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人都会长大,但不一定会成长。成功是我的自信,挫折是我的良师,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个人资料
成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活得穷,死得富?

(2010-08-08 00:36:20) 下一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9)
评论
autumn088 回复 悄悄话 本来计划明天来看的,没忍住,马上就上来了。果然好文章。谢谢分享。

成长说得对,人活着的时候还是要善待自己和周围的人。有句老话说得好:手里的一只鸟胜过树上的两只鸟。今生的幸福就是我们手里的那只鸟。来生的事就是画里的饼树上的鸟,别说不知道有没有没有,就是有,又怎么知道是不是真的能得到呢?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加州花坊的评论:
謝謝花姐,很高興您喜歡,問好!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farmersc的评论:
謝謝,許久不見了,都好嗎?
加州花坊 回复 悄悄话 成长总有好文章,谢了。
farmersc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妙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宗阕的评论:
不好意思,俺信基督教。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什刹海的评论:
谢谢你的再次回应,还是那句话;请先看清楚一点。。。
『中国无论在何时,哪怕就是现在的“繁荣”中,社会的保障都是缺乏的』
强调华人是:
1.因为我们是华人,2.华夏大地至今仍旧在社会保障上是缺乏的。

有民族自尊是好的,但不必过度反应。
再次谢谢你的分享。
什刹海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成长的评论:
谢谢你回复。我看得很清楚,我知道你所谓的社会保障体制是指近几十年来才始于西方国家的体制。我祖父就是当年在国外读经济学保险方向博士的。可惜中国50年代才开了头,就被当作资本主义的金融工具批判了。不过当时国家提供公费医疗,也是类似的社会保障制度,尽管简陋得很。我有异议的是你所说的什么“这些正是几千年来华人生活的写照“,难道不也是几千年来 整个人类 社会的写照?为什么非强调我们华人呢?好好的文章,就这么被你居高临下的态度给变了味道。
宗阕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你的 佛心道静!!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什刹海的评论:
谢谢你的分享,只是拜托你下次要丢砖时请看仔细一点。
我是在回网友的这句话:
『对未来和社会的不信任,自身将来的不安全感。社会缺乏保障制度,个体就需要增加能量来保护自己。』

如果你真的对中国历史了解,你应该也会知道中国历史的社会结构。。。
中国无论在何时,哪怕就是现在的“繁荣”中,社会的保障都是缺乏的,更何况在你所谓的“rich国度期”,战争不断社会保障几乎是零。人们只有靠自己累计的财富来保障自己。
所以学历史不要学表面,国家强大和社会保障在中国可是两回事。而且就今天我们所知的是:看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不是看他有多少高楼大厦,不是看他的阅兵整容,而是看他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好了,人民才会安居。
而“强大的国家”会把他的钱财拨向为国民造福的话,那才是人民的政府,否则金钱都流入贪官的口袋中。。。。。。古有和坤今有众贪官。人民呢?不敢生病,只有存钱。。。。。。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老姐的评论:
看了那些PP你们太会生活啦,羡慕ING。

真的不需要山珍海味,这样不同的经历和调调是对生活最大的丰富。
超喜欢你这次的photo。
什刹海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成长的评论:
看来博主要学学中国历史!你说什么“这些正是几千年来华人生活的写照“,要明白,中国在200年以前都是世界上最rich的国度!更不用提唐宗宋祖的辉煌时代了,那时候荷兰人“还在树上当猴子呢“!-呵呵,这句不是我说的,是我的德国同事她在参观了敦煌后对我说的。
另外,中国人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积累和传承,包括殡葬文化,它涵盖了中国人对先祖的尊崇和怀念,对家族精神遗产薪火相传的重视。欧洲的大家族也是如此。只不过近100年来西方更注重个人现实的享受,不过多考虑父母养老和为后代铺垫基础。历史和文化决定了东西方生活价值观的不同,没什么对错。心安即好。

老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老姐的评论:
忘了说是退税的章。
老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成长的评论:
看错了一个零,不过结论不变。
上了新片片,去看吧。

顶你的故事,说一个新的小经历---在比萨买了套衣服,在巴黎机场排了50钟的队盖图章。把我的life-quality降到零下。下次再不干这傻事了。
likewater11 回复 悄悄话 Good one! Let's live rich and die :)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helloworld1000的评论:
谢谢您的来访和回应,问好!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地球飘流汉的评论:
是这样吗?
毛爷爷当年就说过;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看来您比毛爷爷还“保守”哦。
问好!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真真国女儿的评论:
谢谢回应,不知道在”真国“是否也是这样???

开个玩笑啦,问好!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urkiddingme的评论:
谢谢您的分享,问好!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umiao的评论:
WOW~~~~~~~~~~~~~~~~厉害呀!
三两句话您就把我当年在学心理学时的结论说出来了。
没错,诚如您说的:
『对未来和社会的不信任,自身将来的不安全感。社会缺乏保障制度,个体就需要增加能量来保护自己。』

这些正是几千年来华人生活的写照,尽管社会进步了,经济发达了,甚至移民到了有社会保障的海外(社会保障体现在教育,医疗和养老三方面),但深根蒂固的思想却让人们仍旧活在过去的思维中。。。。。。
谢谢您的分享,学习了。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anahiyiyi的评论:
喜欢MM的“尽情”,生活原本就应该这样不是吗?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laojie的评论:
不是200元哦,是2000元呢。
俺看到PP了,但不是妳说的耶,俺继续等ING.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焦急等待的人的评论:
谢谢您喜欢和留言,问好!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琴清的评论:
喜欢妳的“要求不高”,和MM不同的地方是俺比较喜欢到处跑。。。
如果我的膝盖不找我的麻烦的话,我真的很想跑遍我力所能及的所有范围的地方,呵呵。
helloworld1000 回复 悄悄话 thank you for sharing.
地球飘流汉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就是中国人,西方人的人生观咱们学不来。
真真国女儿 回复 悄悄话 这个故事好,道理更好,谢谢。
urkiddingme 回复 悄悄话 任人宰割,把幸福留给他人, 这也是一种意境。 不过不要强加于人。 中国人有多少钱做多少事。 西方人就是借钱也要享受。 人生观不同而已, 没什么孰是孰非。
wumiao 回复 悄悄话 中国人为甚么活着总是很积极地攒钱积财富?我觉得原因在于对未来和社会的不信任,自身将来的不安全感。
社会缺乏保障制度,个体就需要增加能量来保护自己。
即便到了国外,仍旧是这样的思维。其实国外大家也是靠自己打拼才能生存。将来怎么样,谁都不知道。
不过死到国外,倒是可以得到一个绿色的坟地。
anahiyiyi 回复 悄悄话 活着的时候就要尽情地工作;尽情地享人间温暖和快乐;尽情地享受生活。
laojie 回复 悄悄话 很好的故事,真有那小岛吗?

200元一天,一群人还要杀价,干嘛还要去?
这荷兰人是懂享受生活的。
我新认识的一个英国人也是这般的(回上私房片片给三J看)。

活的顺心,死的安心是好的人生。
焦急等待的人 回复 悄悄话 喜欢!
琴清 回复 悄悄话
越来越喜欢姐姐的帖子了。不但特别的精美,积极,而且观点也非常对我的胃口。

我对旅游的兴致一般,但确实希望自己的生活不要一年跟十年一个样。心情舒畅是无价的,斤斤计较的人得不偿失。很赞成不要人在天堂钱在银行,但是也理解银行没钱的人祈求在上天堂时体面一点的小小奢求。

希望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吃的还算饱,穿的还算暖,睡得还算坦;有亲人和朋友依次握着我的手说走好;我也给他们每人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遗产。就这些吧,人要知足,呵呵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