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燕语千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午夜巴黎》观后感

(2017-07-10 15:28:56) 下一个
       从欧洲度假回来,又重温了一遍伍迪艾伦的电影《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2011年影片刚上映时,我并没有很喜欢它,觉得简而言之,这就是一部以浪漫之都巴黎为布景,糅杂了众多小资元素及欧美文学艺术史讲义,一个文艺青年充满梦呓的喃喃自语的小资电影。然而伍迪艾伦把这部电影拍得很唯美,这是他写给巴黎的情书。我重温这部电影主要是为了精彩的片头。伴随着美国爵士乐天才Sidney
Bechet娓娓道来的高音萨克斯风,他用将近五分钟的镜头展现了巴黎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塞纳河,卢浮宫,凯旋门,凡尔赛。。。直至华灯初上,璀璨的埃菲尔铁塔照亮了巴黎的夜空。
       再次重温电影,品出了不一样的滋味。
       午夜钟声响起,就是灰姑娘的梦醒时分,她必须赶紧坐南瓜马车回到现实。而巴黎的午夜钟声是Gil 梦开始的时刻。Gil 是好莱坞成功的剧作家,但是他一直想写一部长篇小说。Gil 和未婚妻Inez来到巴黎度假。深夜,Inez和朋友们去舞会尽欢。Gil 独自徘徊在街头迷了路。午夜钟声响起时,一辆老爷车经过他面前,车上的人们高举着盛着香槟酒的高脚杯,热情地邀请他。Gil于是稀里糊涂地上了车,来到了1920年代的巴黎,他心目中的黄金时代。Gil到了一个群星闪耀的沙龙派对,并结识了风头强劲的Scott Fitzgerald 和他年轻美丽的太太Zelda Fitzgerald(难怪Fitzgerald 能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把奢华和空虚,喧闹和寂寞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Fitzgerald 夫妇带Gil 去了一个小酒馆结识了海明威。Inez 的朋友想帮忙看看Gil 创作的小说提提建议,Inez 婉拒,说Gil一谈起他的小说就对任何试图评论的人毫无尊敬。但是当Gil 遇到海明威时,巨大的惊喜使他语无伦次,看起来象个白痴。他迫不及待地想请海明威评论下他的小说。海明威断然拒绝,说,“我会恨它。如果它很糟糕,我恨糟糕的作品。如果它很棒,我更恨它,我会嫉妒,你不会希望得到另一个作家的评价。”这就是文人相轻吗?海明威把Gil 引荐给巴黎文艺界的教母Gertrude Stein. Gertrude 曾经对海明威说过,“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You are all a lost generation)。”海明威把这句话用作《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Gil 见到Gertrude时,她正在教训毕加索。Gil爱上了毕加索的情人Adriana。 Adriana 心中的黄金时代是19世纪。于是他们坐上马车穿越到了19世纪。。。。
       一座城市的底蕴不仅在它的辉煌显赫的的名胜古迹,也蕴藏在每一棵古老的树,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每一条貌不惊人的小巷。。。影片开始时,Gil 坐在 巴黎左岸Shakespeare & Company 书店前的露天餐桌边喝一杯啤酒。这是海明威曾经经常光顾的书店,也许他也曾坐在那张餐桌前喝一杯咖啡。当你走过一间普普通通的洗衣店,那里也许曾经举办过衣香鬓影高朋满座的沙龙。Gil 说,“The past is not dead, it’s not even past.” 在伍迪埃伦的眼里,巴黎的黄金时代一直都充满生命力地活跃着,这个城市存在着好些平行空间。他甚至不用借助任何高科技的时光穿梭机器,只要午夜钟声响起时,乘坐一辆老爷车就可以到另一个时空。
       梵高说,“对我而言,夜晚比白天更有活力,更有丰富的色彩。看天上闪烁的星星,地面明亮的灯光,很美也很安详。”夜晚比白天更有活力,是因为夜晚,城市洗净了浮华和喧嚣,展现出岁月沉淀后醇厚的魅力。在佛罗伦萨的夜晚,我们散步到古老的Ponte Vecchio 桥头,街头艺人弹着吉他唱民谣,热情的观众围了一圈圈击掌和唱,恋人们忘我地在桥头拥吻,皎洁的圆月温柔地凝望着Arno 河,几百年的时光就这样流淌过去了。在威尼斯的夜晚,我们迷失在小巷里。朋友说,“到威尼斯来,一定要体会一下迷路的感觉。”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不知今夕何夕。很可惜,在巴黎时,虽然住在卢浮宫的附近,我们却没有夜游巴黎。荷枪实弹神情肃穆的武装警察无不在提醒我们随时可能的恐袭危险。和今天相比,2011年时的巴黎也算黄金时代吧。
       Gil 初到巴黎度假时,无论事业还是爱情,表面的光鲜亮丽掩盖着重重矛盾和挣扎,所以他更加向往过去那个黄金时代。他是个商业上很成功的剧作家。可是他是怎样自我评价这种成功的呢?Inez 的妈妈Helen说他们昨天晚上去看了部很精彩很有趣的美国电影。Inez 问她,“谁在里面?”Helen 说,“不知道,我忘记名字了。”Gil 说,“Wonderful but forgettable. It sounds like a film I've seen. I probably wrote it.”他对自己迎合市场需求写的东西内心很失望鄙薄吧。一个有着理想主义的作家的梦想是即使穿越了岁月他的文字依然能够抵达人们的灵魂深处引起共鸣,而不是forgettable。这也许也是伍迪埃伦的自嘲。我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所从事的工作有时都会有些不满。即使Pepsi公司可乐部门主席Sculley 也会觉得自己只是在卖糖水,被Jobs 用“改变世界”忽悠去苹果。
       Gil 很爱他的未婚妻Inez。她漂亮性感迷人,出身于优渥的富裕家庭。俊男靓女,非常般配。但是实际上,他们非常不合适。她的精明的父亲雇佣私人侦探跟踪Gil。她的妈妈情愿花$18000 买一把古董椅子,经常挂在嘴上的是, “Cheap is Cheap. That’s what I always say. “ Inez 喜欢购物,跳舞,希望Gil 继续保持作一个商业成功的剧作家。下雨时,Inez 匆忙钻进出租车里,觉得Gil 想雨中漫步的念头很白痴。Gil 满腔热情地邀请Inez 一起造访他的黄金时代,但是Inez 没有耐心等到午夜钟声响起就走了。无人分享,无处倾诉,是感情中最大的孤独。
        影片的最后,Gil意识到“That's what the present is. It's a little unsatisfying because life is unsatisfying.”,决定直面现实。他和未婚妻分手了,也和他在1920年代的soul mate Adriana分手了,并且决定搬到巴黎定居。午夜钟声响起时,他没有选择再乘上老爷车回到1920,而是巧遇了他在旧货店偶然认识的售货女孩。很巧,他们喜欢听同样的音乐,也同样喜欢在雨中漫步。他们一起漫步在雨中,这是巴黎最美的时刻。

       如果用《午夜巴黎》来鉴别真伪文艺小资的话,我就是个伪文艺小资。我也喜欢在雨中漫步,但是我只享受撑把美丽的小花伞在雨中漫步。无论对现实还是梦想,我都撑把伞保留了一个安全的距离。
       蔡康永有一次在辩论“这个世界应该取消谎言吗?”时,怼对手高晓松说,“当高晓松说生活还有诗和远方时,我欣然相信。我没有揪着晓松的领子质问他,‘远方在哪里?!’”远方是个谎言吗?远方在哪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Gil的远方在1920年代的巴黎,后来他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找了个平衡点,搬到了现实中的巴黎。毛姆说,“我们竭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对于竭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的平凡的我们,诗不仅在午夜巴黎,而且也在此时此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