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禅的博客

体悟人生真理,通达智慧觉悟。自觉觉他,自利利他。youtube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正文

七情致病及心志疗法

(2021-11-11 15:19:23) 下一个

七情致病及心性疗法!

作者:逍遥禅

七情做为致病因素,有别于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入人体,而是直接影响有关的脏腑而病,情志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所有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气血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必须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气血来源于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而脏腑所以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必须依赖于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滋养。如《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个脏腑有不同的影响,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变化。由此可见,气血是脏腑生理功能所必须的物质基础,而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所以,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

致病特点
七情致病,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

(一)影响脏腑气机,七情致病,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气血逆乱,导致各种病证的发生。其中主要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二)直接伤及内脏。七情过激可直接影响内脏生理功能,而产生各种病理变化,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三)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情志活动的异常,既然能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么,对已患的疾病就必然有所影响,或使病情加重,加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五脏联系
人有七情,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包括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志情绪的变化。通常情绪的波动一般不会危害人的健康。但强烈的情绪波动,或长期消极情绪能引起过度的或长期的精神紧张,使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并可引发一些疾病。

中医认为:七情与人的五脏密切联系,与五脏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喜与心、怒与肝、思与脾,忧悲与肺、恐惊与肾-一相对应。七情波动能影响人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运行。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状态,保证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剧烈的情志变化,可以使阴阳平衡失调,影响人的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功能紊乱。正如《素问·举痛论》指出的:"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医认为七情分属于五脏,为五脏所主。正常情况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忧)为肺志,恐(惊)为肾志。

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恐惊伤肾。

七情与善恶心性阴阳之气
人的喜怒悲忧思惊恐七情,还与人的贪嗔恼怒烦我执恶习有关。人的贪心太重,就容易日思夜想而忧思伤脾胃;贪心得到了满足,就高兴快乐而伤心;贪心没有得到满足,就容易生气嗔恨而伤肝;生气嗔恨而造下了恶业,就会被恶业纠缠而惊恐伤胆肾;生气忧悲而伤肺。
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恶习,就是贪嗔恼怒烦的根源,也就是恶心恶念恶行的负能量,在身体内就是邪恶之气,也叫阴气。阴气必然会感召冤亲债主的邪恶众生,也就是恶鬼,这就是所说的“心恶生暗鬼”。因此,六欲七情不仅伤身还感召冤亲债主的暗鬼,这就是阴气虚病!阴气对身体的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最终造成气脉堵塞,激发身体组织的病变,这就是七情六欲造成的疾病!
人若是用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善心,自然就没有贪嗔恼怒烦的我执恶习了!也就没有七情六欲的伤害了,人有善心,天必助之,善神护法必然来相助,自身正能量增加,阳气充足,气脉运行通畅无阻,人的身体就会自动修复恢复健康!
因此,病从心起,治病先治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