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Day or One Life

唯读书与写字不可辜负
正文

二月读福克纳

(2018-03-08 06:03:43) 下一个

福克纳的书已经读了: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喧哗与骚动》
《我弥留之际》
《押沙龙,押沙龙!》
《八月之光》

今天开始看《去吧,摩西》,看完后,福克纳就算告一个段落。其实,关于斯普诺斯家族的三部曲也可以看。不过,算了,今年我的主要目标是看短篇小说。

关于福克纳,可以说的太多,已经说得也太多。没有新意,我也就不再重复。

刚读完读《去吧,摩西》之《大黑傻子》:

大黑傻子一点不傻,他痴。

他年纪轻轻,力大无穷。丧妻之痛,在他就是不想活了。他工作,他喝酒,都无法麻痹他的痛苦。他不想活了。可是,死之前,他杀掉了欺负黑人十多年的白人,一刀毙命。他可以逃,但他不,他笑啊笑,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他一心求死。

原来,一个男人心痛可以到如此程度。

 

补充于3月10日:

《去吧,摩西》读完了。福克纳的阅读暂告一个段落。福克纳不愧为大家,值得一看。最爱他的《我弥留之际》和这本《去吧,摩西》,反而《喧哗与骚动》和《押沙龙,押沙龙!》还在其次。

美国南方,穷白人、黑人、土地、森林、打猎。福克纳笔下的南方和弗兰纳里·奥康纳笔下的南方有不同,两人一人在密西西比州,一人在佐治亚州。特意查了一下这两个州的位置,纬度平行,中间隔了一个阿拉巴马球州。不同之因在于,作者写作的出发点不同,当然福克纳的更大气,时间也早一些。宗教对两人的创作都有影响,但不同,福氏只是引用类比,而宗教对于奥康纳而言则是深入骨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说福克纳“把南方从多愁善感的女人的眼泪中解放了出来”。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说:“福克纳对小说结构有很大的创造,他的小说结构非常细腻、复杂,把不同的叙述者组合在一起,使内容更紧凑。他是第一个让我一边看小说一边记笔记的作家。”

加西亚·马尔克斯称:“我崇拜的大师是两位极为不同的北美洲小说家,一位是威廉·福克纳,另一位是海明威。”   天啊,这两位也太南辕北辙了。

1949年,福克纳击败加缪、帕斯捷尔纳克、约翰·斯坦贝克、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然,这几位当年落选的人后来都获得了诺奖。

八卦完了,再抄一段话,以示我的敬佩之情:

“我杀死了你;我的举止必须不辱没你那正在离去的生命。我今后的行为将永远配得上你的死亡。”
                             ——《去吧,摩西》之《三角洲之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