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转载:老中医奶奶的故事四九零

(2016-12-05 18:28:46) 下一个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490)
五脏六腑既联系又各司其职
如何理解五脏六腑的功能作用(上)
作者:曾乐
 
 
一直以来,经常有博友提出让奶奶谈谈中医是如何理解五脏六腑的功能作用的?因为理解了这个,对于用中医的方法进行保健和简单的治疗,就更加心中有数,方便。今天正好有机会问到奶奶,奶奶说,我只能简单概括地说一下了,更细致的理解,那就是长篇大论了,这儿谈不了。我说,行,就简单概括地说一说,有个大概的理解,有利于日常保健呀,也不说看病断病什么的。
 
        奶奶说,内脏的名称,中医与西方大致相似,但内容的说明,则完全不同。当然,也有相交的部分。依据中医的理解,每个内脏器官间都有经脉连系,治疗和食疗就是透过经脉的传递,才能发挥它的功效,这个过程叫做归经。
 
      先说说五脏的功能作用。中医所谓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心是居于五脏中的核心。
 
      中医对于心脏的理解,跟西医有极大的区别,下面说说,中医是如何理解心脏功能作用的。
 
      一是支配神气与情感。神气就是思考、记忆、判断等精神活动,中医认为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是由心脏负责完成的,所以,凡是与心理活动相关的,在汉字里,都有心字部首标明,象思念,思想等等。而西方则认为,这些都是由大脑来进行的。但说也奇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似乎证明中医的理解更准确,象做过换心手术的人,其性情变得象那个提供心脏的人,象最近山东两个大学生被骗光大学学费而抑郁死亡的悲剧,都证明心脏在人的情感的心理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是支配血脉。心能支配血脉,所以它跟肝一样,与血虚及血滞都有连带关系。
 
       肝脏。统血藏血滤血。中医理解其功能作用为:
 
       一是藏血。肝病会引起严重的血虚、血滞的现象,同样的,血虚血滞也会引起肝病的变化。
 
       二,肝为将,肝的机能对于人的身体,就如同一个部队的将军,居于首要位置。尤其是晚上10点到凌晨3点,是肝脏对血液进行过滤的时候,此时肝脏在为全身解毒排毒,此时若不休息,人很可能会不久就得生病,而且还是重病。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强健的肝脏,就不容易罹患疾病。反之,若是肝脏衰弱,就容易生病。小孩子身体衰弱,易患感冒,喉咙发炎,淋巴腺肿大等,都是肝功能衰弱所致。
 
        三、厌恶拘束。肝喜条达舒畅,厌恶拘束的性质,所以精神上受到压力,肝就会动气、焦急、造成肝功能异常。那些生活和工作压力过大的人,更容易生病,且容易生大病重病,原因就在此。而那些精神压抑,隐忍生闷气的人,也会生各种毛病,原因也在此。
 
       四、支配筋肉和眼睛,肝控制筋肉及眼睛,所以肝功能异常,会使肌肉紧张僵硬、容易疲劳及引起眼睛的疾病。
 
       脾脏,后天之本,主消化吸收及身体里的水运。简单说就是:
 
       一,支配食物的吸收。脾将食物的营养吸收,并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因为脾脏异常,往往会使消化能力衰弱,造成营养不良,使身体消瘦或肥胖,小儿发育迟缓。脾脏最怕大吃大喝,导致负担过重,所以,凡是大吃大喝,吃得太多的,都会伤脾,使脾脏功能衰弱。那些得了湿疹的,荨麻疹的,大多是脾被伤所致,非常难治。
 
      二,支配肌肉、手、脚。身体过胖、太瘦或手脚冰冷、不想活动,起小水泡、脱皮等,都是脾功能失调的症状。
 
     三、支配血液。脾功能衰退,就会造成血虚的现象,和容易出血的情形。
 
    肺脏,主呼吸、津液、皮肤、鼻子。其功能作用是:
 
    一、支配呼吸。空气经肺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供给所需要的氧气。肺部异常有气喘、咳嗽等呼吸器官的疾病。
 
    二、支配津液的循环。津液循环也在肺的支配下进行。肺功能若出现异常,则肺部会浮肿,皮肤会渐渐干枯。
 
    三、支配皮肤。皮肤与肺也有很密切的关系,所以气喘或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以干布摩擦皮肤,也会有帮助。皮肤健康就表示肺部也很强健。
 
    四、支配鼻子。鼻窦炎、鼻浓症的发生,表示肺已经有了异常的状况,所以手术解决鼻窦炎,往往效果很差,比不手术还让人难受。
 
     肾脏,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主水液代谢,主骨、耳、发。其功能作用为:
 
      一、储藏精气,精气有三种功能,其一为成长发育;其二是吸收食物中的养分,成为血气的来源;三是支配生殖系统。肾有储藏精气的功能,所以有人称肾是人生命力的测量器,老化现象的出现就是肾虚的表示。
 
      二、支配体内水液代谢。体内所有的水分都在肾的支配下。浮肿、停滞、尿崩症、排尿次数频繁等,都是由肾虚所引起的。
 
       三、支配骨、耳、发,肾虚使人容易衰老,进而导致骨骼变硬、变弯、重听、头发脱落等现象的产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