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笔会

这是立足于加拿大温哥华的文学社团“大华笔会”的文学创作园地,将定期发表来自加拿大本土、欧、美和中国大陆的会员及其他作者的原创文章
正文

《作家文苑》总第五十七期

(2009-11-19 16:12:38) 下一个

 

病中手记之五

写给太太

                                                                     王振义/温哥华

 

她与我生死与共地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在风风雨雨中,为我分忧解难。带着感恩的心,感太太对这个家的真诚付出。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阶级斗争的烽火遍地燃烧,我成为唯成份论的牺牲品,上大专时竟被下放到一个山村里修理地球。在那里有人见到我像见到麻疯患者一样避之唯恐不及,奇货可居的我,唯独她——当时的农友,什么都不怕,连贫农代表、民兵中队长等头衔也不要,工作组、干部、家庭软硬兼施地拦阻她,但她却不为所动。为了把她与我分开,让她死了这条心,由此,我被逼廹回到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的家乡。但是不久,她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开一切阻挠,毅然决然地“起义”……

发自于心灵的纯真爱情,只要夫妻心灵贴近,生活再苦也能坦然以对。我长期每天早出晚归为生产队外出积肥,她挺身扛起那一分责任。对上奉敬八十多岁的公公婆婆,对下照顾四个幼小的儿女,还要关照我。公公由于长期遭受不公正的对待,形成暴躁的脾性,有时迁怒于她,她总是噙着委屈的泪水,一笑了之。周遭的人认为她不可理喻而讥刺耻笑她,她更是泰然处之。在那物品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为了自救,她起三更睡半夜地独自耕种了八亩多的水田与旱地,还种菜养豕饲鸡鸭。一有空闲,便到苦不堪言的砖窑、罐头厂打粗工,以贴家用。为了兴建几间房屋,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与我下到十多层楼深的石窟里扛石上山,她像一只风箱一样呼呼地喘着粗气,肩膀磨破了也没有吭一声,夫妻同心协力地扛着大石一步一步地登高。有时遭遇狂风暴雨使成熟的稻谷毁于一旦,有时遭遇鸡瘟、豕瘟让一年到头寄以厚望的收入付之东流。有一年她从屋顶上摔了下来脑震荡倒床一个多月,又有一年坐骨神经痛,痛不欲生不能行走……生活的困苦,天灾的肆虐与病痛的折磨,也没有把她击垮,劫难过后,脸上的笑容依然灿烂。她就是这样,倾尽心血支撑着这个艰难的家。

苦尽甜来,1978年拨乱反正,我受聘于一所中学任教,几年后晋升为一校之长,儿女学有所成,建家立业,生活蒸蒸日上,她又把无限的慈爱转移到孙辈们的身上去,心里驻满了阳光。她对家人的爱,已融成了河,日日夜夜地流。

我退休后,夫妻俩移居加国与小儿子团聚,在异国他乡頣养天年,其乐融融。然而,美好的时光没有像小河里的水静静地流淌,去年一位亲人突发心脏病去世,今年,我又患了绝症,说不定明天突然离去,她挺得住吗?

为了让她的心态平和宁静,每一天,我和平常一样读书看报上网写文章,跟她一起弄花种菜采摘果蔬,傍晚,迎着晚霞携手在林荫道上散步,相约我病好了以后,去看大瀑布,爬雪山。仍然与她谈天说地话家常,说到好笑处禁不住地仰头哈哈大笑,那欢乐的笑声飘荡在庭院内外。有一天,要她为我挑选出最为满意的照片。她挑选好了后,我竖起大拇指说:“吾妻真有眼力呀,这照片是最有气质最有风度的,我走了就以此为遗像,好让我在追思会上出出风头呵。” ……在不经意的言笑中,让她了解真实的病情,也不避讳“死”的事,让她有足夠的心理准备。

平时还经常与她回想在困境中如何携手前行,回想共享那欢乐的时光,与她读经吟诗,在心灵上交流与沟通,借此,向她坦诚告白:“此次劫难,如不能转危为安,是寿命到了尽头,生老病死,这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你会好的,你会好的,要有信心,你一定会好的。”她听了我的话后,紧紧地握着我的双手,与往常一样的鼓励我,安慰我,虽然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感谢上苍,这辈子能遇上这么一位值得一生相濡以沫、相依相伴的太太。来生,我们还要携手一起走。

200812

 

巴黎街頭速寫  

文野長弓(大华笔会会员)温哥华

 

天才藝術家歇息地

        不光為著憑弔﹐更是為著重溫﹐她固執己見﹐抵達巴黎後第一天就去探望拉雪茲神父公墓和蒙特滿翠墓地。

        那裡歇息著許多曾經創造歐洲色彩斑斕文學藝術史的天才。

        那裡的天空大地縈繞著許多永不潰滅的靈魂——巴爾扎克﹑斯湯達﹑小仲馬﹑海涅﹑莫里哀﹑蕭邦﹑安格爾﹐許多作家﹑詩人﹑戲劇家﹑作曲家﹑畫家熠熠閃光的靈魂﹐猶如低懸著上弦月的夜晚天幕上的星星。

 那裡富有黑色的浪漫情調所有石碑﹑雕像﹑十字架﹑石柱﹑石屋好像又不是石碑﹑雕像﹑十字架﹑石柱和石屋。攸然間﹐它們好像都會立了起來﹑動了起來﹐變為偉人的身影﹔而一眨眼﹐又變成圖書館裡整齊排列著的巴爾扎克91人間喜劇﹑斯湯達的《紅與黑》﹑海涅的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變成巴黎奧塞美術館裡安格爾的油畫《泉》﹑德加的銅雕《14歲少年舞者》﹐抑或是某音樂﹑戲劇舞台上蕭邦f小調鋼琴協奏曲》﹑柏遼茲《羅馬狂歡節》的旋律﹐莫里哀《唐璜》的演出 

如此徜徉其間﹐豈非向他們敬獻鮮花之時﹐重溫了歐洲大半部藝術史﹐汲取一份心靈的營養﹐接受一次心靈的拷問﹗

 

景中景﹐味中味

        我面對巴黎星羅棋佈的露天咖啡座久久沉思。

        巴黎不乏富麗堂皇和古朴雅典的咖啡館﹐為何人們對佔據街頭巷尾的露天咖啡座  ﹐好像情有獨鍾﹐趨之若騖﹐以致座無虛席﹖而且﹐西裝筆挺者有之﹐看似居無定所的流浪漢也有之﹔項上珠光寶氣的淑女有之﹐衣著隨便的家庭主婦也有之﹔不分等級﹐不論清高與世俗﹐一泡半天。

        這是怎樣一種心態﹖是這裡咖啡品味特別﹖可他()們好像不在乎咖啡滋味。又不像沖著大眾化低消費。不像只為抽支煙﹑歇歇腳。不像無所事事專事打發時間 

        於今回想﹐不妨如此推敲﹕把熙來攘往的馬路視為既有人生喜劇﹑鬧劇﹑悲劇﹐劇目又變化無窮的大舞台。不然﹐露天咖啡座的座椅何以一律面朝馬路﹐咖啡座成了觀眾席﹖怎么會一杯在手﹐竟坐成一個深邃的凝眸——仿彿在行人的腳步聲中﹐聽出異乎尋常的節奏﹐看到分外思念的人影﹔仿彿於笑臉中﹐想到羅浮宮中的蒙娜麗莎為何微笑和自己母親的笑臉﹔想到自己那天如何佇立於櫥邊久久低回﹐又如何滿懷喜悅把香奈爾香水捧了回家﹔乃至從行人的一個臉部表情﹑一種肢體語言﹐一個奇異的聲響﹐引發自己的一段回憶﹐捕捉到一段故事情節﹐一個畫作的底片﹐一曲音符的旋律。要不就捕捉一刻心靈的空闊和自我感官的滿足——

       這不也足夠成為巴黎街頭景色中的景色﹐咖啡滋味中的滋味么﹖

 

美﹐時裝的靈魂

        在巴黎﹐我想勿需引頸期待時裝T型走台表演﹐因為整個巴黎就是展示時裝藝術的大舞台。

        且不說香榭麗舍大道﹐精彩紛呈的時裝櫥窗﹐足以讓人欣賞﹐而街頭穿梭來往的人流中﹐隨時隨刻都不難領略到質量不減﹐時尚不斷﹐充滿詩意的浪漫和線條完美﹑流暢﹑生動的剪裁。有的乍看簡單﹑隨意﹐卻很有章法﹐如粉黑色條紋針織短衫﹐配搭黑色修身剪裁的短褲﹐戴墨鏡﹐凸顯修長秀腿﹐提昇了淑女質素。一路上多少剪裁奢華卻不誇張﹐搭配優雅卻不摩登﹐更兼極具個性的髮型﹐彰顯出一種和北美不一樣的氣質風尚。

        美﹐是時裝的靈魂。連精神抖擻﹑威風凜凜的警察戎裝——白色平頂軍帽﹐白襯衣﹑藍領帶﹐深藍色鑲紅邊的茄克衫﹐腰間的佩槍還配著雪白的槍套﹐集法蘭西紅﹑藍﹑白三色國旗于一身的警察戎裝﹐足以讓人激賞﹗

        巴黎時裝藝術並不囿于高不可攀﹑孤芳自賞的小圈子。巴黎滿街時裝的萬般姿彩﹐就像花都簇簇鮮花那樣點綴著巴黎生活的千種嫵媚。

 

畫展在經過的路上

         一位年青畫家把自己創作的題為打高爾夫球的伴侶荒山野嶺上的罌花森林深處的杜鵑地中海風光西部牛仔印地安人等幾十幅畫作﹐掛在巴黎地鐵一個出口處的牆上﹐鋪在你我經過的地上——鋪展在人們上下車必經的路上。

        這一幅幅充滿創意和美感﹐讓人不由止步的古典或現代﹐油畫或水彩﹐在我心目中﹐就像掛在牆上和撒落一地的串串珍珠。

         為什么不租個展廳﹖一位小姐似乎為之惋惜而自言自語著。

         如果展廳空空﹐觀者廖廖呢﹖有人似也有意或無意地搭腔。

        把作品鋪展在行人走過的地方﹐無疑展現了畫家過人的膽識﹐預示著這是一次成功的畫展。

        把作品鋪展在行人走過的地方﹐誠然是立足于現實的耕耘﹐是寄希望于未來的一種睿智 。

        春天播下的種子﹐還愁秋天么﹖未來金色谷倉的主人啊﹗

 

陽台上的爛漫

        一條曲折的老街﹐一座很不起眼的古舊小樓﹕門前沒有花草﹑沒有綠籬﹔沒有巴黎人家常見的石刻圓盤承接著噴泉灑下的水珠﹐更沒有一如胖嘟嘟小天使的塑像。縱然小樓的建築造型﹑門楣的曲線﹑窗櫺的輪廓﹐深褐色的百葉窗﹐依然還透著昔日它曾有過的輝煌。

        我止步樓前。妻子問我﹕你在看什麼﹖

        我手指二樓朝街的兩扇落地百葉窗陽台上﹐擁簇著格外引人注目的幾盆鮮花圍成的花壇回答﹕

        屋主以芬香的花壇妝點小樓倩影斑駁的缺失﹐用鮮艷的花枝維護花都爛漫道德的底線。此情此意﹐天地可鑒﹐人人可歌﹗

 

夜色﹐巴黎之一半

 

         在萬般絢麗夜色燈輝下﹐青年男女﹐在路邊雕花燈柱下為甚麼容易產生親密擁抱的衝動﹖協和廣場三層塔型噴泉池中八條美人魚嘴中噴出的水花﹐在水下燈光照射下何以疑幻似真﹐透著誘人的魅力﹖紅磨坊緩緩旋轉的大風車在精于悅目的霓虹燈中又為何給人鶯歌燕舞之感﹖

        高聳﹑尖銳直插夜空的埃菲爾鐵塔﹐通體透明﹐放射著橙色之光﹐在我的心目中何以幻為一條金色的滾動著明珠的天梯﹐令我神往﹖而坐于泛著藍﹑綠﹑黃相間燈彩的游船上﹐看塞納河水面流光溢彩﹐船移影動﹐又令我遐想翩翩﹖

        為甚麼漫步街頭﹐所有商店﹑酒肆﹑咖啡廳的燈飾華麗而又藝術﹐所有壁燈﹑吊燈既柔和﹑含蓄﹐又藝術﹑浪漫﹐連路燈也發著朦朧疑幻的翡翠之光﹖

因為﹐巴黎為夢幻之夜傾注了無盡的心思。

因為﹐夜色是巴黎的一半。

       因為﹐沒有燈光﹐就沒有巴黎迷人的夜色﹐也就沒有巴黎所蘊含的天堂﹑藝術和浪漫的綺夢﹗

 

20098定稿

  

 

再谈规范简体字是历史的必然

杨兴占/温哥华

 

也是和一位反对规范简体字的朋友开心,说现在不是很多人有忧郁症吗,你给我用正楷繁体字一笔一划的写出忧郁(懮鬰)二字,比我写简体慢的多不说,写来写去终没写出来。还有香港一位先生著文说,汉字的发展是由简到繁的,这话只对了历史进程的前期一小部分,后来的发展就是我们看到的宋朝以后的进程了,连皇帝都把字写成。社会的进程发展,确实有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如各种机械、家用电器等,可是人的应用、操作却是越来越简单的,何况文字的应用和它还不是一个范畴。在温哥华我们也会看到,大概两三年前,只有一两份中文报纸采用简体字出版,现在《环球华报》早就推出简体字版面和教儿童学汉语拼音、简体字的版面,各中文大报陆续推出简体中文的、厚厚的八开大周刊。教简体中文的班级、学校也陆续建立,都可以看出局势发展的必然。

 

         有些人用政治的、意识形态的、个人爱好的偏见去反对规范简体字,这里免谈了。俗话说,吃烙饼蘸尿,各人所好,你当然有权力用甲骨文、大小篆和社会交流,只要行得通。

 

        我这里只是对中国汉字的一点认识和感想,并无推广应用简体字的意思,你爱用什么字就用什么字。可以议论,谈见解,但不应干涉。关于官方文件,加拿大国家已有法定,要用英文、法文,至于这里对中文,并无法定,你喜欢用什么就用什么。用地方土话创造新字,用繁体字简体字、甲骨文、大小篆,都是你的个人自由,只要你认为有利于你的社会交流就行。

 

     

        2009.8.3.补充:近期看台独分子陈水扁在狱中写的手稿,也是大量的规范简体字,当然也有他自创(或学别人的)不规范的简体字。可见台独分子也好、无知人士也好、偏见人士也好,反对简体字是假,完全是意识形态作怪的“逢中必反”才是真。也有人拿简体字里个别字需要斟酌大肆攻击,其实不然,因汉字的图画性、随意性,文人墨客的个性,繁体字里这样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的,所以反对规范简体字的朋友自打耳光的尴尬比比皆是。繁体字当之无愧的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但它也和甲骨文、大小篆、隶书、魏碑一样,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字,各领风骚数百年。甲骨文当时是正体字,大小篆当时也是,隶书魏碑当时也是,繁体字当时当地当然也是正体字,但不是少数人说的笼统的正体字,规范化了的简体字当之无愧的是今天中国大陆地区合法的正体字。有朋友著书说字没了心就不成爱了,好,顺此思维逻辑下去,有了心还要有行动,必须右边加上手和左边加上脚,再加......那叫画儿,不是字了!里光有猪不行(简、繁体都是房子里只有一只猪),还要有人,有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孙辈,干脆照张全家像好了,正好有朋友说,现在都电脑时代了,谁还手写字,弄个全家像,一按电脑就出来全了。这是现代社会嘛,幼稚可笑不?你能消除人不用手写字吗?有了电脑电视就没电影、报纸了吗?退一步讲,即使不用手写,眼睛也要看准确几撇儿、几捺儿、几横、几竖,是竖点儿、斜点儿......都要看准,记清,丝毫不能马虎,是复杂化好,还是简单化好?儿童水平的道理,这里不浪费看官的金钱(时间)了。(续完)

 

来自远方的中秋祝愿

杨光(大华笔会会员)/ 银川

 

月亮是诗,星空是画,愿所有的幸福伴随你;

问候是春,关心是夏,愿所有的朋友真心待你;

温柔是秋,浪漫是冬,愿所有快乐跟随你。

 

月是中秋分外明,我把问候遥相寄;

皓月当空洒清辉,中秋良宵念挚心;

祝愿佳节多好运,月圆人圆事事圆!

中秋节快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