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出旭旭

从小就很喜欢旅游,当然是借着跟妈妈出公差的机会。曾经也走了中国十几个省,总想写点什么,为自己的记忆做个纪念,也为自己的旅行生涯缕
正文

北海道的白雪和黑熊

(2005-06-27 01:56:44) 下一个

在福冈留学的第一个冬天(2003年2月16-18日),我有幸参加了福冈县留学生会组织的旅行,是去那美丽而有趣的北海道,这也是我留学期间的第一次远行(远行的概念定为离开福冈县境内,乘坐飞机或新干线超过1h)。

16日上午,我惴惴地提前来到集合地点——福冈空港,好不容易找到举着小旗的带队人,放心了,好希望能碰到熟人,没想到九大只来了我和一个带孩子的妈妈家属,中国人也很少,幸好我还认识一个同住在会馆里福冈教育大的朝鲜族女孩。飞机准时起飞,坐在我旁边的是个印尼华侨,哈佛毕业的,现在医学部当助手,他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跟我聊天,别的印尼人居然表现出惊讶,因为华侨在印尼的地位,使得他们都本能的隐瞒自己的华人身份或者不主动提及,所以他的朋友都不知道他通汉语,他告诉我他会选择定居在美国或日本,再不成就是中国,但决不打算回到那个不友好的印尼去,真可怜。

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飞行,飞机降落在北海道新千岁空港。没来北海道前很怕这里的天气会冻死人,何况我一直生活在日本的南方,最厚的冬衣也只不过是一件丝绵小大衣,我穿着它,下边两条单薄的裤子就飞来北海道了。没想到站在雪地上等迎接bus的时候,没有寒冷,只有清爽的感觉。看看道路两旁堆积的半年不化的雪,感到很奇怪,北海道冬天的积雪厚度可能跟哈尔滨相当或更厚,但是温度却甚至比青岛还高,雪是怎么样积住的呢?坐上bus,吃着便当,迷迷糊糊地就被拉到了另一个城市——小樽。

小樽(おたる)是北海道的著名港城,曾经是北海道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繁华的商都,由于海运贸易的发达,小樽运河应运而生。今天的小樽虽然繁华不再,但以运河为中心的景观却成为小樽观光的名胜,运河及其附近的红砖仓库在煤油灯的映照中蕴出浪漫的异国情调。再确定了集合地点以后,我和那个朝鲜女孩就开始了自由行,路两旁都是风格各异的小屋或小商店甚至是小博物馆,在这里很好的保留了明治大正年代的红砖瓦建筑之仓库群,还有富含北欧风情的欧式房屋,仅仅是走在路上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沿途看到我从未见过的大螃蟹,每个都像个大烙饼,红红的,日本很少卖活物,螃蟹都是冷冻的,1000一只,真诱人,要不是没法保存,我就买了回家蒸了它,可惜呀,至今口水直流。。。去有“玻璃工房”之称的“北一硝子”参观精巧的彩绘玻璃艺术,再至音乐盒博物馆,展出几千种音乐盒,发出清脆音乐,令人眼花缭乱,让人爱不释手,不过想想实在不好带,也只好释手了。另外还有些小樽オルゴール堂、万花筒物产店、各种民间工艺品店,展出的东西都很有趣。集合地点是小樽运河附近,当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好美的景致,桥上点缀着点点灯光,红砖房映在黄黄的灯光中,运河水面上飘着片片雪花,好浪漫好神秘。合影过后,离开小樽,向札幌开拔。

在札幌市内闹市区附近的一个饭店入住,很方便,室内条件也不错,我、朝鲜女孩、孩子妈妈住在个三人间,当然还包括那个孩子,有点挤。稍事休息后,我们相约出去看札幌市夜景和品尝札幌特色拉面。夜晚的北海道很冷,路旁的积雪没有清理,只是被很随意地扫在一旁,于是我们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行走,天空中飘着片片雪花,我们边照相,边寻找拉面店,突然看到了札幌的闹市区,原来这么便利。拉面店很多,随便选了一个,又冷又饿坐下来,赶快上面。味道很普通,虽然是著名的札幌拉面,但我对日本饮食实在是怎么也不敢恭维。小男孩吃的很慢,我们就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离开拉面店,商量着边照相,边逛逛街吧,才发现这里是札幌的红灯区,比福冈的中洲开放多了,拉客人的男的们从头上套着一人高的前后两块儿板,板上都是各个女的的介绍和相片,其中不乏没穿衣服的,真强!简直是日本一景!当然日本人对此已经非常自然,而对于我们三个中国人来说,还是蔚为壮观。不到21点,商店商场就都已经关门了,只有这些色情店还在营业,我们逛着没意思,就回饭店休息了。

第二天很早集合,开始一天的bus tour。第一站是アイヌ民族博物館,爱奴族是日本的少数民族,聚居在北海道,他们信仰多神,生活以猎捕鲑鱼等渔猎为主。我们在原住民实体草屋内,欣赏爱奴族人的口技表演、送熊灵祭、歌舞等,我日语本就不好,爱奴方言更听不懂,这些表演和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对我来说就成了噪音,于是我自己跑出来,跟院子里挂起来凉晒的鱼干照相。草屋和鱼干架子都环绕着一个叫“白老ポロトコタン”的像湖一样的东西,可能挺有名的吧,但当时完全是一片大大的冰,没有人在上边溜冰,可惜了。日本人的习惯:从博物馆或主题公园参观完毕,必然是到相应的卖场去大大采购一番。我也未能免俗,东西太贵,我在一个日语专业的来自青岛教育学院的交换留学生的帮助下,跟老板搞价,买了一堆爱奴老头和美女的钥匙链,准备回来送人。午饭吃的还是拉面,由于时间早,不太饿,于是要了个小的普通拉面,放弃了那个昂贵而量大的螃蟹肉拉面,后来看到孩子妈妈吃得津津有味,蟹肉白白嫩嫩,口水直流,发誓再有机会一定要它,直到现在还没实现,真后悔啊!有一段时间,车一直沿着没有冻冰的海面跑,不算广阔,但是很长,听说这是太平洋,不知是真是假?bus开了很长时间,到了另一个城市——登别市,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名鼎鼎的“日本棕熊”。进入クマ牧場(熊牧场),搭乘缆车登上宽广自然的山顶,这里放养着上千头日本棕熊,虽然是棕熊,可是它们脏乎乎的,映着白雪,就变成“黑熊”。今天雪很大,熊们不怕冷不怕累的站起来坐下再站起来,不枉大家千里迢迢来探望它们。本来这里是可以买专用的食物扔向熊洞中喂食的,可是大家都是留学生,囊中羞涩,天气冷的又拿不出手来,所以没有人喂它们,大家只是照相、嬉戏、观看,委屈黑熊们了。下山了,才看见这个山完全被熊盖得白白的,只留下几个大字“クマ山”。没有购买纪念品的时间了,大家匆匆离开。沿途路过昭和新山,以它为背景照了合影,据说这是个活火山,经常烟熏火燎,加上山形比较对称,因此很人气,可是今天却没有看见烟,只是平淡无奇的一个小山头。雪越下越大,这里不是城市,路旁的积雪更是没人打扰,得以长得厚厚的、松松的、平平的,有趣。到了一个叫“中山峠”的地方,看不出这是啥地方,反正到处都是雪,随便照了相,就赶快跑到一个暖暖和和的小卖部里取暖,吃了烤红薯。又回到札幌。

我们三个半人依旧出去逛夜景,札幌电视塔是札幌市的一个标志建筑,老远就能看到它,塔上都是灯,高高的。我们一直朝着它走,路过塔下的一个公园,好像叫“大通公园”,看到净是几米高的雪堆,据说札幌冰雪节(雪祭)就是在这个公园举行,刚刚结束,作品也是刚被推倒,真遗憾。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这么厚的雪!塔下面的树都装饰着彩灯,五颜六色,映在雪地上,很美。孩子和妈妈留在这里玩耍,我和朝鲜女孩准备开始步行札幌一夜游。首先走到札幌駅,然后就到城那头的北海道大学,大学里面依旧是皑皑白雪成堆,学生就骑车在雪地上飞快滑过,看得我瞠目结舌!晚上,哪里都不开门,也没有灯光,我们也就是看个大概,记得到了什么礼堂,还有一个什么人的小雕像,问了别人,知道这个雕像是北海道大学的标志,是原来的一个啥美国学生,没啥大贡献,就是因为是美国人,真是崇洋媚外的日本。从北海道大学出来,开始了返回饭店的漫漫长路,鞋已经全湿了,手也没有知觉了,路上不停吃随身带的糖块以增加热量。对了,居然路过了北海道厅,欧式建筑。终于快到饭店了,朝鲜女孩非要吃饭,我都没食欲了,也只好跟着她到个小店陪坐,我除了凉水,啥也没吃,买单时居然有我800的单子,被解释为进来坐下就要800,我很委屈,那个朝鲜女孩认为是她把我拉下水的,于是把这奇怪的800元单子买走了。回到饭店,我们的狼狈样被几个男生撞见,于是我们描述步行穿过札幌多好玩多值,第二天听说这几个男生也步行到北海道大学了,早上5点多出发的,呵呵。

第三天,我们进行bus上的车窗见学,也就是不下车,在车上看看而已。车子在去机场之前,绕着札幌市内转了转。我们也就在车上观看了札幌的观光景点:JR塔、电视塔、札幌時計台、道厅、ドーム。出了札幌市,还是雪,到处都是雪,到处都是白白的,天、地、河。

飞机准时起飞,准时到达,就这样,结束了这次愉快的北海道雪之旅。听说北海道夏季的自然风光极佳,可是这次除了雪,就是熊,是一个黑白北海道。后来不断关注北海道的旅行广告,才知道,夏季北海道的山、水、花美冠日本,当然也是天价。不知道以后我还有没有机会去看看那截然不同的五颜六色的北海道了。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