交換意見,就是相互走走看看,也是有益的。中國人的事我們自己辦,不需要借助任何國際場合。海峽咫尺,殷殷相望,總要有來有往,不能「老死不相往來」。

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為促進兩岸關係、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振興,作出了許多努力,功不可沒。我們希望廣大港澳同胞、海外僑胞進一步為發展兩岸關係、統一祖國和振興中華作出新的貢獻。

早日完成祖國統一,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無限期地拖延統一,是所有愛國同胞不願意看到的。中華民族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是統一便要受害。」我們呼籲所有中國人口團結起來,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堅持統一,反對分裂,全力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中華民族現代發展進程中這光輝燦爛的一天,一定會到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