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小木屋

在漂泊的生活中奋斗,在灵魂的小木屋中码下文字,在相对自由的世界呼吸,在绝对自由的领域畅游。对世界充满感恩,对自然保持敬畏。
正文

感受美国教育的核心理念(一)

(2010-03-12 21:47:58) 下一个

每次初到学校,无论在哪里,第一天的有个一个问题,总是一样的:“为什么来学习?”是呀,为什么抛下工作,漂洋过海,把大把的钞票送到美国人口袋里头来这里学习?

为了前途?为了移民?或许是吧……但是教授马上追问,那么多人不上大学一样那么成功(美国读4年的University的比例不到半数)),你来学什么?

学什么?学科学技术吧,说出来大家都笑了。科学,多大一个词,4年你能学个什么?技术?技术学校更便宜直接。所以说,你来学校,是来接受教育的。为什么不分专业,所有学生必须进行的University Study(综合课程学习)会占到你学分的一半以上,贯穿4年?因为你是来接受教育的。

所以说,大学,是培养“受教育的人”——To be educated, and become a "educated person"。不是为钱(哈佛商学院倡议学生从事薪水不高,但是对社会更加有益的工作,而不是都跑去华尔街玩“忽悠”),知识是一部分,但是不是全部,尤其对以后不走入学术领域的人而言更是如此。更重要的,当你走出大学,你要成为一个“受教育的人”。

回想国内大学第一年,为啥学习?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你得大学录取通知书,上书大意为:你成为国家计划内的大学生了,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到了学校,这个年头人都很清楚,和80后谈什么国家大计,对牛弹琴,高中老师都会说了,考个好大学,不为别人,为了自己富裕,为了爹妈老了多点银子。所以,中国大学的教育理念,普遍的说白了就是“钱”,利益。教育产业化了,却忽略了本质,那就是,教育是使人成为一个“受教育的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作舟 回复 悄悄话 Good questions!

Studying at a university in the U.S. as an adult helps one know what one really loves and enjoys doing and what you are called to do in this life, in other words, who you are! That's how I have felt along the way . . .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