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血壮山河》之3013 临沂大战 8

(2016-07-01 06:30:59) 下一个

3013 第三部 徐州会战 第四章 临沂大战 8

  第八节 

从3月24日到26日,临沂前线激战一刻未停。坂本顺接受上次教训,对侧面的第59军保持强力攻击——“临沂正面守军战力有限,侧面的部队要是给咱背上再来一下,那是不是太不长记性了?”

这下子日军用主力对付第59军。第59军虽勇猛搏杀,但仅能保持河西古城、管庄一带阵地。几天前差不多拼光三个团才拿下的茶叶山、反复拉锯十几次才夺得的刘家湖都已远远地看也看不见了。同时日军保持对临沂的压力。临沂第一道外围防线桃园、三官庙等被日军密集炮火纷纷摧毁,守军伤亡殆尽,庞炳勋退守九曲店、赵家庄一带。日军跟进打击,这道防线也是危在旦夕。

在日军的压缩下战场越来越小,张自忠从25日起就来到庞炳勋指挥部了,共同指挥。现在临沂正面危急,张自忠急令第38师抽出三个团,强渡沂水、增援庞军。这三个团渡河以后,勇猛扑击、抄袭敌背,夺回桃园、孙家等一线阵地,将正在向临沂进攻的日军一部包围在三官庙。

包围是包围,打是也打不动的!

战至26日下午,庞、张两军损失严重,特别是庞炳勋的第40军,战斗兵已经不满1000了,第116旅旅长李运通已经在阵地上抱着机枪向敌扫射了。庞炳勋向蒋介石告急,看来这些老军头还是有点儿看法和办法的,就是不向李宗仁说啥了,有事儿直接找老大。“虽勉守九曲店、小李家庄、石埠岭、黄山一线,但敌如在攻击,河东难支。……誓死相拼,流此最后一滴血!

徐祖贻也向李宗仁告急,请求增援。这时候李宗仁想起第57军来了,命令繆激流之王肇治第333旅和刚从河南赶来的汤恩伯第20军团骑兵团增援——着急了,步兵都来不及了。

日军加强攻击,准备将第59军彻底驱逐。飞机炸、大炮轰,向古城、管庄一带疯狂进攻。第59军喋血奋战、前仆后继,激战两昼夜,古城、管庄守军全部牺牲。第59军向临沂退守,坚守七里屯、韦家村一带。第38师没有任何预备队了,师长黄维刚向张自忠请援,张自忠说,“你们要坚决顶住!我们困难敌人更困难,要坚持最后五分钟!我已经命令刘师长派出一个团从诸葛城向敌人左侧猛攻,不久即可到达。”

黄维刚是觉得就是这一会儿也很困难了,“问题是正面部队有顶不住的样子,眼下这里实在没人可调了。”

张自忠立刻就说,“没有人吗?!为什么还有人说话?!”这就是给黄维刚下了死命令了!有一个人就得顶住!张自忠也完全知道黄维刚是个啥样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开口要求增援的。张自忠放下电话就带着手枪营,又抓上第676团二营向第38师师部跑去。到了第38师师部,张自忠登上小高地观察敌情。日军炮火猛烈,张自忠不为所动。定下决心,组织一切力量反击,打退日军进攻,稳定阵地!

河东战场,日军突出三官庙的包围,再次进抵九曲店,临沂三面被围!

在此危急关头,王肇治第333旅赶到临沂,同时汤恩伯骑兵团也赶到河西古城以西10里的胡子峪。

板垣征四郎正在恼火,坂本顺的第21旅团久拖临沂城下,而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在台儿庄混战,急需增援。板垣征四郎并未发现中国军队增援,而是判断临沂守军第40、第59两军战力已失,临沂可以维持现状,增援台儿庄要紧。于是命令坂本顺率领4个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脱离临沂战场,向西绕道爱曲、向城,南下增援台儿庄,只留下2个步兵大队坚持临沂阵地。

1938年3月27日,徐州会战,从二十里铺朝沂州行进的日军坂本部队。

这一里一外差距就大了——29日22时,临沂守军全面发动反击。两支生力军的加入不光加强了战力也激发了斗志。第59军和第333旅击破当面日军,进至二十里铺;第40军追击日军至独树头;第20军团骑兵团向艾山方向攻击。

二次大战又胜利了!这次打得更加惨烈,而且是在被动的情况展开,第40军、第59军几乎是一直被压着打,这都是因为李宗仁糊涂搞出来的。最后在援兵的支援下,日军转移兵力,这才获得胜利,实在侥幸!

前后两次临沂大战,庞炳勋毫不动摇,死死坚守临沂正面,第40军伤亡惨重,丧失8成战力,伤亡将近万人。而第59军牺牲更重!第38师3个旅战前1.5万人,现在只剩不到3000!只好全部合编到第112旅。第180师战前1万人,现余6000人,还能维持两旅四团,不过每个团只有7、800人;第59军整个伤亡1.6万人,第40、第59两军伤亡合计应在2.5万人左右。据战史记载,打死日军3000以上。俺是很愿意接受这个数字,可是呢,按照一般伤亡比例,死亡和重伤的比例一般为1:3。这样算来,日军伤亡应该差不多1万了。坂本顺的21旅团才有多少人啊,也就1万啊,这就全灭了?现在坂本顺还能率领4个步兵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南下,有一个说法是加强了第9旅团的第11联队,这样都加起来也就1万出头,顶多1万5左右,那无论如何也不是这个样子的。

有这样一个数字,是第5师团战后整理上报的武器损失,“南口攻击损失武器1123;平型关口损失武器1075;忻口镇损失武器4174;南部山东省损失武器3989。

第5师团是在山西忻口遭到了重创,这几个数字也完全反映了这个情况。而排在第二位的是在山东打的,南部山东,这其中的一半应该是在临沂战损的。日军第21旅团在忻口被打残,80%以上的老兵被干掉,经过3个月的整补恢复了战力。虽然这个时候的战力比不得忻口,但是也是凶猛异常。第40军曾俘获两个俘虏,其中一个竟然被另一个活活踢死,也是死战到底的。

无论如何这也是一次胜利。这样的胜利比起“台儿庄大捷”来毫不逊色,这完全都是第40军、第59军的全军上下舍命拼杀获得的。

临沂大战的第一阶段是最辉煌的。首先是庞炳勋的第40军在临沂正面死命顶住,然后张自忠指挥第59军冲向日军,狠狠打在日军侧背上,这出其不意的打击一开始确实造成了日军很大损失和慌乱,随即日军又组织反扑,双方形成拉锯。张自忠再次组织进攻,这次是全军压上,终于击垮日军。这里边也有遗憾,一开始张自忠的兵力使用有所保留,第38师动用第113、第114两个旅,第180师动用第26旅,都保留了1个旅作为预备队,这在一般的战斗当中都是这样的,而此时应该动用全部力量全力打在对手的侧背上!此时战场不小,而且应该再向北扩大战场,充分发挥兵力优势。张自忠对日军的判断有一定的失误,也许认为这就够了。没想到打不动,等到日军形成反扑,这才动用全部力量反压回去,这样就复杂了战场形势、延长了战斗过程,也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牺牲。例如第114旅攻打茶叶山,从一开始的3月14日凌晨开始使用第227团1个团攻击,双方在此展开争夺,第59军陆续投入第223、第224团总共3个团,伤亡很大,最后连第226团也使用上了,这才最终完整占领茶叶山。

第40军的战果没有第59军这样大,但却是胜利的基础。没有庞炳勋的拼死决心、没有第40军全体将士的拼死搏杀,就不会形成这个战场。这些西北军的老军头杀起鬼子来是毫不含糊的。遗憾的是庞炳勋后来力尽投敌了。

第5战区的指挥是很差劲儿的。在西路滕县已经失守,汤恩伯、孙连仲驰援这才有了“台儿庄大捷”。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军令部第一厅厅长刘斐都坐镇徐州,专注于西路,为台儿庄大战出谋划策。3月24日,蒋介石也亲到徐州督战,这才搞了个“台儿庄大捷”,这个战果未必就比临沂的大多少。而东路只有一个战区参谋长,基本上没有什么筹划、决策,也没有为东路争取到什么,甚至是也没为东路保留住什么。第59军中途脱离临沂就是最大的失误,这位战区参谋长也没有说什么,不知道是没看出来还是不敢说,还是说了没人听,不管如何都是失职。

等到第59军再次回来的时候,原先攻占的河东要点全部丢失,日军兵力加强,这次第59军是完完全全被压着打,几乎没有还手之功,很是被动。要不是援军来救、日军转移兵力,临沂必定失守!

直接原因是第5战区无计划的胡闹,虽然张自忠有一定的失误,不过庞炳勋、张自忠率领全体将士浴血奋战,给日军造成重大伤亡,挡住了日军第5师团南下的路线,形成了日军第10师团孤军南下的败式。在最后的关头,坂本顺的4个步兵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绕道增援,已是晚了,这才有了台儿庄大捷。这完完全全是我们抗日将士的鲜血铸就的胜利!

张自忠因此殊功,军事委员会撤销对其“撤职查办”的处分,随后提升为第27军军团长,兼任第59军军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