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劳伦斯的梦想》

(2023-04-14 08:17:42) 下一个

百年死敌沙特和伊朗在中国的斡旋下和解了。这是个伟大的时刻。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假如把人类历史分为24个小时,其实人类在23个小时中都在互相打仗、攻击、屠杀。只有那一个小时是和平的。人类的文明也就是在这一个小时野蛮生长、枝繁叶茂、彰显出人性的伟大。这一刻也许是阿拉伯这一个小时的开始。有些国家在狂欢,有些国家却不想看到,没有谁对谁错,大家都是为了利益。但有一个曾经在这片骚动了千年的是非之地上战斗过,为了梦想而拼搏过的人,他一定是在另一个世界里百感交集的,一定是泪如雨下的。这个人就是曾经的英国军官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这个人很有争议,许多阿拉伯人将他看成民间英雄,有些人说他是为英国效力的情报军官及间谍,其工作是为了使英国从奥斯曼帝国手中接管阿拉伯世界的统治权。我认为其实这两个观点都是对的,并不矛盾。劳伦斯也可能一开始就是那样想了,为了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使命。但是等他一来到这片土地,另一种更加神圣而伟大的人类命运使命感彻底征服了他——为阿拉伯人民的自由而奋斗终身。这也许是一种积极的斯德哥尔摩效应。他潜伏着想让阿拉伯世界向大英靠拢,他融入其中却发现了阿拉伯世界的绚丽多彩。阿拉伯兄弟虽然贫穷,虽然也像故土人民一样的有血有肉、有梦想。劳伦斯觉得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时机来了,他围上了头巾、骑上了骆驼、挥起了弯刀。

劳伦斯总让我想起堂·吉诃德。他们真的太像了。堂吉诃德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旧的信仰解体、新的资产阶级信仰尚未提出的信仰断裂时期,劳伦斯处于大英梦和阿拉伯梦利益重叠的一瞬间。不同的是,骑士精神早已灰飞烟灭,而阿拉伯世界的复兴似乎就在某个历史节点。劳伦斯就像个发现了某个自然规律的孩子,朝着太阳兴奋地呐喊,不久又在夕阳西下后落寞不已。

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极其简单——什叶派尊崇宗教领袖哈里发家族继承正统的传位制,逊尼派主张哈里发的禅让制。这相当于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的那一句描写:“如今保守派和自由派的唯一区别就是,自由派去做五点的弥撒,而保守派去做八点的。本质上,两个党派都是为了私人利益争斗,自由派和保守派是一丘之貉。”他们的党派争斗导致整个国家陷入几十年的内乱中,人民生活水深火热。而裹挟进去的正义革命家,也渐渐腐蚀掉初心,沦为为了争夺权力而不择手段的人,书中的奥利亚雷诺上校不就是如此吗?

更关键的是他们本身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一个混乱的中东更符合某些棋手的利益。这些矛盾点只是实现某些局外人的利益而被可以放大了罢了。劳伦斯在梦想幻灭后回到英国郁郁而终,毕生的梦想幻灭后,哀莫大于心死。大英只是想干掉奥斯曼帝国不是为了什么阿拉伯人民自由。美国北方军战胜南方军解放了黑奴也不是因为更文明而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获取更大利益。梦想永远都战胜不了现实,但是利益共同体可以。如今的和谈也是为了利益走到了一起,但中国带给他们的,可能是另一种视角,一个劳伦斯至死都没有看到的春天。

2023.4.14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