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观时事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个人资料
正文

财政与货币政策“鸡瘟”化倾向遗患无穷耶

(2023-05-14 23:29:10) 下一个

财政与货币政策“鸡瘟”化倾向遗患无穷耶

                   2010年12月4日

何必

货币政策顺势而动……(略。)

嘿嘿。

最新的经济大政方针就这么出笼啦。

来看看本周经济的相关内容吧。洋鬼子中文媒体的相关文字。

(何必注,略。)

李延明发来的相关内容。

(何必注,略。)

洋鬼子中文媒体如此说辞有点儿意思。

(何必注,略。)

呵呵。

怎么样?

洋鬼子说啦,中国经济面临着的麻烦可是不小吧。

中国经济的麻烦还用洋鬼子说?俺经年累月传播的都是如此货色吧。

按照洋鬼子给出的路线图,中国经济应该何去何从呢?一句话,市场化。比如加快私营经济发展步伐,比如扩大汇率弹性,比如开放金融,比如增加消费占比,等等。

你妈啊,这就能够解决中国经济乃至整个中国的问题了么?

看看MIT黄亚生是怎么说的吧。中国现如今需要左派,而且越多越好。

为什么呢?市场经济在中国从来就没有存在过,按照市场拜物教的路数,现如今的中国已经民不聊生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有了秦晖认为中国的极右派真是把中国带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的结论。

洋鬼子说啦,温家宝有可能成为“中国的格林斯潘”。

那么,温家宝是不是会在乎成为中国的格林斯潘呢?

这个问题又是个傻呵呵的吧。

很简单,李鹏会因为陆四而在乎被人骂成刽子手么?朱镕基会在乎是改革开放中国最坏的总理乃至最坏的国家领导人么?李鹏在国外出版了六四日记,是在干什么么?和所有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一个德行样,就是为自己开脱,推卸责任,反正,从李鹏到胡温,从我党到农民工,从贪官污吏到下岗工人,从国内刘晓波到美国“花瓶民运”,没有一个不是在推卸责任吧。朱镕基呢?干脆连自己的功过是非都只字不提了,这倒是给胡温任上离退休高官出书热带来的麻烦少了些许干扰,但却是折射出朱镕基祸国殃民之后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心态吧。

李鹏,朱镕基尚且如此,相提并论下,温家宝会在乎背负中国格林斯潘的名声么?对温家宝来说,反正各式各样的名号都已经背上了,中国影帝的说辞早就红遍了大江南北,是不是格林斯潘,无毬所谓咧。

所以嘛,看洋鬼子对中国事务的评头论足,真他奶奶的隔岸观火隔靴搔痒,前门楼子和头子,哪儿和哪儿啊。

现如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定调了吧。中国的经济政策将发生巨大的转型,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嘿嘿。

袁剑在几个月前还盖棺定论,中国的货币政策不会也不敢发生重大的调整。结果,余音未绝,货币政策方向发生重大调整就出现啦。

看来,袁剑对于中国委府的政治逻辑的观察还是不够细致入微。对于我党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大权在握打家劫舍欺男霸女中饱私囊才是重中之重,所有的政策选项,都要服从于这个最终目的。因此,货币政策的调整算个屁呀。

按理说,经济政策回归常态化,应该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相辅相成吧。但是,中国就弄出来个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么个牛头马面来搭配。全世界有如此这般的经济政策的匹配方式么?

当然咧。全世界除了中国之外,也没有听说过什么“积极的财政政策”。

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呢?俺在如此长年累月每天一篇的文字里早就引用过吧,2002年,俺在央视做经济学家演播室访谈节目里,俺的校友、现如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大人、全国政协常委贾康的专题讨论吧。其中,他介绍说,国际上都是说“扩张型财政政策”,中国则有着“积极财政政策”。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最为核心的区别,就是扩张型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就是减税,而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当中不含减税的内容。

哈哈,这就明白了吧。说到底,中国委府就是属狗的,也就是说,狗许进不许出,易言之,中国委府的收入可以增加,但支出却不能有哪怕一丝一毫的增加。

如此论调,让咱们想到了什么?像王绍光那样的中国新左派有关加强中央财政汲取财政能力的说辞吧。

但是,王绍光并没有说,中央财政扩大收入后,应该被贪官污吏中饱私囊,应该成就温家宝现如今中国首富家族资产超过300亿元的景象,而是说要用之于民。可是,我党则对王绍光、崔之元、汪晖、甘阳等等中国新左派的政策建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地取材为我所用,收入增加了,财政汲取能力增加了,钱多了,可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却越来越质次价高假冒伪劣咧,钱都被政治局常委以及上行下效捐款转移海外啦。如果不是曾庆红的公子在澳大利亚也无法无天买了豪宅还要推倒重来,也就不会把曾庆红家产富可敌国的状况公诸于众举世瞩目了吧。现如今,随便都可以听说,有那个银行基层芝麻官移民国外,购买了若干处房产,彻底换了国籍,并且开诚布公地说,中国经济的麻烦大了去咧,超发货币的真相哪儿是人们想象的那么蜻蜓点水不值一提。

如此,财政政策说穿了就是继续扩大政府投资,刺激经济,但却与类似通过减税来惠及民生素无瓜葛毫不相干。

至于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那不过是我党担心1940年代后期国民党金圆券景象重演并导致国民党政权土崩瓦解分分钟歇德洛维奇、以及1988年价格闯关造成1989年开枪的事态卷土重来。

原本,胡温们殚精竭虑精心谋划,扩大货币发行刺激经济,可以是击鼓传花的游戏不至于鼓手在自己任上停歇,怎么着也会把麻烦传递给继任者,自己可以平安着陆颐享天年,可不成想,华尔街金融风暴突如其来,打乱了胡温的方寸,不得不加大货币投放量,四万亿投入进去,大量呆坏账如同定时炸弹(这个问题另当别论于此不赘),而且中国从粮食安全(这个问题另当别论于此不赘)到全国各地委府融资平台(这个问题另当别论于此不赘)没有一个不是险象环生的,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没完没了地注射强心针,导致中国经济通货膨胀的麻烦提前爆发,

在人们还都担心华尔街金融风暴会致使中国出现通货紧缩之际,俺就喋喋不休坚定不移地认为,中国最大的麻烦是通货膨胀。常年看俺如此看空唱衰文字者,可以作证吧。

到现在怎么样?通货膨胀不期而至了吧。作为其结果,物价节节攀升一发而不可收,会再一次导致开枪了吧。

没辙,只能改变无尽无休超发货币的路数。

虽然说,这只不过就是试图延缓死亡时间,但在胡温以及我党所有的王八蛋们看来,我党的历久弥新的命中注定的,只要政策加以调整,就会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也正因此,袁剑在与张昊进行网络交谈时,张昊问及如果物价调控失败会怎么样,袁剑哈哈大笑说当局没有设想如此结果,需要张昊替他们为之。

换句话说,我党从来都是在政策设计时也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根本不会为失败进行盘算的。

也因此,才会有了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搭配这种鸡兔同笼。

积极与稳健,积极稳健,积、稳,那不就是“鸡瘟”嘛。

既然是鸡瘟,那么就具有非常强烈的危险性和传染性。别忘了,禽流感的H1N1和H5N1也就是最近可能会发生变异,成为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不可救药的病毒。(有关禽流感还有猪流感等等,俺传播的文字太多了吧?)

也就是说,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搭配,无异于缘木求鱼自取灭亡。

对于中南海来说,曾庆红把资产转移了,其他人呢?也只不过就是时间问题。

要不然俺说,在胡锦涛、温家宝、吴邦国、朱镕基等等货色还没有把财产转移国外完毕之前,人民的币升值的步伐绝对不会停止呢。

嘎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