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转贴: 第六十一军首任军长韦杰中将

(2010-03-17 17:58:05) 下一个
转贴: 第六十一军首任军长韦杰中将

http://www.chinajunzheng.com/bbs/htm_data/60/0801/4173.html

第一个冲上娄山关
  
  韦杰,1914年3月29日出生?熏广西东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0月,已是红七军第五十六团六连一排排长。
 1933年5月,按照编制改编,取消了军一级机构,军团直接指挥师,红七军第十九师和二十师合编为第五师。韦杰在第五师侦察连当连长。1934年10月,韦杰和指导员覃应机率侦察连跟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向西转进,准备在云、贵、川边建立根据地。蒋介石急令川、黔、滇军阀刘湘、王家烈、孙渡和中央军薛岳等部队多路进逼。2月中旬,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果断指挥中央红军突然转兵东进,再入黔北,二渡赤水,向桐梓、娄山关方向前进,逼近遵义。
  娄山关是川、黔之间的重要关口,地势险要。黔军的杜肇华旅和国民党军第十五团防守在这里。
  这时,韦杰所在的第五师已缩编为第十三团,团长是彭雪枫。第十三团是彭德怀率领的三军团前卫部队。
  2月24日黄昏,团作训股长彭雄带着侦察参谋李梓彬来到侦察连,把连长韦杰和指导员覃应机叫到一旁,神色凝重地把地图一摊,说:“在遵义及其以北的板桥地区是黔军王家烈的部队,以南是蒋介石的中央军。王部可能从遵义出发,经娄山关沿公路向桐梓方向扑来。我们团要抢占娄山关,阻止敌人前来。彭团长要你们连担任前卫,立即出发,务必于明天拂晓前先于敌占领娄山关。你们做好准备后,立即出发,务必要按时到达。”
  韦杰和覃应机商定,全连轻装上阵,“三带一不带”,即带上枪支弹药,带上干粮,带上草鞋,不带背包。为了便于行动,着装还是老办法,一律换上国民党军的衣服。就这样,侦察连连夜出发,一夜换了3个向导,终于在天亮前赶到了娄山关。
韦杰正准备催促连队行动,尖兵组匆匆赶来报告:“前面有几个敌人。”
“不要开枪,抓活的。”韦杰立即带着手枪排上去,将敌人团团包围起来。
  经讯问得知,王家烈的第六团从板桥出发,马上就到娄山关了。
  韦杰一听,急了。敌我双方都瞄着娄山关,而且板桥到娄山关只有一两个小时的路程。于是,他让指导员覃应机带几个人,将敌人连同军事地图和文件,向后押送给团长彭雪枫。
接着,韦杰指挥侦察连跑步前进,抢占娄山关。
  接近山口时,侦察连忽然与敌前卫排遭遇。打还是不打?韦杰在心里分析,要打,自己所处地形不利于攻击;不打,狭路相逢,你不打他,他就打你,那样还耽误时间。权衡利弊,韦杰下决心打。全连迅速在路道两旁闪开,成仰角射击姿态。当毫无准备的敌人进至离侦察连指战员50米时,韦杰一声令下,手枪、步枪、机枪一齐开了火。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根本无法躲闪,当即被歼大半,剩下的仓皇退逃。
  韦杰不顾一夜行军的疲惫,挥舞着手枪,冲在侦察连的最前面。只一二十分钟,敌人前卫排就被歼灭了。侦察连一鼓作气,冲到了娄山关口,占领了有利地形。
  但山口以南一公里处的阵地上,有王家烈的部队在防守。当侦察连与敌前卫排接火时,他们已向这边冲锋。侦察连凭借有利地形,把敌人压了下去。敌人越来越多,发起的冲锋一次比一次疯狂。
  就在这紧要关头,彭雪枫带着主力部队赶到了。2月25日,十三团经过一天的激战,终于控制住了娄山关制高点——点金山。王家烈指挥他的黔军6个团进行了反扑,均被打退。
  这时,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集中力量从两翼向娄山关以南的黑神庙、板桥迂回。王家烈畏歼,夺路南逃。侦察连和红三军团主力部队南追逃敌时,遇到了彭德怀。彭德怀赞许说:“韦杰、覃应机,你们‘广佬’干得好啊!”
  2月28日,红三军团重占遵义城。


  送给朱德和张国焘两匹漂亮的“走马”
  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后,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徐海东请求从原红一方面军中抽调部分干部到十五军团工作。已是营长的韦杰,被调到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任参谋长。不久,十五军团决定将原来的手枪团加上各师的骑兵排,编成骑兵团。韦杰成了骑兵团的首任团长。骑兵团编为4个连,有600多匹战马。
  韦杰把原手枪团的人和懂骑兵的人混合编在一起,制订了针对性训练方案。韦杰把原军团骑兵二连连长曹子学提为副团长,并请他做总教练。不会骑马的韦杰身体力行,虚心学习马术、刀术。不知从马上摔下来多少次,屁股被马鞍磨掉多少层皮,他总算学会了骑马,可以策马扬刀,成了一名合格的骑兵团团长。
  有一次,韦杰向徐海东汇报骑兵团的情况,徐海东打断韦杰的汇报,问道:“韦杰,你这个骑兵团长说说看,全团600多匹马,黑马、红马、白马、青杂马各有多少?”
  韦杰先是一愣,堂堂军团长,竟然问起骑兵团的战马毛色!好在韦杰是个心细的人,没有被难住。徐海东听后十分满意,点头说:“韦杰,一个骑兵团长,光知道这些还不够,就像知道战士的姓名还不行,还得知道他们每个人的特点。比如团里的这些马都是阉马和母马,就要合理地使用,母马是不能上阵打仗的。”
  韦杰诧异地问:“母马为什么不能上阵打仗?”
 徐海东耐心地解释说:“母马负伤以后,一步都不能走,只能放在后方搞运输。”
韦杰恍然大悟:“怪不得有‘骒马不上阵’的说法,我懂了。”
  1936年9月30日,骑兵团接到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10月2日前夺取会宁城,为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军总部三个方面军会师会宁做好准备。
  韦杰接到任务后,立即率骑兵团从宁夏的同心城向甘肃的会宁城长途奔袭。10月1日5时许,骑兵团到达会宁城下。
  会宁城守军做梦也没有料到红军骑兵会如同天降。天一亮,和往常一样,开城门,扫马路。韦杰在望远镜中看到这一切,高兴地捶了政委夏云飞一拳:“老夏,机不可失啊!”
  夏政委说:“团长,你下决心吧。”
  就这样,韦杰一声令下,骑兵团上马扬刀,分成两路,杀向城内。一个小时后,就拿下了会宁。
  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先后抵达会宁,红军总部到达十五军团驻地。军团连夜召开欢迎会,欢迎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张国焘。韦杰和夏云飞精心选了两匹毛色油亮的“走马”,送给朱德和张国焘。朱德十分高兴地说:“谢谢你们!”
  
  “韦支队”的诞生与归宿

  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当时,许多红军干部降级使用。已任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五师师长的韦杰,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这个命令让韦杰高兴了一阵子,因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是朱老总的“御林军”啊,人称“朱德警卫团”。
  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四四旅(原属一一五师建制,1938年2月归属一二九师)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秀,在与日军作战牺牲后,六八八团很长一段时间没配团长。旅长徐海东点名向总部要韦杰接任团长。
  六八八团的老底子是红军第七十五师,韦杰当过该师师长,他任团长,算是回老部队。1943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为了机动作战,部队实行地方化,韦杰带部分部队受命组建一个支队,并担任新组建的太行军区第三支队司令员。该支队称“韦杰支队”。在当时的许多电文中,则简称为“韦支队”。
  解放战争初期,“韦支队”参加了著名的上党战役。战役中,“韦支队”的任务是打伏击,敲掉出城的阎军。韦杰研究地图,找到一个理想的设伏地点——官村。官村至长治之间有一个小型飞机场,可以起降飞机。从长治出来的阎军,到了官村势必松弛懈怠,正是下手的好时机。就这样,“韦支队”3个团到了预先设计好的地域埋伏好。正如韦杰所料,从长治出来的七八百名阎军,懒洋洋地走进了设伏圈。韦杰果断下令攻击。不到两个小时,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就结束了。接着, “韦支队”根据刘、邓首长的命令,与其他部队联手作战,拿下了壶关。
1945年10月15日,晋冀鲁豫军区决定以太行六分区机关及直属队,“韦支队”,及太行军区第四军分区、第五军分区部队组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六纵队,“韦支队”改称第十六旅,韦杰任纵队副司令员兼任第十六旅旅长。

先生与学员
  韦杰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任第十六旅旅长后,首战兰封,血战大杨湖。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刘、邓命令:“韦杰,你要留下来指挥部队,掩护总部的安全。”
  韦杰率领第十八旅留下来掩护总部,隶属鄂豫军区指挥。1948年元旦刚过,韦杰调太行五分区当司令员。1948年6月,韦杰被任命为华北军区第十三纵队司令员。1949年2月,中央军委颁发命令,统一全军野战军番号,华北军区第十三纵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一军,韦杰任军长,徐子荣任政治委员。韦杰成了六十一军首任军长。
  1951年3月,韦杰由第六十一军军长改任第六十军军长率部入朝作战。时值朝鲜战场第四次战役结束,第五次战役即将开始。在第五次战役中,由第六十军指挥的一八○师整建制失利了。一八○师失利后,1952年10月,韦杰调离六十军,被任命为南京军事学院高级函授系主任。
  报到当天,刘伯承院长找韦杰谈话。刘伯承对韦杰说:“你这个系主任,除了负责协助苏联顾问搞函授计划外,还要把那些老家伙管起来,那些军长、师长可不像战士那么好管哦!我们要先搞个一年规划,再继续搞三年规划,要把苏联顾问那一套学过来!”
  韦杰说:“师长,我才读过两年私塾,那么多干部学习,我怕管不好。”
  韦杰仍把刘伯承视为自己的师长。用韦杰事后说的话来讲,那就是“亲切”。当初自己在六八八团的时候,刘伯承是一二九师师长嘛!
  刘伯承说:“你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嘛,我也没搞过教学工作,还不是当了院长。”
  韦杰接过话:“师长,那我就边学边干,既当系主任,又当学员,主持函授系工作的同时,我也参加系里学习。”
  刘伯承同意了。
  4年后,南京军事学院首批函授学员毕业。这批学员毕业时,由国家教育部门和军队双方进行考核验收,军队的主考官是朱德。考核非常严格,采取“三堂会审” 的评判方式,题目由学员抽签决定,结果126名学员除3人外,其余全部及格毕业,得5分的占学员总数的26%。韦杰的毕业成绩是5分。
  1957年,韦杰离开了南京军事学院,被任命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
 
 反思一八○师的失利

  韦杰到成都军区当副司令员后,分管训练工作,一心扑在研究如何在雪域高原搞好训练上。“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韦杰和许多老将军一样,受到冲击和迫害。
  直到1972年,韦杰才被恢复成都军区党委副书记职务,分管全区战备训练工作。1983年,韦杰从军区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成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晚年的韦杰在病榻上,有一个最后心愿:反思一八○师的失利。这一心愿,最后实现了。这是一份由韦杰用录音机录下来后整理出来的文字材料,讲了七点。节选如下:
  一、战役的作战动机是好的,想多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多占一些地区,有利于和谈。但在作战指导上轻敌麻痹,没有贯彻量敌用兵的原则,确定战役目标和任务超过了志愿军作战能力。敌军机械化装备,机动快,火力强,掌握了绝对制空权。而我军是劣势装备,补充一次弹粮仅能维持七天左右。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我军作战,每次战役的规模不宜过大。口张大了,势必兵力火力分散,纵深大了,在物资保障和兵力机动上必然力不从心。部队远离后方大幅度跃进,未能趋利避害,结果一、二阶段未能圆满实现预期目的。对敌人企图判断有误,没有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考虑,没有多设想几种作战方案,多准备几手对付敌人的办法。如一八○师奉命于北汉江以南担任掩护伤员转移任务时,敌人已发起进攻,该师还以为敌人是“以攻为守”,没有及时调整部署。
  二、兵力部署分散,各级都没有掌握强大的预备队。战役中我反击部队一线展开向前平推,反击没有形成拳头,阻击没有突出重点,各级预备队很少,力量薄弱,缺乏后劲,部队消耗后无油可添。
  三、未能选择良好的阻击阵地,实行重点防御。以劣势装备抵抗优势装备的敌人,必须有良好的阵地依托。我军由反击转入防御时,对此未能引起足够的认识,没有经验,给敌人以可乘之机。一八○师在北汉江以南阻击敌人,背水而战,地形条件极为不利,又未能以精兵扼守公路,使敌人突破防线长驱直入。
  四、组织指挥不严,与友邻协同失调。第五次战役中在组织指挥上没有照顾部队建制,部队建制打得很乱,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战役第二阶段结束时,兵团没有令我六十军采取防御,接到命令时,我军兵力相当分散,军里没有掌握战斗部队,一八一师距军部120多公里,一八○师在加平方向遭敌反扑,陷入不拔,无法归建,同时兵团也没有把该师交回来,掩护伤员转运的任务由兵团直接向该师下达。
  实践证明,大兵团作战协同至关重要。5月23日在一八○师遭受敌人攻击时,友军事先未通报,突然后撤,使一八○师侧翼更加暴露,敌人乘机猛插城隍堂,使一八○师完全陷入三面受敌,背水作战的不利局面。
  五、通信联络没有保障,指挥经常中断。在整个战役中,通信联络不能保持通畅,其原因:一是通信组织不健全,装备落后,技术不高;二是各级指挥员对此重视不够,还不善于运用通信工具和各种通信手段并用,以致使重要任务下达,紧急情况上报不畅;三是经常遭空袭,加之少数通信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作战指挥受到干扰。有的电报没有发出,有的收到电报没能及时译出,造成指挥失灵,贻误了战机,造成被动。
  六、后勤保障能力差,部队作战行动受到极大限制。在战役中敌人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对我交通线进行轰炸封闭,战役中我军前出太远(六十军最远前出200公里),远离后方,补给困难,伤员难以后运,部队通常只能保持七天的作战能力,给作战行动和阻击敌人反扑带来极大的困难。
  七、一八○师主要领导遇险慌乱,指挥失当。该师被围后,广大干部战士表现是好的,许多指战员表现出坚决勇敢,艰苦奋战,不怕牺牲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1987年2月3日,韦杰在北京去世。韦杰的骨灰被家人分为两半,一半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安放,一半移至韦杰的老家
广西东兰安葬。


<中共党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