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30年前上海的五月。

(2011-05-30 22:25:36) 下一个

30年前,懵里懵懂地被团支书拉去参加了游行。当时与其说是政治热情不如说是好奇好玩。对西方民主和共产党其实都一知半解存有幻想。不过这种集体式的行为艺术,确实让人心潮澎湃。当时大学生可是天之骄子。沿途的市民不断的夹道欢呼。不停地送水送吃的。谁说上海人小市民!其实都很古道热肠。我们的游行队伍有乐队。所以特别拉风。经常即兴来一曲。引得市民欢天喜地。连警察也乐呵呵的鼓掌再来一曲。甭提有多和谐了。游行的高潮时到了市府门口。由于人太多。绝食的都挤满了。我们的队伍也就象征性地停下,喊了几句口号。不久就移师大道(人民广场)。队伍最终在大道散伙。之后几天我意犹未尽。常想再去看看。多拍点照。可是父母比较有经验。不再让去了。结果没过多久北京就出事了。多年后知道上海其实周边部队也已到位,准备和北京一样进入镇压的。还好当时朱镕基坚持不用兵。发表电视讲话动员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上海得以保全没流血。不然说不定我也会在枪口的那端。老朱还是积德了。我拍的那卷胶卷自己冲后再也不敢印。渐渐遗忘了。没想到最近收拾东西突然出现。拜科技之福,扫描仪可以扫底片了。扫了大半天弄出来。现在再看看真是感慨万千啊!

1. 出发前学校操场聚集

2.出发行进在淮海路上。我们吹吹打打好不快乐。

 

 

 

 

 

 

 

3.沿途的市民总是热情洋溢,夹道欢迎。送水送吃。好不和谐哦。

 

 

 

 

4. 路过“六一儿童商店”。好怀旧啊!现在成了“巴黎春天”了。 

 

 

5. 行至大世界,被群众要求即兴演奏一曲。好不收欢迎啊。

 

 

 

 

 

 

 

6. 接近外滩游行渐入高潮。

 

 

 

 

 

 

 

7. 沿途市民纷纷摇旗呐喊来响应。

 

 

 

 

 

 

 

8. 接近市府,更是人潮涌动。我们和别校的队伍会师了。

 

 

 

 

 

 

 

9. 终于到达市府门口,无法接近。有绝食静坐的学生。还不断有医务人员来回。后来知道门口都录了像了。事后发到各校政治部认人。凡参与者克扣当年奖学金。哥们的也没了。 

 

 

 

 

 

 

 

10. 队伍小坐休息准备移师大道。

 

 

 

 

 

 

 

11.大道上美院同学也制作了自由女神。我看比北京的写实,就是不够大。呵呵。

 

 

 

 

 

 

 

12. 黄昏后大家基本做鸟兽撒了。不过大道上还是挤满了人。不知自由女神最终归宿哪里。由于冲洗水平有限,胶卷布满烟云状药水渍。也许也是预示吧。六四的阴云其实已是密布了。

 

 

 

 

 

 

 

此生唯一一次“民主革命”经历就此划上句号。跟我北京的一哥们躲子弹的经历比,实在是太小资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碧叶金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彪酱子的评论:
只是觉着伊老发噱格,肚皮介杜是被气涨杜格伐。我格天坐公共汽车去啥地方。记得是坐格一部大蓬车,了嗨四川路上看到老多人,车子动伐了。格辰光看到高中的团支书,就叫了伊一声,伊港:“去游行欧。”港得有点好白相格样子。格辰光上海宁裁觉得游行是瞎弄弄,白相相,啥人会吃饱了饭要推翻政府。格老我香港格朋友告诉我北京杀人了我是定规伐相信格。
放心自在飞 回复 悄悄话 也在这队伍里走过了半个上海,大一,无数懵懂的人中的一个,不过我"毋味冈嗓还矮屋":),还拿了奖学金,惭愧......谢谢你分享这些珍贵的照片。
crismum 回复 悄悄话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天,1989年的6月4日,那天我从龙华庙走回五角场,刚到家就接到外婆在宁波去世的消息,当时都没有车,妈妈着急的要命,还好爸爸的单位有车队,找了人帮忙送我们到了火车站.我的老外婆阿,永远和民主先驱一起被我纪念.
kdsz 回复 悄悄话 永远难忘的记忆.为此也对GCD彻底失望,坚定的加入了别国国籍.希望六四的历史真相能被国内的年轻人知道.
彪酱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碧叶金阳的评论:侬想哘伊組啥?
碧叶金阳 回复 悄悄话 “伐要格能介样子”同学,那位胖哥是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