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织樵

东山织樵意思是在北加州的山村,有一对夫妻,男的叫东山樵夫,女的叫东山织女。
正文

儿子

(2011-05-16 14:34:43) 下一个

12/6/2005
织女

我儿子叫明辉,是他爷爷给起的名字,大概是盼他的一生光明磊落,成就辉煌吧。他到美国后,老公的一个美国同学说“你儿子长得真结实,就叫他 Jack 吧 ”。从此大家就都叫他“Jack”,而明辉这个名字却渐渐地没有多少人知道了。儿子刚上大学时,我有些不习惯,总觉得家里少了很多人,少了很多事。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到他的房间里,东模模西看看。为了疏导我“空巢期”的寂寞,我决定把他成长过程中的一些趣事写出来。    

儿子初到美国

来美国时五岁半,是一位朋友的太太带来的,那是1989年圣诞节前。在儿来的前一周,我实在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想象和儿子重逢的情景,好几天都没有睡好觉。老公却有些担心,因为他出国时儿子只有三岁,他怕儿子不认识他。我就安慰他,儿子一定会认识你的,因为我在家时常常拿着你的照片给他讲爸爸的故事。儿来的那天,我同老公及几个朋友早早地来到机场。我望眼欲穿地等着飞机的到来,那种兴奋,激动,着急,紧张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儿子终于出现了,他长高了,也胖了。我万万没想到,当他看到我时,嘴里喊着“妈妈”却兴奋得在地上打了好几个滚,然后欢呼着扑到我的怀里。儿子高兴极了,紧紧地抱住我的脖子,我也激动得热泪盈眶,把他紧紧地搂在怀里。老公站在我的身后,愣愣的看着我们。突然儿子推开我,喊着“爸爸”又扑到了他爸爸的怀里,老公开始有点不知所措,但马上就把儿子抱了起来,亲了又亲,我见他的眼睛也湿润了。我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在异国他乡,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季。

在我的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亲情和家庭,一家人健康快乐平安,我就觉得自己很幸福。所以儿子的到来,全家的团聚,我觉得幸福极了。

圣诞节到了,我们决定给儿子买一个圣诞礼物。虽然那时我们是穷学生,囊中羞涩,真可谓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们一家三口来到商店的玩具部,儿子兴奋地东摸摸西看看,最后抱起一个变形金刚(Transformer)爱不释手。他告诉我们,在大陆他最喜欢看变形金刚的动画片,这个变形金刚很会变。然后他熟练地把它变成飞机,大卡车,坦克,一会儿又变成了机器人。我拿起玩具一看五十多美金,心里有些犹豫。儿子好像看出我的心事,马上对我说“姥姥说了,爸爸妈妈刚来美国不容易,我啥也不要,只要不冻着,不饿着就行”。看着五岁多的儿子就如此善解人意,我到真的为难了,试探着问他:“先买个便宜的,以后我们有钱了再买变形金刚,好吗?”儿子爽快地回答说“好”。于是我就犯了一个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的错误,花了二十美金给儿子买了个电动小汽车。儿子高高兴兴,有说有笑的同我们回了家,我心想还是小孩子好哄。两天后我去打工,因为雪下得很大,需要老公的接送。在去接我的路上,由于雪大路滑,车在街口的Stop sign 处没有完全停下来 ,被在那里蹲坑的警察抓到,罚款五十美金。儿子当时就在车上,他不懂警察为什么罚钱,但看得出他很不高兴,老公问他为什么不开心,他说:“五十美金,可以买一个变形金刚了”。当老公把这事儿讲给我听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很对不起儿子。孩子那么小就考虑我们的处境,我们却不在乎他的感觉,我同老公决定马上把变形金刚给儿子买回来。当儿子拿到他心爱的变形金刚时,又惊又喜。这个玩具他一直保存到现在。

在美国小孩大部分是六岁上学。儿子快六岁了,英语一句都不会讲,我很犯愁。当时又找不到双语学校,只好硬着头皮先送他去学前班。第一天上学,我很不放心,事先教了他几句简单的英语,如“I want to go to bathroom.  I am thirsty. Thank you”等等。当我把他送到学校后,却不忍心离去,偷偷地扒在窗 前看他。心想如果他不适应,就带他回去。儿子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的孩子,当老师把他介绍给小朋友们后,他就和小朋友们玩了起来。别人讲英文,他讲中文,不知他们相互之间是怎么勾通的,却见他们玩得不易乐乎。好象今天不是第一天,他早已很熟悉这里似的。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儿子很喜欢上学,他觉得上学比在家好玩。几个月后儿子的英语进步很大,还交了不少小朋友。老师告诉我,开学后可以上一年级了。我惊喜万分,拍着儿子的小脑瓜说:“儿子,你还真行,几个月就被你搞定了。我都来一年了还稀里糊涂的呢”。

同我们住在一栋楼里有一位四川来的太太,她的儿子同我儿子一样大,留在了大陆。每当她看到我儿子在玩耍,总不免想起自己的儿子,常说她儿子也该长高了。一天我儿子突然对她说:“阿姨,你只说想儿子是没用的,你应该多赚钱,然后把儿子接来,因为你儿子也在想你呀”。几句话说得这位太太眼泪汪汪的。我有些意外,这小家伙什么时候变成小大人了,说起话来还有点教训人的味道。一天我们带他去买菜,老公到自动取款机去取钱。儿子好象发现了新大陆,高兴地对我说:“妈妈,太好了,我们以后没钱就到这台机器里拿吧”。孩子的天真让我哭笑不得,马上给他解释一番。他听后好象很失望,原来这机器里的钱不是可以随便拿的。

孝顺,善良的孩子

儿子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和我们家接触多些的朋友都知道。从小到大他总是考虑父母的感受,尽量让我们开心。他喜欢同我交心,无论什么事都同我讲。我们也就成了他忠实的朋友。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善良的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每次同他讲完话,都会意识到,他长大了,不再是我怀抱中的孩子了

儿子从小就崇拜爸爸,记得在大陆时,每到周末,我们都会带他去公园或动物园玩儿。有一次他的一只鞋掉到了老虎笼子的外面,老公跳过栅栏把鞋拿了出来,这下老公成了“英雄”。儿子回到家激动地告诉家里的每个人:爸爸有多“勇敢”,敢到老虎笼子里拿鞋。看来老公无意间就把他的“英雄”形像种到了儿子幼小的心灵里。来美国后,儿子象爸爸的跟屁虫,总在爸爸的后面问这问那。观察爸爸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爸爸喜欢吃的东西,他总会留给爸爸,决不多吃一口。爸爸喜欢的东西,他总会想办法从我这里拿到钱,然后再让我陪他去买来,做为生日礼物送给爸爸。每当他做出点成绩时,总是自豪地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是谁,老王的儿子”。每到这时老公总会感到很受用,飘飘然地差一点就忘了自己是谁。儿子喜欢哄老爸开心,陪老爸玩或看电影。但一有心事就同我讲,还嘱咐我千万别让老爸知道。想必他想在老爸面前保持男子汉的形像。每次同儿子聊天,我都不失时机的向他灌输人生的哲理,做人的道义,以及学习的重要性。有时怕他太贪玩,而不知珍惜这学习的大好时光,我不惜重复老一辈的方法“痛说革命家史”。讲我们那时条件多差,学习多努力。每当这时他总会说:“妈妈,我知道。‘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都讲一千遍了,我都听腻了”。儿子曾问我喜欢什么,我说:“我最喜欢看到你快乐,健康,学习好”。从此后每当他拿到好成绩或得到什么奖励,就往我面前一放说:“妈妈,这是你的”。每当他有无理要求时,或要买不该买的东西时,我不答应,他就会耍赖说:“我不快乐,这是你不喜欢的”。真拿他没办法。 

记得儿子八岁那年,我们工程师协会在我家附近的一个公园聚会。那是一个秋天,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我回家去取些厚衣服给朋友们穿。开饭时我还没有赶回来。儿子就拿了一盘饭菜站在雨中等我。朋友们让儿子先吃饭,别等了。儿子却一定要等我回来一起吃。当我赶回来时,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向我夸奖这孩子真孝顺。当我看到儿子手捧着饭菜站在哪儿等我时,我真是好心疼。儿子这么小的年纪,就有这份孝心,真让我感动。

98年在我过生日时,老公要回大陆,因为他父亲生病了。临走时儿子偷偷告诉他爸爸,回来时给妈妈买个礼物,因为妈妈过生日时你不在家。老公问他买什么好,他说妈妈没有戒指。老公回去后给我买了个白金钻戒。我非常感动老公在这么紧急的情况下,还想着我的生日。老公却诚实的告诉我,是儿子给他出的主意。我看着老公和儿子感到无比的幸福。这幸福并不是因为生日礼物,而是因为他们的关爱和心意。这份心意,温暖我的心。那种幸福,那种感动,那种滋味足够让我回味一生。

儿子是个善良的孩子,他从小就喜欢帮助别人。无论是他多么喜欢的东西或玩具,只要他的小朋友喜欢,他就送给人家。我问他为什么送人,他说“他喜歡﹐又沒有﹐多難受”﹐我說“那你不就沒有了”﹐他說“我已經有過了﹐你不是說好東西要和大家分享嗎”。我真不知道應該再說什么﹐只好閉嘴。他很聰明﹐又有耐心。我希望他長大後能成為一名医生﹐將來我們老了也有個照顾。所以我从小就給他灌輸﹐好好學習﹐將來當医生。儿子很听话,有时我的朋友问他“小家伙,长大做什么?”,他总会爽快地说“当医生,叔叔阿姨看病,我一定给百分之五十的优惠。”“为什么才百分之五十,而不是免费?”他说“穷人才免费!”儿子常跟我们说,他将来专给穷人看病,而且不要钱。如果病人不能上医院,他就到穷人家里去看病。他爸爸就说“那是‘赤脚医生’”,我赶紧问“那你拿什么生活?”儿子说“还有不穷的人呢,象你们和叔叔阿姨。我不要多,够基本生活就好。”我真是又高兴又无奈,真不忍心再说什么,生怕说多了会伤了他那幼小而善良的心。

上高中后,儿子参加很多活动,有时外出比赛需要自费。有的同学家里穷,拿不出费用,他就把自己的零花钱和压岁钱捐献出去。记得有一天,他特别高兴地告诉我们,“太好了!帕德的AP生物课考过了,”我问“为什么他考过了,你这么高兴?不是很多人都考过了吗?”他说“帕德本来不想考试,因为报名费要$70元,他没钱交。是我帮他交了报名费。现在他考过了,我能不高兴吗。”儿子就是这样,帮助他人,其乐无穷。真为他高兴,也被他感动。

     不经意间,儿子长大了。不但上了大学,还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在 KAPLAN 教 SAT,就是教高中学生复习考大学。我知道这份工作竞争很大,是经过 他过五关崭六将得来的。做妈妈的自然为他高兴。当他拿到第一个月的薪水时,高兴地交给了我,让我替他寄给姥姥。他说:“姥姥从小带我很辛苦,我要把我的第一份工资给姥姥花”。朴实的话语发自肺腑,让我惊喜。当我把这消息通过电话传给他姥姥时,老人家感动得好久说不出话来。

去年七月份的一个早上,当我起床后来到厨房,发现桌子上有一封儿子写给我的简信, 信是这样写的:“Hi Mom:Good morning. I've gone to the GYM and should be back around 11:00 am. I feel really bad for not getting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you and Dad on my birthday. Even though it is my birthday, it really should be your holiday. So enjoy your holiday and the breakfast I made for you in the refrigerator. I just wanted to tell you thank you, thank you for always being there for me. You guys are the constants in my life and help to keep me going. Thank you for being such good role models for me to follow. And most importantly thank you for always believing in me, even when I didn't believe in myself. I love you and I'm going to make you guys proud this year.  Love, your son”。当我 读完儿子的信,心里甜蜜蜜的,就像掉进了蜜罐子。儿子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希望他将来永远是这样。

高中的辉煌

在收拾儿子的房间时,无意间发现儿子以前的一份讲演稿,使我不由想起六年前的某一天。那是一个周末,儿子代表学校参加“讲演与辩论”比赛,傍晚,当老公接他回来时,我就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儿子没说什么,递给我两座奖杯,一个是辩论第一名,一个是讲演第二名。我高兴地说:“不错吗,儿子!两项都得了好名次”。可儿子却不高兴,只顾一个人坐在计算机前,我想儿子一定是累了或饿了,就急忙去为他准备晚饭。吃过晚饭,儿子叫我:“妈妈,你来一下,听听我的讲演”。我有些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心想,今天儿子怎么了,平时他从来不同我讨论他讲什么或辩论什么。有时倒是同他爸爸争得面红耳赤,两个人还常觉得其乐无穷,过后还互相吹捧,还时常不会忘了贬低我一下“妈,你不懂”。今天我有些受宠若惊,跟着儿子来到书房,我坐在沙发上,听儿子有声有色的讲演。泪水止不住的流了满面,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伤痛。讲演的题目是“Long Way To Home”,讲的是他爸爸和我先后出国,把他一个人留在国内,他的不安与心痛,讲他思念父母,盼望与父母团聚的祈盼心情。我万万没有想到把他留在国内,会在他那幼小的心灵上留下如此深切的伤痛。儿子讲完了,可我的泪水却无法止住。只听儿子说:“妈妈,你哭了,当时在场有四个裁判,三个裁判都哭了,都给了我最高分。只有一个裁判说,他不相信一个五岁半的孩子能够记得这些,懂得这些,所以他给了我一个最低分,我就成了第二名”。看来儿子这次是用心去演讲的,却遭到那个裁判的不信任,伤了儿子的心,所以他才不高兴。我把儿子楼在怀里,安慰他说“人与人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感受也不同。以后你可能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各种各样不同的事,这就是人生。你这篇讲稿很感人,你的所有感受,妈妈最理解,因为妈妈有同感,他不理解不等于不存在”。回想起当年把儿子一个人留在国内真是个错误的决定,当时我同儿子一分开就后悔,到美国后对儿子的思念日益加重,无法释怀。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绝不会把一个人留在国内。

说起 Jack 参加“讲演与辩论”比赛还真有一段故事。美国的高中,有点象 大学。没有固定的班,学生按自己的需要选修不同的课,去不同的教室上课。Jack 在第一学期选课时,所有的主课选完后,有一门选修课不知选什么好,找我们商量。我说选画画吧,你画的东西太难看。老公说选计算机吧,先掌握点基本知识,以后有好处。儿子想了想说:我觉得我应该选“Speech and Debate” (讲演与辩论) 。我忙问:“那是什么?” 儿子说:“就是学怎样在很多人面前讲话”。我们想 想也好,锻炼孩子的胆量。两周后儿子对我说,他很喜欢这门课,并加入了讲演与 辩论的比赛队(Speech and Debate Club),每年都要同其他学校比赛。刚开始参加 比赛时,Jack 作为新队员只是旁听,我叫他“板凳队员”。Jack 就辩解地对我说 :“参加比赛的都是高年级的学生,我是 Freshman (新生)明年才有机会”。人们常说抓住了机会,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我不知道这话放在这儿是否合适,但确实是一次偶然,改变了一直被我灌输长大当医生的儿子,想要当律师。那是一次比赛,Jack 仍以板凳队员的身份参加。一个参加“一对一”辩论的学生突然病了,没来参加。老师临时抱佛脚,就让 Jack 顶替。我想当时老师也顾不上 Jack 是 新生 了,只要不缺席就好。可出乎意料的是 Jack 拿了个第一名。这是所有人都 万万没有想到的。从此以后,每场比赛老师都让 Jack 参加。Jack 也不负众望, 每场都拿到很好的名次。他房间里的奖杯,奖牌,奖状也就不断增加。一年后的一天,儿子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当“总统”了,我问他什么“总统”,他说就是讲演与辩论比赛队的“President”。原来他把队长翻译成了“总统”。他不但同大 哥哥,大姐姐一起比赛,还夺了人家的权。从此他迷恋上了“讲演与辩论”。没多久他又当上了“模拟法庭比赛队”(Mock Trial Club)的 “总统” ,数学 Club 的“总统”......他不断地“篡权”,还郑重地向我宣布,他不准备为我学医了,他将来要当律师。

儿子的“当官迷”,不由让我想起他四岁时在国内幼儿园的一件事。一天我去接他,他不想回家,一定让我带他到丁奶奶的办公室。丁奶奶是老公小时候幼儿园的阿姨,现在是幼儿园的院长,就住在我家楼下。到了丁奶奶的办公室后,丁奶奶问他“找我有什么事呀”,他说“丁奶奶我要当班长”。“为什么?”“我要给小朋友分苹果”。听后丁奶奶哈哈的笑了起来,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真不知道他是来‘走后门’的,否则我决不带他来”。别说,第二天他还真的当上了班长。当我接他时,他正像模像样的给小朋友讲故事。老师打手势让我别惊动他,只听他绘声绘色的把我平时讲给他的故事“大串连”,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讲给小朋友们听。小朋友们却各个听得津津有味。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Jack 不只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他还代表地区参加州里比赛,代表州参加全 国比赛。他不只是讲演和辩论得奖,他在数学,物理,写作,写诗的比赛中也得奖。在模拟法庭上的律师形像也很棒。Jack出名了,在学校里无人不知,无人不哓。当地电视台 News 10 采访他,在感恩节 (Thanksgiving) 的黄金时段连播一周。 记得当时儿子对我们说,下周你们多看电视,也许能看到我。我们没当回事,以为他偶尔闯入镜头。感恩节那天,我们在朋友家聚会。吃饭时,不知谁无意间打开电视,小孩子们一齐喊“Jack in the TV”。我的目光投向电视,天哪,还真的是 Jack,儿子象个大人似地在接受采访,那么从容,那么自信。他告诉记者,他的聪明和天赋是从爸爸那继承的。他还说爸爸会写诗,所以他也学着写诗。虽然 Jack 常常给我惊喜,但这次真的是 Big surprise to me。我以为只播那一次,后悔没 来得及录下来。朋友们就出主意,可以去电视台买。好在第二天继续播放,给我机会录了下来。

  Jack 高中要毕业了,他就要踏上自己的路。雏鹰总是要离开父母的巢穴自由飞翔的。我虽然有些舍不得,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但同时又为他感到高兴与骄傲。因为 Jack 被他的毕业班评为:“最有才气的学生”和“将来最成功的学生” (Most Intelligent and Most Successful in future) 的学生,还要代表600多名 毕业生在毕业典礼上讲话。因为我们在美国没有亲属,就叫上了几家朋友一起参加。他在毕业典礼上讲,他的成长离不开妈妈的精心培养,是妈妈象修剪小树苗一样使他茁壮成长。他还说,他代表全体毕业生感谢学校,老师以及在坐的所有家长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看着站在台上的儿子,我无比欣慰,也无比幸福,看来十八年的辛苦没有白付。老公难抑心底的兴奋,自豪地对周围的人讲“那是我儿子!” (That is my son!)。儿子的高中生涯真是丰富多采,那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但那已成为过去,在儿子的人生旅途中,这是一个光辉灿烂的少年时代。我对儿子说:“你要走的路还很长,这只是刚刚起步,不能骄傲。人生的任何经历都是财富,你将来的路才是真正的挑战”。我的话不知他是否还能听得进去,或象他平时常说的那样“左耳听,右耳冒”。做为母亲就是这样絮絮叨叨,不厌其烦的旅行着自己的责任。

做为父母,永远会为儿子的点滴进步感到欣慰,也永远会成为儿子成长的最忠实的记录者。虽然随着儿子的一天天长大,我们会一天天变老,但亲历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件多么令人开心和骄傲的事啊。

母亲的期望

现在儿子已经大学三年级了。在这三年里,虽然没有了妈妈的唠叨,却不少父母的叮咛。虽然他的大学生活不象高中那么辉煌,但也没有令我们失望。我常说家庭就象泡菜坛子,孩子就象泡菜,你放什么佐料,就是什么味道。这个比喻也许不恰当。意思是说父母的举止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我和老公尽我们的最大努力,给了儿子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我希望儿子能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修养,将来给他的子女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人生就象一张存折,你往里存多少,就能得到多少。存进去知识得到的是智慧,存进去努力得到的是成功,存进去爱得到的是亲情,存进去轻率得到的是苦果。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不算是个贪心的妈妈,因为从没多指望过儿子将来为我做什么,只希望他将来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有朝一日能为他自己,为他的妻子和孩子挡风遮雨,生活幸福快乐,事业有成,顺带让我们老俩口偶而沾点光骄傲一下。

 后记

母亲是不能写儿子的,因为儿子在母亲的眼里是无瑕疵的,在母亲的心里是完美的。当我决定写写儿子的趣事,开始时不知从何说起,但一提起笔就又滔滔不绝。是呀,二十几年的母子情,怎能几笔写完?又怎么能写得完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