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稀松平常卫生服务收费检查

(2022-12-19 00:35:43) 下一个

稀松平常卫生服务收费检查

                                 2005年8月29日

何必

市卫生局对49家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略。)

被查的49家医院里只有5家在“个别项目中存在乱收费问题”,这应该是个不错的成绩了。

新华社消息,这五家医院对被曝光违规收费行为作出回应。北京口腔医院对一住院病人一次手术收取7次全麻费共1050元,多收900元。这是本次检查中情节最严重的一例。北京口腔医院张副院长说,这个病例发生在2004年4月,经查,是由于一名护士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误将1次麻醉费的1输入成7所致。医院在上周已经联系到患者,退还了多收的900元钱,并向患者道歉。这次被查出有多收费情况后,医院开始全面复查2004年1月1日到现在的病历,目前未发现其他问题。现在,医院对所有住院病人的收费,都必须得到医院物价办公室的最后复核后才能进行。北大口腔医院主治医师急诊、假日门诊医保病人挂号费按规定应收1元,该医院实收2元,多收了1元,且多收部分违规使用医院自制票据。北大口腔医院医务处沈处长表示,周一医院会开全院科主任会,会上将纠正多收的1元挂号费问题。整形外科医院医疗收费清单中有大便器(每个7.15元)、小便器(每个6.05元)费用。扩大医疗收费范围,属违规收费。整形外科医院医务处处长吴念说,因为医院不属于医保单位,所以医生在开单子时,没有严格按照医保的相关规定分类,将一次性坐便器归类到医疗耗材类中去。医院会再详细了解一下相关政策,如果一次性坐便器应是医院无偿提供的,一定立即停止收费;如果一次性坐便器能收费,但须归到生活用品类,医院会要求医生开单时严格注意归类。北京同仁医院医疗收费清单中有门诊咨询台出租轮椅费,每小时1元。扩大医疗收费范围,属违规收费。北京同仁医院院长助理兼医疗客户服务部主任田剑解释,之前医院的轮椅也是不收费的,但后来出现了患者不归还轮椅的情况,有的患者甚至将轮椅推出医院好几天,为了让更多的患者能使用到轮椅,医院才对使用轮椅的患者实行每小时1元钱的收费。由于相关政策不允许此项收费,在市卫生局检查当天,医院已停止该项收费。目前,医院正商讨通过别的办法来解决患者不及时归还轮椅的问题。北京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即北京急救中心)收取一次性中单(担架床单)费用时,进价4.50元,应收4.95元,实收6元,多收1.05元,属违规收费。北京急救中心党办表示,现在正在核实相关情况和相关人员责任,核实清楚后一定会立即纠正,不再多收费。

金大鹏介绍,上次审计署曝光了10家医院多收、乱收费后,这些医院吸取了教训,这次检查都没有发现乱收费问题。

从8月16日开始,市卫生局组建由卫生系统相关负责人、首都卫生行风社会监督员以及专职物价员、审计员组成的10个检查组近百人,对49家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

据参与此次北京市组织的医疗服务费用检查的社会监督员反映,检查前一些医院事先做了准备,使得这次检查结果显示的三级医院乱收费现象不是十分普遍。但是,据媒体调查,乱收费现象在医院还是较为普遍存在,这也是医疗系统屡次降价却未能实质性降下去的一方面原因。而另一个更重要原因是出在药品价格上。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4年)的统计结果,北京地区平均每人次诊疗费为215.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108.2元的2倍。医疗服务的本质在于提供诊断、治疗等技术性服务,但从北京医疗机构的业务收入来看,体现技术性的医疗收费并不高,相反却是药品费用占整个医疗费用的比重相当高。

《北京市卫生统计资料汇编》数据,北京市逐年上涨的医疗服务费用中,药品费用所占比重出奇得高。以2003年为例,北京地区各类医院平均每人次诊疗费用为262.78元,其中检查费和治疗费仅仅分别为23.7元、17.9元,而药费却占190元,达72%。

其实,这次针对北京市所有医疗机构物价情况进行的大检查,早就公布于众。媒体对此颇有微词,认为这种在检查前告知的方式,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走过场。实质上,这种做法就如同向被检查者通风报信一样,使得各自纷纷采取措施规避犯规被查处。

从那些被查出有问题的医院的情节上看,乱收费多是发生在一些犄角旮旯里,在不经意间被捉拿到的,应该属于百密一疏;被查到的那些医院,也实在是够笨的,怎么规则如此简单的游戏都不会玩?

而这些医院对于被查出问题的处理和态度上,也都是要避免、停止、纠正等等。此前多收也就收了,没有什么退还之说;而从医院方面的表态上,更是把问题都归结到客观原因上,院方领导与此毫无干系,更不会承担任何责任。最严重的一个手术收取7次全麻费这种天下大滑稽,也只轻描淡写被说成是护士计算机操作不熟练所致,简直让人啼笑皆非;而处理结果也就是退了多收的款并道歉了事。

然后呢?犯规医院领导依然大摇大摆坐在老板台后面作威作福,即使是如此顶风犯案也不过尔尔。

事先通报了,那些被审计署公布的10家多收了1000多万元的医院当然不能再犯如此弱智的错误了,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在这次检查的犯规名单中了。

于是,动用了10个组近百人的庞大检查队伍历时20多天轰轰烈烈的检查,就这么收场了。而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红介绍,三级医院归北京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力量检查,北京市18个区县都在对辖区内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物价问题进行检查,那要动员多少社会资源就可想而知了;更由于地盘里熟人好办事,那结果将会如何就是带有闹剧色彩了。

用不着推算这种市级和区县级排查所耗费的资源,经历过上级检查或单位间互查的人们都能够想象到那是什么样的场面;也用不着对北京市卫生局长所谓计算机管理承诺将花费及其商业机会进行描述,傻子也会看到再富起来一批人。

如果不是事先通报而是突击秘密检查,那么会如何呢?人们推测,现在公立医院不可能没有不乱收费的,当下公立医院把患者当作取款机,白衣天使蜕变为披着羊皮的恶狼似的白衣魔鬼,这已经是不容置喙的事实。如此大背景里,这种检查管什么用呢?

而人们更在猜测,既然有事先通报,为什么还有医院胆大妄为出现在犯规名录上?是不懂得当今的潜规则?

想想也没有什么新鲜的。可能的情形是,被查出来的医院没有伺候好那些卫生行政部门的老爷姑奶奶,比如哪次巨额消费后一点都不懂事没有买单、或者官员子女出国留学的费用居然不主动照单全收、再不就是衙门里职员的表叔丈干子的堂婶住院结帐时才给打了个对折、等等,于是被盯上了,一定得查出毛病来给丫挺的颜色。如今医院没事时都一身臊,还有费力查么?肯定是一逮一个准啦。

因此,如果说被查出问题的那些医院够笨的,并不过分,还是官场上的手腕弄得不够娴熟。从这个意义上看,说这些医院够背的,则更合适。

所以,要是把这种检查结果看作是权力争斗和权力资源的重新分配,恐怕更妥帖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