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秋

留不住岁月,就记录下岁月里的日子
给自己,也给愿与我分享的人
(欢迎来访,转载请告知)
个人资料
天凉好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爱上伦敦

(2024-05-19 19:52:31) 下一个

初游伦敦,竟然一点都没有陌生感!无论是坐车,逛博物馆,还是集市,碰到的人都很友好。问个路,都会很认真地听你讲,为你解答,而且不罗嗦,不过分,让你感到很舒服。几天的时间我已爱上这座城市。

其实最早对伦敦一直有偏见,也许是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老英国影视剧的影响,“福尔摩斯”, “雾都孤儿”,老英国人瘦削,严肃,刻板,不喜欢。致使后来上学学英语,都躲着BBC的英文广播不想沾上古旧的英音,而是去听美国之音。但喜欢BBC的同学也是有的,中学和大学同学里都有,都是家里很重视孩子英语教育的那种。

出国二十年后才把伦敦列上旅游日程,还是因为儿子上高中的时候提到伦敦是他最想去的城市。于是订了他高中毕业全家一起游伦敦的行程,可惜赶上世纪疫情计划泡汤。退回的机票和酒店倒是令我产生了得不到的遗憾,对这座城市有了向往和期盼。

疫情中换了两个部门工作,巧的是每个部门和我工作最紧密的同事都有严重的伦敦情结,一位是在伦敦长大的印度人,一位是老英国人和土著人的混血,刚认识就跟我大谈特谈伦敦,并且每年的假期都花在伦敦,一呆就不想回来。这使我不免对这座老城产生了好奇。

四年疫情既漫长又飞快,回国探亲是逃不掉的思念和责任。由于俄乌战争以及加拿大与中国紧张的外交关系,曾经每日一班多伦多直飞国内的航班一直没有恢复,看身边的同胞朋友们发挥着各自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不同的回国路线去探望久盼的亲人,有绕道日本,韩国回去的,有从埃及转机的,还有从阿联酋回去的,听他们讲觉得好玩又心酸。不开通航班其实最受影响的还是在国内有父母亲人的我们这些中国人。

我看着地球仪也突然有了主意,觉得把伦敦作为中转站回国既顺路又可以顺便游久违的伦敦!

遗憾的是儿子长大了,跟朋友相处比跟父母同游对人家更有吸引力。几个同学的一声招呼去多米尼加让人家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和我们回国,并顺路游他儿时最向往的城市伦敦的机会。我说多米尼加有什么好玩的,你不是从小就想去伦敦吗?人家说伦敦依然想去,但可以等到日后和朋友们一起去。

我不怪他,想想当年自己离家远行也没有考虑过父母的感受。每代人需要每代人自己同龄的伙伴。跨代的相伴是浮于形式的有隔阂的。

我们从多伦多到伦敦乘坐的是Air Transat的飞机,三月份订的机票,往返$750,觉得还挺划算的。飞机是Airbus, 空间比波音的飞机要宽敞些。唯一的小不方便是飞到伦敦Gatwick机场,Heathrow机场离市中心近一些。我们回国是从Heathrow机场,所以下了飞机要坐一个小时National Express大巴(Coach)从Gatwick转到Heathrow机场。这要怪我功课做的不足,第一次去伦敦,还以为从多伦多过来的飞机都是飞Gatwick。买了机票跟英国通同事聊天,才知道人家每次都是飞Heathrow。算个小lesson吧,机场大巴不便宜,换成加元两个人要$102,所以我们返程的时候干脆要了出租车,花了$131,比大巴也贵不了多少。写出来给准备去伦敦的朋友提个醒。不过我丝毫不后悔, LG也说,第一次去一个地方,什么都是一种经历和体验。

从国内飞回来时间点比较晚,由于对伦敦不熟悉,我们选了离Heathrow机场很近的Courtyard by Marriott London Heathrow Airport住下,后来几天都一直住在那里没有换地方。

酒店的早餐很丰盛,房间卫生也做得很好很及时,服务人员也都很友善。不足的地方是洗浴间玻璃门设计得有点蠢。好在清洁工每天的服务可以弥补。还有就是住房的旅客印度人非常多,第一天登记就赶上一个印度航班的整个机组都在我们前面,坐电梯往里挤,没有恶意,只是一种习惯。后来一天又赶上来了一个印度旅游团,一大早餐厅这个热闹,取buffet也是毫不礼让,使劲挤着一抢而空。

好在服务人员效率非常高,饭菜补充得很快,餐桌也清理得很及时,而且从始至终脸上挂着笑容,非常耐心。

这里要夸一夸伦敦的服务。在伦敦的一周无论到哪里,感觉服务人员都非常尽职尽责,态度好,效率也高,没有罗嗦废话。很少见到工作人员闲聊天的,这在加拿大似乎比较普遍。

后来一天又来了一个中国旅游团,在大堂里高声哇哇哇讲话,在酒店门口跳着高拍照,也不比人家印度旅游团强多少。

进城每天要倒两三次车,不过正好体验了一把伦敦方便快捷的公交。记得前多伦多公交TTC的总经理Andy Byford就是专门从伦敦聘请过来的,当时看媒体报道,很多人都对伦敦的公交赞不绝口,这次身临其境,确实心服口服!

来之前还做过一些功课,举棋不定到底要不要买它的公交卡Oyster Card,这次的切身体会证明完全不用,只要一个手机在手,用Apple Pay或Google Pay可以畅行无阻。

这让我不由和中国的微信支付作比较。微信也是手机在手到哪里都可以花费,只是你必须要有中国的手机号和银行账户。这次回国也体验了两次坐公交车,虽然票价非常便宜,一元或两元人民币就能跑上一大圈,但上车扫码需要公交卡,我们没有,只能每次准备好小额现金,很不方便。我就想我们幸好有亲戚在那里,而且中文是母语,如果是真正的语言不通的外国游客,难以想象会如何的不方便!

这次回国外国人真的是几乎看不到。在地铁上看到了三个俄罗斯人,提着中国的购物袋,算是很稀罕的了。

在飞机上倒是碰到一个独自去北京旅游的印度老人,是个久经沙场的老司机,当过兵打过仗,国籍是法国,长期定居伦敦。他说去北京的原因是因为最近中国开放了免签,他好奇要试一试。巧的是回来的飞机上又碰到他!问他在北京的经历,他第一句话就是“我竟然没想到Google不能用!”不过这老爷子见过的世面多,从酒店拿了张地图让人给他比划着指路,用现金支付各种费用,也凑合了过来。真是佩服他!

如果非要挑毛病,伦敦的雨水比较多。看很多上班族都习惯性地背个雨伞。伦敦的印度人非常多,每天一大早出门在公车上总能看到很多印度的中小学生,他们爱搭帮结队,穿着学校制服,打扮得干净整洁。偶尔看到一个白人小胖男孩,校服穿得邋里邋遢,皮鞋被他踩得歪歪的,看一群印度生上车,他躲在角落里,一副孤独无助的样子,倒成了minority了。从这个现象看,印度人当选英国首相一点都不奇怪!

时代在改变,谁不努力都会被淘汰,不管你是哪个种族!这是一个必须要习惯的现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8)
评论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燕麦禾儿' 的评论 : 禾儿周末愉快!印度文化在英国占的份量我也是这次才体会到。我们酒店的早餐都有咖喱饭。旅游回来事情很多,我看看边整理照片能不能再多分享一些东西。伦敦绝对应该去看看!
燕麦禾儿 回复 悄悄话 哈哈,很有意思,小胖子白男孩儿倒成了minority了!好秋观察得很仔细。据说印度食物在英国很流行,周末刚吃了一餐印度饭,太咸太油了,没办法吃!印度餐馆里的咖喱味道,也不好忍受。好秋准备写伦敦系列吗?我正在想,明年春天去哪里游呢,伦敦我还没去过,据说世界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伦敦排前十名以内呢。谢谢好秋好文分享!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非常推荐,如果有机会去!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英国没去过呢,谢谢分享。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刚查了下维基百科,“Indians number over half a million in Greater London, which is the county's single largest non-white ethnic group. Indian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ulture of the British capital.”
美国的印度人应该多是技术移民,英国的应该是来自老殖民地吧。
水沫 回复 悄悄话 原来伦敦印度人这么多啊,美国也挺多印度人,尤其是做IT的~~~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谢谢皮卡老兄!是的,顺利完成,可以松一口气。亲眼见到家人感觉还是不一样,虽然平时在微信上常联系。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恭喜好秋回国之行,顺利完成:)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北京_01link' 的评论 : 那太好了,等我下次去纽约体验一把!值得一提的是Andy Byford离开多伦多公交局后,又接着到纽约的公交系统做了两年总裁。
北京_01link 回复 悄悄话 纽约地铁也可以使用apple pay 和主要的信用卡了,很方便。当然还不不是所有车站。对国际游客很方便。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疏影浅斜' 的评论 : 伦敦的公交非常方便,这一次深有体会。有手机,有Google,就可以畅行无阻。倒车也非常方便,每条线路都连着,基本不用过马路,出站。
疏影浅斜 回复 悄悄话 从伦敦各机场到市区都有火车,从Gatwick机场到市区,在网上可以提前买票不到10英镑,34分钟就到了。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ina63' 的评论 : 看介绍伦敦光国际机场就有六个,一定要小心: Heathrow, Stansted, Gatwick, Luton, Southend, and London City airport。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五湖兄长周末愉快!一个城市给人的印象有时候被一个人一件事就毁掉了。就象我很多年前从温哥华倒机丢了钱包,之后心里一直对那个城市有个梗,其实拿我钱包的人或许也是路过的旅客。
天凉好秋 回复 悄悄话 菲儿谦虚了!很高兴如果你觉得我的小文还有点用处。
Mina63 回复 悄悄话 几年前我们去迪拜也闹了个乌龙,飞机是要在伦敦倒机,没有想到买好票后才发现是两个不同的机场,好在我们在伦敦机场附近的酒店过夜休息,第二天在机场坐大巴去另一个机场(机场的名字都忘记了),路程1个多小时,如果是当天转机可能都要误了下一航班,人生地不熟又带着行李,在两个机场之中倒机真是麻烦。好在返回时是同一个机场,但是我们避免长途飞行的劳累,也是在机场附近的酒店休息了一个晚上。
五湖以北 回复 悄悄话 上次回国在伦郭转机时进城逛了几个小时,在大英博物馆外换钱时,被印度人骗得不轻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赞好秋的伦敦篇,我做下笔记,留着备用。:)“这次回国外国人真的是几乎看不到。在地铁上看到了三个俄罗斯人,提着中国的购物袋,算是很稀罕的了。”。同感,在酒店看到不少俄国人,还有点大声喧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