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重走范长江之路——访人民日报社记者赵亚辉

(2007-10-22 21:44:40) 下一个
转贴说明:

俺这里不认识赵亚辉,绝无交往,也无友人向俺介绍。

————————————

重走范长江之路——访人民日报社记者赵亚辉

中华新闻报 8月18日 记者虞宝竹

  赵亚辉,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许多人认识他,不仅因为他是2006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而是他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在国内外许多重大事件的第一时间发回来的沉甸甸的新闻。他似乎总在路上,他在人民日报社办公桌上的电话,经常是无人接听,但在人民日报、在人民网、在环球时报上,你能经常看到他的新闻作品,读着那些只有亲历才能写出的新闻,看着那些现场拍摄的照片,你会感动,会震撼,会猜想,在这些新闻的背后,作者,一个31岁的青年,他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波澜?

  今年6月21日,他又出发了,从四川内江,中国著名新闻人范长江的故里,他要沿着范长江的足迹,“重走中国西北角”,告诉人们72年后的中国西北角真实的情况。

  从他出发的那天起,本报记者就关注着他的行踪,在看了他发回的大量报道和照片后,记者给他发了短信,要求采访,并在等待他回复的时候,采访了他的直接领导―――人民日报教科文部主任贾西平,他的回答证实了记者的猜测:没有报社领导的支持和部门团队的支持,赵亚辉也很难走得这样远。

  “当一个机会降临到一个同事头上,其他同事都要推一把,帮他成长,而不要拉他。大家互相帮助才能早成才,早出名编辑、名记者。我在部里常这样说,部里的同志都积极地分担赵亚辉的工作,支持他参与一个个重大活动的采访。对于‘重走中国西北角’,社长王晨、总编辑张研农等报社领导都非常重视,人民日报老社长72年前走的路,人民日报青年记者今天又重新走过,有着深刻的意义,这是范长江精神的延伸,为此报社还专门开了专栏《重走中国西北角》。”贾西平主任说。谈到赵亚辉,他充满了对部下的关爱:“他是一个敢于奉献勇于付出的记者,机会不是只有赵亚辉才有,但他敢于抓住机会,不怕牺牲的精神却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不畏艰险,屡经生死考验完成重大和突发事件现场报道’是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委会对他的评价,也是我与他共事多年的突出感受。这些年来,他一直乐意并主动前往一线和新闻现场采访,他是亲历式新闻的实践者和忠实信徒。在沙漠腹地、雪山深处、海岛礁盘,他采访的脚步从未停止过。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所参加的这些重大而艰苦的采访报道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己寻找机会主动申请的。在一线报道真实的新闻,他的精神与那些为了吸引眼球,制造、报道假新闻的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终于等到了赵亚辉的回复,是在车上,在开往诺尔盖的路上。于是在电话两边,本报记者带着许许多多记者的关注与关切,与他展开了简洁的对话。

  记者:70年前,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把世人的眼光聚集到那个贫穷的、满目疮痍的中国西部,那是控诉,是呐喊,是希望,是一个中国记者的思考和责任。此次“重走中国西北角”你的出发点是什么?

  赵亚辉:重走中国的西北角是我心灵深处的梦想,经过10年来职业生涯的准备和积淀方得以实现。当年范长江走过的西部,在经济大发展的洪流里,在文化大碰撞的进程中,在历史性变迁中。今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西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后方,是中国生态保护的大后方,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大后方。我们需要把更多的视线投向西部,去关注时代大变迁下的微观西部,去还原一个真实可触的西部中国。我把这次采访定为“百科全书式”的亲历采访,采访内容涉及西部和农村的很多方面,反映和折射民情、民生、民意、民族、民治、民俗等等方面,涉及农村发展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诸多领域。这次考察,不仅在人民日报和海外版开设专栏,还在人民网开设了专题,利用报刊、网络、视频、音频等多种手段,立体地反映真实的西部。我走之前,王晨社长也专门和我讲了很多关于这次出行的事情,他语重心长,专门指出旅行通讯是一种好的文体。这次我们会写一些范长江当年的有大纵深感觉的旅行通讯,包括所看所想所思所评。主要的核心问题是关注微观的西部,大变迁时代下的西部。最重要的是现实意义。

  记者:我注意到,你重走的起点是在内江东兴区正子村赵家坝范长江故居,我想这也是表明重走“西北角”是要继承发扬范长江精神,现在你已经走了一个月了,通过这一走,你对范长江精神是否有新的理解?在重走“西北角”的路上,你最想对新闻界同行说些什么?

  赵亚辉:我太年轻,不敢对新闻界同行说什么,只能谈点自己的感受。70年前,中国著名记者、后来的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用两年实地采访,走过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写下了不朽的名篇《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那时,西北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红军北上的情况还不为人所知,西北地区的历史和现状也不为人所知。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范长江怀着巨大的勇气,只身出发,行走两年,给世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西北。我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到一线去,到新闻现场去。我想这也是长江精神的延续。出发前,我就给自己定了4条要求:第一,要能把范长江的精神反映出来。第二,是有内容;第三,是有意义;第四,还要真实。我知道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但我正在努力。事实上一个月来的采访经历,已经让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比如在我作了“一封让人流泪的女生来信―――对北川羌族自治县贫困考生的调查”后,罗玉婷和北川贫困生的事,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发起的“上学之路计划”,已经收到七八百封邮件,希望为贫困生做点什么。人民网已经安排专人处理邮件。这一切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记者:我看了你陆续发回的一些文章,从这些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一天挣2元钱的打铁老人,看到了让你胳膊“意外脱臼”的川北中学的羌族学生,也看到了百年罕见的大滑坡和变成市民广场的政府大院,在“两会”上一位农村代表曾对我说:我们村从来没有记者来过,更别说北京记者了。作为党报记者,你能谈谈你在这些村寨、大街采访的感受吗?

  赵亚辉:有没有去亲身感受和体会,对记者而言是完全不同的。只是道听途说,不管你再有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只是停留在新闻的表面,很难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只有深入新闻现场,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当中,与新闻事实面对面,与新闻对象心贴心,才能倾听到心灵的声音,才能使自己感动,才能激发热情产生灵感,才能发现最本质、最真实的东西,才不会被一些假象所迷惑,才能采写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新闻作品。一个多月的“西北角”采访,在穿大街,走村寨中,我也常听人们说,你是来我们这儿的第一个记者,就是在穿大街走村寨中,我发现,越是艰苦环境中的人,让你震撼的东西越多。比如那个一天只挣2元钱的打铁匠老龚,你看到我拍的照片了吧,他都是在笑,他的笑和他的几句话却让我由衷地感到震动。“虽然钱很少了,但毕竟还有人来买,毕竟我做这件事还有用。”“算幸福吧,关键是我有事做,每天从早忙到晚,而且我的东西还有人在买啊。”“只要还有人买,即使不挣钱,打铁铺也会开下去,我不会关了它。这是我的事业。”多纯朴,多自然,又多高尚。在我的一篇文章中,我曾写到,在深入现场和一线的过程中,记者往往会遇到困难,遇到艰苦,遇到意外,遇到感动,遇到震撼,遇到惊奇,甚至还会遇到生命危险。当这一切都成为你生命中的印迹时,记者增加的不仅仅是阅历,而是对心灵的净化和对生命的感悟,这种东西可以穿越名利,穿越金钱,穿越生死,变成新闻作品背后的灵魂,终身受用。

  记者:你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十大杰出青年,有过许多辉煌的采访经历,多次参与国家重大活动的采访,此次“重走西北角”,是你新闻事业的又一个高点吗?许多人对你重走中国西北角表示赞赏和钦佩,你能谈谈你心中的好记者是什么样吗?

  赵亚辉:过奖了,谢谢大家的鼓励。我认为好的记者应该是在人民当中。你在人民当中,自然也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在我的博客中,有许多人留言鼓励我,一个多月已经有2500多条网友留言了。曾经有一个网友问我,“我准备改行去做记者,能给我什么建议吗?”我用了北宋范仲淹的那句话“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我多年以来最深刻的体会。或许每个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但这无疑是人生的指明灯,也是给记者的箴言。

  在与赵亚辉通话中,不时可以听到汽车鸣笛声。他告诉记者,他还在路上,预计晚上8点多钟才能开到目的地。他的助手,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位刚刚毕业的同学胡国球与他同行。他说,现在越走,越有感觉,基本实现了当初预想的结果。现在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压力也就越来越大,“我们差不多每晚都要两三点钟睡觉,有时还要到凌晨5点钟。一个月发了61篇稿子,还有大量的照片。我们不能让每天看我们博客的人失望。”

  “请注意身体,注意安全,保持联络。”记者放下电话,赵亚辉和助手驾车在西部大山中穿行的英姿却已经在脑海中定格。亚辉,我们为你骄傲!

文章引用自:2007年8月18日 中华新闻报

8月18日 记者虞宝竹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