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瞬息全宇宙》之问

(2023-03-22 00:40:17) 下一个

《瞬息全宇宙》之问

使女

 

      当占据了Evelyn女儿Joy身体的恶魔Jobu Tupaki说:“一切都没有意义” 时,Evelyn问:“你不会相信那是真的吧?” Jobu Tupaki反问:“这样不觉得好吗?”并接着解释说:“如果没有任何事是有意义的,那你因为自己一事无成而感到的痛苦和惭愧就会消失。”

      Bingo! 这就是当今生活失意者用来逃避现实的逻辑。在《瞬息全宇宙》中的体现便是那个百吉饼黑洞,它会吞噬一切!而导演让Evelyn这个美国第一代华裔移民母亲在濒于崩溃时经历了多重宇宙的历炼,最后成长为名副其实的救世主,用宽容与爱拯救了被恶魔占据的女儿、自己的婚姻、家庭和所有的宇宙。壮哉!壮哉!

      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准救世主Evelyn的丈夫Joe—当时那个宇宙的Alpha Waymond,曾问Evelyn她是否感觉生活中什么都不太对,就连咖啡的味道都不对了。Joe说:“我们的制度正分崩离析。没有人再相信自己的邻居。”Joe的话还没说完,Evelyn就问怎样才可以恢复以前完整的制度,重拾往日邻居间的信任。看到这里,我发现自己的脑海里想的是同一个问题。我想,绝大多数观众恐怕也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吧。难怪这部电影赢得了奥斯卡七个大奖,其中还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这样的重奖。这个电影所给出的答案反映了美国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潮,似乎为现在的美国社会指明了方向。

      然而,回头再想,我觉得电影导演给出的答案确实值得商榷,故而有此五问。

      第一问,多重宇宙的历炼真能造就出救世主吗?基于量子物理的多重宇宙是平行不可穿越的。导演非要可以穿越,我也能接受,艺术不必遵守科学定义,更别说是假设了。但是如果我们真能像Evelyn一样能同时生活在多重宇宙中,扮演多个角色,并且能任意穿越的话,我们对生活会采取什么态度呢? 我想,我们的肉体和精神大概率会因为经历的超越了所能承受的而出现问题。就像Joy在重压下变成Jobu Tupaki一样,没有了道德感,也没有了对客观真理的信仰。最后,所有的真理在我们眼里都成了相对的,真理也就在相对性里消失了。没有了真理,宽容和爱对我们还有意义吗?没有了宽容和爱的意义,我们又怎么能会被锤炼成救世主呢!

      第二问,按照导演的逻辑,既然我们有着所有可能性,我们还需要决定吗?导演的逻辑是,人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对人有重大的影响。但如果我们可以同时生活在不同的宇宙,做不同的自己,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导演的逻辑好像很难说是没有问题。

      第三问,导演说的宽容和纵容有区别吗?影片中呈现出来的Evelyn对Joy的同性恋朋友的接受是因为她认识到所有可能性都存在的“真理”,从而理解了Joy。但是,她丝毫没有去努力真正地了解自己女儿同性恋的情况。我想大多数母亲都会自然地去找医生、找专家、找学校、找老师去了解自己女儿是否有真正的性取向特异,会去了解同性恋是否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会去了解解决这个问题的各种可能选择。如果当初反对是因为爱,那么现在接受也应该是因为爱。这是导演的逻辑。按照这个逻辑走,她一定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才能体现她对女儿的爱。没有这个过程,直接接受,虽然感人,但不是以爱为基础的宽容,而是以纵容为基础的所谓的爱。

      第四问,导演为什么会用那么多令人作呕的镜头呢?电影中作为各个宇宙间的跳板(Jumping pad)是各种各样怪诞的行为,比如男性当众脱裤子,吃粘在桌子底下的口香糖,用鼻子吸一个苍蝇再从另一个鼻孔中呼出,把老人流下的鼻涕送到老人嘴里给她吃,把如男性生殖器的奖杯插到肛门里等等等等。这里,导演似乎分辨不出怪诞与令人作呕的区别,而Joy的一句话似乎给了我们答案。她说:“只要时间足够长,好事坏事就都没有什么区别了。”当差别被抹去之后,一切就没有了客观标准。美和丑也没有了界限。

      第五问,什么是爱和讨好的区别呢?影片中第二部分Everywhere中,Evelyn以爱做武器大战阻挡她去救女儿的敌人的那一段戏的最高潮是Evelyn满足了一个受虐狂的想法而打他屁股。影片中所有的角色都因为这个行为而表现出大受鼓舞。如果前几个行为还算爱的话,这个行为跟爱似乎关系甚远。这最多是看人下菜碟,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扫清障碍罢了。导演混淆了爱和讨好的不同了吧!

      电影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故事是否立得住乃是好电影之本。一部拿这么多大奖的电影有如此多的逻辑上的硬伤,实在说不过去。

      从演员表演来说,这部影片可谓上乘。从电影剪辑的专业角度来说也很优秀。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归给此部影片,实在名不副实。您说呢?不过话说回来,当今抹杀区别的思潮汹涌,这三个奖项不给此片又能给哪一部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mary_亮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和柳' 的评论 : 同在世上为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ary_亮光' 的评论 :
我相信有很多人一窝蜂追捧,对电影本身并没有看进去,也没看懂,没注意到细节的含义,更没捕捉到你所说的第四点,细节当中对价值观的颠覆。

能在众人当中,大声说出你的观点并予以佐证,有勇气还得有见识,谢谢你的文章。

这个电影我觉得纠结,但是没看懂,直到你说出来了,我才知道这些不舒服的点在哪里
mary_亮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和柳' 的评论 : 谢谢您的鼓励和评论。这让我觉得功夫没有白费。写这一篇花了三天的时间,片子看了5次,稿子改了4次。
mary_亮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ife_Nature' 的评论 : 谢谢您的评论和鼓励。
mary_亮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爱想起' 的评论 : 说得好。谢谢您的评论。
mary_亮光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杨和柳' 的评论 :"为植入自己的价值观,祭上了亚裔文化。" 说得太好了!!!谢谢让我看到这一点。
Life_Nature 回复 悄悄话 杨和柳说的太对了:“我对这部电影情感很复杂,一方面感念电影让亚裔的挣扎与融入被世人看见。 一方面对其严重不适,单单镜头到还罢了,关键是如博主所说的精神点。
亚裔的隐忍、沉默不仅仅是因为道德规条的严苛,而是对平和、礼让、和睦的追求,对外界的忍耐不单单是懦弱,也是对关系的宽容、理解和爱。 导演和编剧思路单一,为植入自己的价值观,祭上了亚裔文化”
也赞博主的有深度影评,说出我的一些疑问, 博主总结得太好了
我爱想起 回复 悄悄话 觉得问题恢复以前完整的制度是定义対了.但解决方案不対
宽容和纵容有区别
怪诞恶心违背公理和正常差异也不同
杨和柳 回复 悄悄话 这是我见过的对瞬息全宇宙最深入的影评。

妄图借助亚裔因素来颠覆一些不该被颠覆的人类一般价值观。

我对这部电影情感很复杂,一方面感念电影让亚裔的挣扎与融入被世人看见。
一方面对其严重不适,单单镜头到还罢了,关键是如博主所说的精神点。

亚裔的隐忍、沉默不仅仅是因为道德规条的严苛,而是对平和、礼让、和睦的追求,对外界的忍耐不单单是懦弱,也是对关系的宽容、理解和爱。

导演和编剧思路单一,为植入自己的价值观,祭上了亚裔文化。

不,这不是我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