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笔记

又是悠长暑假,难得做回散仙;平生最爱闲散,懒理俗世羁绊;听说此处有城,特来城中一见;偶记城中往事,往事如昨如烟;城外风光变换,心居世外桃源;告别春寒严冬,尽享夏日长天
正文

早餐记之三:东北暑假兴城之苞米茬子粥(上)

(2017-01-17 20:02:55) 下一个

早餐记之三:东北暑假兴城之苞米茬子粥(上)

 

 

曾经有幸在兴城度过一个非常完整的夏天,那里有很多上世纪留下的疗养院,也有很著名的温泉;真心喜爱东北的夏天,那时一点也不热,只是白天晴朗温暖,早晚清新凉爽。据说这是保存完好的四个明代古城之一,果然城墙都是完好的,还有城门楼可以上去俯瞰城内外的民居。每次路过那城门的时候,都有一点时空交错的感觉,很喜爱这种古旧的历史感,那城墙和磨损的砖石都是比我们更加古老的见证者---我们亲眼见到过的东西,连一百年都很难超过吧-----不是说过去修砌城墙时还要用糯米米汤,城墙才会结实的吗?

说起米汤来,那可是我的最爱之一,晚点再说吧,好像要跑题。

提到兴城,金庸小说里提到过袁崇焕,火车站门口就有一尊塑像,是原籍广东东莞的南方人。他的故事不怎么诱人,据说明朝皇上把这位保边疆抗清的英雄给做成片皮鸭了;虽然我很爱北京烤鸭,但这还是太残忍了,以至于我每次经过都会绕开那塑像,假装看不见,以防影响了我的好胃口。这样的皇帝谁还保他作甚啊,怪不得听说广东人都改行经商去了,估计是胆子小给吓的。。。

度假的人当然不能自己起火做早餐了,在楼下小店里可以买到蒙牛牛奶和一种叫毛毛虫的面包,中间夹心的奶油很好吃(管他是不是反式脂肪),其实疗养院也有食堂,外面也有早餐摊,解决早餐都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且还可以是很美味的享受,因为,有玉米贴饼子,有苞米茬子芸豆粥,配的各式传统小咸菜。

 

玉米虽然原产墨西哥,但是在东北可是种植很普遍的农作物,我家原来也年年都种一些,刚长出来的时候,我很难将玉米秧苗和高粱的秧苗区分开来。夏天晚饭时分,父亲吃得快,他吃完了就去给我们到院子里(夏天室外做饭凉快)的碳火上开始烤新鲜的苞米,那叫一个外焦里嫩的香气四溢啊-----当然了,呼(清水煮)苞米也是暑假的一大乐事,有白的有黄的,那时家里也不上化肥,所以大概是院子里种的少,有时授粉也不均匀,就有一些玉米是颗粒不算特别饱满的,像是一个爱笑老人的稀稀落落的牙齿,我就最喜欢挑这样的来吃,吃起来没有精神负担,很快就可以吃完一根,充满了成就感!

每年头回煮新玉米的时候,就像个小小的节日;奶奶总会用纱布包上几根,我跟着她送到隔壁的书店,给铁蛋和经管书店的铁蛋妈妈尝一尝。玉米是她伺候着长大的,我们也是。

在我看来,最好吃的新鲜玉米的做法,是用插菜板,将玉米棒子上的玉米磨碎成浆,然后放一点水,加上油盐葱花,煮成新鲜的玉米粥-----可以说,自从离开老家后,就再也没吃过这样的人间美味了!到了南方,也尝试着如法炮制,但从未成功过---不是烹煮方法的问题,而是玉米已经不是那个玉米,人也不再是那个人。。。南方很多都是转基因的甜玉米,我算是地道的北方人,对甜口的食物从来兴趣不大,总觉得甜的食物顶多算是零食甜品,不能当作正餐享受主食的正统地位滴~~~。。。。实际上是,在市场上不可能买到农家地道的玉米,这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享受,也许只有回忆中去找寻了。。

那日,忽然在食品店中发现来自沈阳的真空包装的粘玉米,买来一吃,啊,这可是玉米种的后起之秀了--我在老家小时不曾见过,近些年来才开始流行起来的--街上总有推车叫卖的,锅上蒙着棉布垫子,玉米是热乎的,单闻着就已经很香,吃上去更糯,味道口感俱佳--尤其还有一种录音的喇叭,跟着自行车主人走街串巷地叫卖----儿子也学会了的那种吆喝声,特别富有生活的气息,令人怀念。这粘玉米,不知是否引进的新品种,有着硕大的棒子,虽说比不上新鲜玉米粥那般的二八佳龄的柔和细腻,但总算经过千山万水,漂洋过海来看我们了,也是有老玉米独特的香味滴,虽经真空包装,也未失真味,堪称“玉米中年,风味犹存”啊,值得趁着胃口尚好,牙齿齐全时候,仔细品味欣飨哦~~~更何况,有一资深吃货还意味深长地说过一句东北俗语:“老玉米香哦”~~~大概是想提醒我们一个古老的东北习俗,那就是:没长成的东西,无论是庄稼蔬果,还是家鸭牲畜,没长成熟的时候,是不可以采摘食用的哦;至于这规矩究竟是来自哪里,是,佛教,藏传佛教,还是是萨满习俗,在下才疏学浅,就不得而知咯--还请知情者给我们透露一二才好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雪人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记得上图哦
雪人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enomy' 的评论 : 听着就好吃!
genomy 回复 悄悄话 我们云南也吃糯玉米,不喜甜玉米。我最喜欢的是用新鲜的稍微老一点的糯玉米磨成浆做的Pancake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我也馋了,哪天做点。
高斯曼 回复 悄悄话 我也馋了,哪天做点。
崔澍泉 回复 悄悄话 大茬子粥久违了,谢谢提醒!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