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冬雪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个人资料
秋月冬雪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书笔记: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2009-03-25 11:58:55) 下一个

这是一本1980年的老书了,但是好书不怕旧,我现在看的育儿书都是一些经典。

一直惦记着看这本书,因为两年前看了一篇推荐文章。这里是中文版的简介: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11&postID=18833

这本书的作者开了一个workshop, 父母学了这些沟通原则后,都来分享他们的故事。大部分的小故事都是有原型的,是真实的例子。

我一直在寻找一些可行的原则,好用的育儿技巧。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很好的启发。

以下是书中的主题:
1、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2、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3、代替惩罚的方法;
4、鼓励孩子自立;
5、恰当地赞赏孩子;
6、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第1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如何面对孩子的负面感受?很简单,接受他们的感受。
*我们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我们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
*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孩子的感受被接纳了,他们才能开始集中精力改变自己的情绪。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地倾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东方传统的内敛教育,讲究喜怒不形于色。我们看到那些常用的句子:男儿有泪不轻弹,都是鼓励大家逃避或者掩饰自己的正常情感的。如果不能面对自己的情感,怎么能够很好的处理它呢?
我同意作者说的,只有理解了孩子的感受,我们才能更好帮助他们处理自己的情绪。 害怕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否定他们拥有负面情绪的权利,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
试想想,你告诉一个人你为了某件事很生气,但是他却告诉你,你不应该生气,其实错的是你,你应该先检讨自己blah, blah, blah。。。 你愿意继续向这样的人倾诉么?

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会真正的信服你。

第2章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孩子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 提示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 说出你的感受
5. 写便条

我们都很讨厌别人说教,孩子如果不听父母的,多半是因为父母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如果直接的说出我们的期望:请把你的玩具都收到桶子里去;会比不停的唠叨有效得多:我说了多少遍了,玩过的东西要收拾好。。。

作者也建议我们描述我们的感受,比如
零乱的客厅让我很不高兴。
那样,孩子就可能受到信息而主动去解决问题。

书中也提供了很好的策略让父母用以代替惩罚。
第3章 代替惩罚的方法
*惩罚孩子,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1. 请孩子帮忙
2.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3. 表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选择
5.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6. 采取行动
7.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第4章 鼓励孩子自立
*家长培养孩子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让孩子依赖感降到最少,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1. 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2. 尊重孩子的努力
3. 不要问太多问题
4. 别急着告诉答案
5.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 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

我希望孩子以后能够独立的处理事情,这些原则是很好的指示。

第5章 学会赞赏孩子
*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赞赏需要谨慎,善意的赞赏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拒绝。
*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学会如何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见的
2. 描述你的感受
3. 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美国是一个崇尚赞赏文化的地方。对于孩子尤其是鼓励为主。但是怎么有效的赞赏孩子,还是有技巧的。单纯的说:你画得真好呀!孩子听了可能没有什么感触。如果可以具体的描述一下好在那里,比如说你画的兔子真生动,或者我喜欢你对这朵花的配色,效果就不一样了。赞赏孩子的努力也是极为重要的:你花了一个小时专注的把架子搭好了,这就是毅力!

第6章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行为。
*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比做一个“妈妈的乖女儿”更重要。
*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1. 寻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 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
4. 以身作则
5. 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 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看到这一章的时候,里面的有几个故事让我感觉心有戚戚焉。
让我深感共鸣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个字写得不好的女孩,她的妈妈每次看了她的作业就批评她: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差,看,歪歪扭扭的,真不好。天天听到这样的批评,这个小女孩的积极性大受打击,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把字写好了。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她给老师写了一个热情洋溢的卡片,但是没有署名。理由是:我的字迹这么难看,老师一看就知道是我了。

她的妈妈很震惊,因为孩子竟然没自信到这种程度了。这位母亲决定改变策略。她从此每次检查作业就挑好的说:你这个字写得不错,那个字描的挺好的。她的女儿在积极鼓励下,写字成绩上升了100%!

我小的时候写字不好看,我爸爸给我的评语是:你为什么不能学学你姐姐,把字写得好看一点?从那个时候起,我对于自己的字迹,一点信心都没有。我的心理:比写字,我是不可能超越我姐姐的,她的字那么整齐,那么好看,我永远都比不上了,干脆别追了。。。

我爸爸大概没有想到,他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跟了我这么久,到现在,我的字仍然是零乱,不好看的。当然这不能全怪我爸。我自己不努力练字,是一个原因。但是他的批判的确打击了我的自信心。

这个就是角色标签。对孩子非常重要的人,如果你给他贴上任何标签,影响是可以非常深远的。想想我们平时要求老大要让小的,说这个孩子挑食,bossy, 说那个孩子懂事,聪明或愚笨,固执或灵活等等,都是在朔造孩子的性格啊。当然,不是什么话都不能说,不能批评,只有鼓励。但是如果家长对贴标签的影响有所认识,估计我们在给孩子贴上我们不想要他们扮演的角色时,三思而出口。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里面举了很多有实用价值的例子。以后如果用得上,我再把心得写下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8)
评论
秋月冬雪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毛猫,歌儿,老史和阿小杏关心。现在天天在公司里就听人说:You are still here! 生了会向大家汇报的。
我是幸运儿 回复 悄悄话 哈哈,产房门口已经有好几个阿姨了... 生得了吗? :)
老史 回复 悄悄话 来查看一下老二出来没有。:)zt
歌儿 回复 悄悄话 来查看一下老二出来没有。:)
hairycat 回复 悄悄话 豆豆妈,谢谢你的留言,我很感激你的宽容和体贴!

祝你顺利!抱抱你和小豆豆!很爱很爱你!
秋月冬雪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阿小杏和歌儿关心。我父母这个星期六到,好期待 :)
希望老二等外公外婆来了以后就快点出来了,在熬着呢。
暖暖的预产期在三月,应该已经生了。祝福她 :)
歌儿 回复 悄悄话 快瓜熟蒂落了,用暖暖的话来说,就是快‘卸货’了。盼望中...
我是幸运儿 回复 悄悄话 今天再来看豆寇妈...嗯,还有9天就生了,就是下星期了呢 :))

秋月冬雪 回复 悄悄话 谢谢麦片,歌儿和饼饼 :)
饼姐姐 回复 悄悄话 这篇很不错啊:)

谢谢!
祝你生产顺利:)
歌儿 回复 悄悄话 不知道啊,一直没有她的消息。她好像跟你预产期很近的。
祝你们俩都顺利生产!
mycereal 回复 悄悄话 我们一起等待蔻蔻的出生,:)预祝一切顺利!

秋月冬雪 回复 悄悄话 红茶 : 这个练字的事还让我想起王羲之的一个故事,有精力就写一下。批评教育下出来的人,通常就是懂那一套了。对有的小孩来说,批评教育可能凑效(你批评我,我不服,要做好。); 但是每个小孩都是不同的,因才施教是说易行难。

歌儿:快了,还有不到三周。不知道暖暖的怎么样了,应该生了吧?
歌儿 回复 悄悄话 蔻蔻就快出生了吧?我都有点等不及了。:)
绿豆红茶 回复 悄悄话 你小时候练字的故事,我看了特别有感触。
可能我们的长辈是在批评声中长大的,所以也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以为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缺点上,他/她才会进步。殊不知,即使是纠正一个人的错误,在方法上也是有讲究的。
秋月冬雪 回复 悄悄话 松:谢谢喜欢 :)
小泥山:女孩子啊,妈妈是不舍得不宠哦 ;)
小泥山 回复 悄悄话 Very good points!

I did well with my son. He is very independant and responsible.

But for my daughter, probably because I'm older now, I tend to do things for her. I can't control myself to spoil her :(

I need to improve :)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好书,很经典,很有用.

谢谢秋月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