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第一!

你也许会因为说了实话,损失了什么;但正因为你说了实话,你得到了别人的信任,而且可能是一辈子的信任。
正文

垮掉的一代(二)怪杰金斯堡

(2005-03-19 06:54:10) 下一个

    从成就和影响来说,金斯堡是"垮掉的一代"的翘楚。金斯堡1926年6月出生在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路易斯当中学英文老师,崇尚传统文化,时而写点诗。母亲诺姆·列维是俄国移民,信奉马克思主义,患有歇斯底里症。父母二人对儿子后来激进思想的产生和文学的爱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1943年,金斯堡进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初学经济学,意在将来"为劳工运动说句话"。但他对诗歌兴趣更浓,不久即改学文学。父亲得悉,担心他走向斜门歪道,警告他决不要写任何"有实验倾向"的诗歌。可是,他自有主张,没有听从父亲的劝告。他很快结识了高年级同学凯鲁亚克和从哈佛来的巴罗斯。他们意气相投,又都是同性恋者,就在格林尼治村合租一套公寓同居,整天谈论新的文学创作问题。他后来回忆说:"自从结识凯鲁亚克和巴罗斯之后,我才认识到,我以前只是用一个空脑壳在讲话,没有想自己所应想,写自己思之所得。"1945年,他因卡尔的一桩杀人案受牵连被迫退学,先后当过电焊工、厨工、搬运工、船工,广泛接触下层社会。1947年春,他重返哥伦比亚大学,着手根据自己的经历写小说。他父亲看到小说的部分章节后非常生气,认为主人公干的那些事情太缺德。金斯堡则认为,整个美国社会都腐化堕落,没有必要对此加以掩饰。1948年,他大学毕业,找不到理想的职业,就到处打零工。他因撞车坐过牢,因言行不正常接受过精神治疗。无论在何种艰难、窘迫的情况下,他都没有放弃诗艺的探索和诗歌的写作。  

    1955年,金斯堡辞去在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工作,离开正统学院派势力较大的东部地区,前往西海岸"呼吸更自由的空气"。他在旧金山结识了一些有相似思想倾向的文学青年。他们在一起酗酒吸毒,并由此找到"新的诗的灵感"。他的一首有13个打字页的诗作在一次聚会上朗诵后,由意大利裔诗人劳伦斯·弗林格蒂办的城市之光书店出版,立即引起轰动。这首题为《嚎叫》的诗一开始这样写道:   我看到这一代最杰出的头脑毁于疯狂,饿着肚子歇斯底里   赤身裸体,  黎明时分拖着脚步走过黑人街巷寻找一针来劲的麻醉剂,  头脑天使一般的嬉皮士渴望与黑夜机械中那繁星般的发电机发生古老的天堂式的关系…   这首诗以松散的形式、毫无藻饰的粗卑语言,对美国社会视为圣洁的一切进行了无情的讥讽与揭露。它一出版就在美国文坛上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有人斥之为"淫秽之作",甚至就此告到司法当局。旧金山警方和海关将这部作品扣留。出版商弗林格蒂受到传讯。但是,一些开明的评论家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嚎叫》是"对社会的一种严厉批评,具有拯救社会的价值"。一年后,法院将此案撤销,宣布弗林格蒂无罪。这样,这场在美国轰动一时的文案,不但使名不见经传的金斯堡立时名闻遐迩,也使他及其朋友们的同类作品出版合法化。这不啻正式宣告了"垮掉的一代"作家堂而皇之地登上美国文坛。   《嚎叫》一诗后来被一些评论家称为"美国新崛起的文学流派--'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印行近40万册,风靡美国和西欧。金斯堡深受鼓舞,诗兴一发而不可收。1961年,他发表长诗《祈祷》。据说,这首献给母亲的挽诗是他在注射吗啡陷入幻境时所作。他在诗中追忆自己的童年、描述母亲的病痛、申说家庭的无奈,隐含着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罪恶行径的谴责。这首诗以意识流手法写成,想象丰富奇诡,被称为金斯堡的"最优秀诗作"。从此,他跳出自我,扩大活动范围,诗界进一步开阔。他到美国和世界各地漫游,并到处朗诵自己的作品。有时,为表示自己的率真,他在成千上万人的集会上赤身裸体进行朗诵。他积极参加民权运动和反对越南战争的大游行,成为美国群众运动中一名活跃人物。同时,他信佛参禅,耽于幻觉沉思,鼓吹性解放,宣扬同性恋。他说,他"把自己的这一切经历、一切信仰、一切失望、一切激忿都倾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了"。他先后出版有诗集《现实三明治》(1967)、《星球消息》(1968)、《飞机上的梦》(1968 )。1973年出版的诗集《美国的堕落》,有不少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诗作。次年,这本书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他本人成为美国文学艺术院成员。通过这些作品,金斯堡进一步奠定了他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地位,受到美国和国际文艺界的广泛关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