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帝内经》精读161—-165

(2023-11-03 16:11:03) 下一个

风论篇第四十二(三)

05

【原文】

 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1】。

       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pěng)【2】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3】,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4】。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5】,善怒吓,赤色【6】,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7】,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8】,诊在目下,其色青。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máng)然【9】浮肿,脊痛【10】不能正立,其色炲【11】,隐曲不利【12】,诊在肌上【13】,其色黑。

【原文通解】

●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1】。

【1】病能:“能”同“态”。病能,指病态。

张云。凡致病之害。皆谓之能。志云。病能者。谓脏气受邪。能为形身作病也。马云。能。

耐同。简按义具于病能篇。

黄帝问道:五脏风证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希望你讲讲诊断要点和病态表现。

岐伯曰: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pěng)【2】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3】,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4】。

【2】皏(pěng):浅白色。

【3】昼日则差:

马云。差。瘥同。吴云。昼日起。则肺叶垂而顺。故病瘥。暮而卧。则肺叶壅而胀。故病甚。志云。昼则阳气盛。而胜邪。暮则气衰。故病甚也。简按王注为是。

【4】诊在眉上其色白:

马云。灵枢五色篇。以为阙中者肺也。高云。其诊视之部。在眉上阙庭之间。其色然白者。是也。志云。始言然白。而复曰诊在眉上。其色白。有似乎重见矣。所谓然白者。谓肺气受风。

而脏气之见于外也。所谓诊在眉上。其色白者。谓五脏之病色。见于面也。简按当从高注。下文四脏义并同。

岐伯回答道:肺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面色淡白,不时咳嗽气短,白天减轻,傍晚加重,诊察时要注意眉上部位,往往眉间可出现白色。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5】,善怒吓,赤色【6】,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7】,其色赤。

【5】焦绝:即焦躁到极点,毫不润泽。

马云。心受邪。正在中。故上中下三焦之气。升降颇难。而似有阻绝也。张云。唇舌焦燥。津液干绝也。简按未详。张据王义。姑从之。

【6】善怒吓赤色:

甲乙。无吓字。作色赤。楼云。吓字。衍。高云。木火相生。故善以怒而吓人。简按庄子秋水云。鸱得腐鼠。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司马云。怒其声。恐其夺己也。又五脏之风。言情志者。唯心肝二脏耳。而于肝则云善悲。又云善怒。并为可疑。今且仍王注。

【7】诊在口:

高本。口。作舌。注云。舌。旧本讹口。今改。

心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唇舌焦躁,容易发怒,面色发红,病重则言语謇涩,诊察时要注意舌部,往往舌质可呈现红色。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8】,诊在目下,其色青。

【8】时憎女子:

吴云。肝脉环阴器。肝气治。则悦色而欲女子。肝色衰。则恶色而憎女子。

肝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常悲伤,面色微青,易发怒,有时厌恶女性,诊察时要注意目下,往往眼圈可发青色。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怠惰,四支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身体疲倦,四肢懒于活动,面色微微发黄,食欲不振,诊察时要注意鼻尖部,往往鼻尖可出现黄色。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痝(máng)然【9】浮肿,脊痛【10】不能正立,其色炲【11】,隐曲不利【12】,诊在肌上【13】,其色黑。

【9】痝(máng)(máng)然:壅肿的样子。

【10】脊痛

甲乙。脊上。有腰字。

【11】其色炲

志云。恐后人认为一色。故曰苍。曰。曰然。曰微黄。大意与五脏生成篇之论色同。。

烟煤黑色也。

【12】隐曲不利:指性功能衰弱或小便不利。

【13】肌上:

肌。两颊肉也。肌上。颧也。颧。肾所主也。

简按说文。肌。颊肉也。五阅五使篇云。肾病者。颧与颜黑。高注确有所据。然几通用。故作饥。作机。

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颜面疣然而肿,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黑加煤烟灰,小便不利,诊察时要注意颐部,往往颐部可出现黑色。胃风的症状,是项部多汗恶风,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黑加煤烟灰,小便不利,诊察时要注意颐部,往往颐部可出现黑色。

【译文】

黄帝问道:五脏风证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希望你讲讲诊断要点和病态表现。

       岐伯回答道:肺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面色淡白,不时咳嗽气短,白天减轻,傍晚加重,诊察时要注意眉上部位,往往眉间可出现白色。心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唇舌焦躁,容易发怒,面色发红,病重则言语謇涩,诊察时要注意舌部,往往舌质可呈现红色。肝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常悲伤,面色微青,易发怒,有时厌恶女性,诊察时要注意目下,往往眼圈可发青色。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身体疲倦,四肢懒于活动,面色微微发黄,食欲不振,诊察时要注意鼻尖部,往往鼻尖可出现黄色。肾风的症状,是多汗恶风,颜面疣然而肿,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黑加煤烟灰,小便不利,诊察时要注意颐部,往往颐部可出现黑色。胃风的症状,是项部多汗恶风,腰脊痛不能直立,面色黑加煤烟灰,小便不利,诊察时要注意颐部,往往颐部可出现黑色。
 

 

风论篇第四十二(四)

06

【原文】

       胃风【1】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脘胀【2】,食寒则泄【3】,诊形瘦而腹大【4】。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5】则病甚【6】,头痛不所以出内,至其风日【7】,则病少愈。漏风【8】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9】,食则汗出,甚则身汗【10】,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泄风之状【11】,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12】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帝曰:善。

【原文通解】

●胃风【1】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脘胀【2】,食寒则泄【3】,诊形瘦而腹大【4】。

【1】胃风:

简按此腹中论所谓鼓胀之属。与和剂局方胃风汤之胃风。医说不伏水土之胃风不同。圣济总录有治方。具于十七卷。

【2】失衣则脘胀:

吴云。风寒助邪。脉益凝涩。故今胀。张云。失衣则阳明受寒于外。故为胀。简按王注中热。恐误。

【3】食寒则泄:

千金。泄上。有洞字。似是。

【4】诊形瘦而腹大:

高云。犹言诊其形色则瘦。诊其腹上则大。以明五脏诊色。六腑诊形之义。

胃风的症状,是颈部多汗,恶风,吞咽饮食困难,隔塞不通,腹部易作胀满,如少穿衣,腹即脘胀,如吃了寒凉的食物,就发生泄泻,诊察时可见形体瘦削而腹部胀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5】则病甚【6】,头痛不所以出内,至其风日【7】,则病少愈。

【5】先风一日:风,指起风之日。

志云。风者。天之阳气。人之阳气。以应天之风气。诸阳之气。上出于头。故先一日则病甚。男兆璜曰。风将发而所舍之风亦发。故先一日病甚。人气之通于天也。张云。阳性先而速也。先至必先衰。

【6】当先风一日则病甚:整句意为气候变化之前一日病严重。                    

【7】至其风日:则病少愈。圣济总录云。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风行阳化。头者。诸阳之会。与之相应也。方具于十五卷。

首风的症状,是头痛,面部多汗,恶风,每当起风的前一日病情就加重,以至头痛得不敢离开室内,待到起风的当日,则痛热稍轻。

漏风【8】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9】,食则汗出,甚则身汗【10】,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8】漏风:

圣济总录云。食酒中风。则为漏风。漏风之状云云。又曰。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

病名酒风。(出病能论。)夫酒所以养阳。酒入于胃。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其气悍。与阳气俱泄。使人腠理虚而中风。令人多汗。恶风不可单衣。其喘息而少气者。热重于肺。客于皮毛也。口干善渴者。汗出多。                                  而亡津液故也。解堕而不能劳事者。精气耗竭。不能营其四肢故也。谓之漏风者。汗出不止。若器之漏。久而不治。转为消渴。方具于十三卷。

【9】常不可单衣:是说虽然出汗但却想多穿衣服。因为出汗后毛孔疏松,所以怕风的缘故。

汪昂云。汗多腠疏。故常畏寒。马注。作畏热虽单衣亦欲却之。昂按既云畏热。下何以又言恶风乎。高云。多汗表虚。欲着复衣。故常不可单衣也。

【10】甚则身汗:

高本。身。作自。注云。自汗。旧本讹身汗。今改。食则汗出者。言身若无汗。食入则汗出也。甚则自汗者。言身或多汗。甚则自汗也。甚。犹多也。简按不必改自汗。义自通。

漏风的症状,是汗多,不能少穿衣服,进食即汗出,甚至是自汗出,喘息恶风,衣服常被汗侵湿,口干易渴,不耐劳动。

泄风之状【11】,多汗,汗出泄衣上,口中干,上渍其风【12】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帝曰:善。

【11】泄风之状:

简按上文。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本节则云。多汗。汗出泄衣上。盖此其汗泄。甚于漏风。新校正。据千金改内风。难必矣。

【12】上渍其风:

吴云。上渍。半身之上。汗多如浸渍也。志。四字为一句。注云。泄衣上则身湿。既湿且冷。一如水渍。而有风。故曰上渍其风也。简按四字未详。或恐是衍文。○吴云。此不及脑风目风内风肠风飧泄者。古亡之也。言胃风。而上文未尝及者。亦上文亡之也。

泄风的症状,是多汗,汗出湿衣,口中干燥,上半身汗出如水渍一样,不耐劳动,周身疼痛发冷。

黄帝道:讲得好!

【译文】

胃风的症状,是颈部多汗,恶风,吞咽饮食困难,隔塞不通,腹部易作胀满,如少穿衣,腹即脘胀,如吃了寒凉的食物,就发生泄泻,诊察时可见形体瘦削而腹部胀大。首风的症状,是头痛,面部多汗,恶风,每当起风的前一日病情就加重,以至头痛得不敢离开室内,待到起风的当日,则痛热稍轻。漏风的症状,是汗多,不能少穿衣服,进食即汗出,甚至是自汗出,喘息恶风,衣服常被汗侵湿,口干易渴,不耐劳动。泄风的症状,是多汗,汗出湿衣,口中干燥,上半身汗出如水渍一样,不耐劳动,周身疼痛发冷。

黄帝道:讲得好!

痹论篇第四十三(一)

01

【题解】

   痹,闭也。指经络阻滞,营卫滞涩,脏腑气血运行不畅,由此而导致的病证,就称为痹证。本篇较为系统全面地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分类、治则、预后等进行了专门讨论,故名“痹论”。正如高士宗《素问直解》所说:“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有风寒湿之痹;有皮筋脉筋骨五脏外合之痹;六腑有俞,五脏亦有俞。五脏有合,六腑亦有合。故有五脏六腑之痹。荣卫流行,则不为痹。痹之为病,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举而论之,故曰痹论。”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素问》篇名。痹者,闭也。为血气凝涩不行之病,多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所致。本篇是論述痹證的,主要包括痹證的病因、病的機理、症狀、分類和治療方法,痹證的形成和營衛氣血、自然氣候的關係。

02

【导读】

   一、论述了风寒湿三邪杂合伤人是痹病的主要成因。由于感受风寒湿三邪的轻重有别,以及邪气侵犯的部位和体质的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病症。

       二、论述了风寒湿邪侵入脏腑为痹的径路:一是由五体之痹日久不愈,内传所合的五脏;二是由病邪循五脏六腑之俞直接侵入体内,形成五脏六腑之痹。

       三、强调痹病的发生还和机体内部的失调有关。如果营卫运行正常,“不与风寒湿气合”,就不会引起痹病。只有在营卫运行失常的情况下,复感风寒湿邪,才会致病。

       四、指出了病邪性质、发病部位和痹病的预后关系:“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其留皮肤间者,易已”“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入脏者,死”。

03

【原文】

       黃帝問曰:痹之安生?

       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多著痹也。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原文通解】

●黃帝問曰:痹【1】之安生?

岐伯對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其風氣勝者為行痹【2】,寒氣勝者為痛痹【3】,濕氣勝者多著痹【4】也。

【1】痹:闭也,气血闭阻不通的意思。在《内经》指气血被病邪闭阻,运行不畅通所引起的病变。

【2】行痹:也称为风痹。指因感受风邪而出现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游走不定的痹证。《类经》十七卷第六十七注:“风者善行数变,故为行痹,凡走注、历节疼痛之类皆是也。”

【3】痛痹:也叫寒痹。指因感受寒邪而出现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痛有定处,得热痛减的证,很少移动。

【4】著痹:也叫湿痹。指因感受湿邪而出现肢体关节沉重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肉麻木不仁的痹证。《类经》十七卷第六十七注:“着痹者,肢体重着不移,或为疼痛,或为顽木不仁,湿从土化,病多发干肌肉。”著,通“着”。

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产生的?

岐伯回答说:由风、寒、湿三种邪气杂合伤人而形成痹病。其中风邪偏胜的叫行痹,寒邪偏胜的叫痛痹,湿邪偏胜的叫着痹。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

岐伯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5】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

【5】至阴:此处指长夏。

黄帝问道:痹病又可分为五种,为什么?

岐伯说:在冬天得病的称为骨痹;在春天得病的称为筋痹;在夏天得病的称为脉痹;在长夏得病的称为肌痹;在秋天得病的称为皮痹。

【译文】

黄帝问道:痹病是怎样产生的?

       岐伯回答说:由风、寒、湿三种邪气杂合伤人而形成痹病。其中风邪偏胜的叫行痹,寒邪偏胜的叫痛痹,湿邪偏胜的叫着痹。

      黄帝问道:痹病又可分为五种,为什么?

      岐伯说:在冬天得病的称为骨痹;在春天得病的称为筋痹;在夏天得病的称为脉痹;在长夏得病的称为肌痹;在秋天得病的称为皮痹。

04

【原文】

       帝曰:內舍五藏六府,何氣使然?

       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故骨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心。肌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原文通解】

●帝曰:內舍【1】五藏六府,何氣使然?

岐伯曰:五藏皆有合【2】,病久而不去者,內舍於其合也。

【1】内舍:羈留的意思,病邪深居于内部。

【2】五脏皆有合:合,应合的意思。五脏生成篇曰:“心之合脉也,肺之合皮也,肝之合筋也,脾之合肉也,肾之合骨也。”即五脏六腑都有表里相合的组织器官。

黄帝问道:痹病的病邪又有内侵而累及五脏六腑的,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五脏都有与其相合的组织器官,若病邪久留不除,就会内犯于相合的内脏。

故骨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腎。筋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肝,脈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心。

所以,骨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肾;筋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肝;脉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心;

肌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脾。皮痹不已,複感於邪,內舍於肺。所謂痹者,各以其時【3】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

【3】各以其时:指各以本脏气旺之时,即各主的季节。如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等。

肌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脾;皮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肺。

总之,这些痹症是各脏在所主季节里重复感受了风、寒、湿三气所造成的。

【译文】

       黄帝问道:痹病的病邪又有内侵而累及五脏六腑的,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五脏都有与其相合的组织器官,若病邪久留不除,就会内犯于相合的内脏。所以,骨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肾;筋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肝;脉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心;肌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脾;皮痹不愈,再感受邪气,就会内舍于肺。

       总之,这些痹症是各脏在所主季节里重复感受了风、寒、湿三气所造成的。

 

 

痹论篇第四十三(二)

05

【原文】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煩滿喘而嘔。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幹善噫,厥氣上則恐。肝痹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脾痹者,四支解墯,發咳嘔汁,上為大塞。腸痹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原文通解】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1】者,煩滿喘而嘔。

【1】肺痹者,烦满喘而呕:肺主气,司呼吸,其治宜肃降,肺痹则肺气不降而气上逆,故烦满喘息;肺脉起于中焦,还循胃口,肺痹则胃气不降,因而呕吐。

凡痹病侵入五脏,症状各有不同:肺痹的症状是烦闷胀满,喘逆呕吐。

心痹【2】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3】,暴上氣而喘,嗌幹善噫,厥氣上則恐。

【2】心痹者……厥气上则恐:心主血脉,心痹故脉不通;邪气内扰于心,故心烦;烦则心气躁动,故心下鼓动;心脉起于心中,其支者上挟咽,其直者却上肺,故心痹于肺,则突然上气喘息,咽喉干燥;心主噫,心气上逆则嗳气;心气逆不与肾交,肾虚故恐惧。噫,即嗳气。

【3】心下鼓:指心悸。

【4】善噫:因心痹,氣機不暢,發出嘆氣。

心痹的症状是血脉不通畅,烦躁而心悸,突然气逆上壅而喘息,咽干,易嗳气,厥气上逆则引起恐惧。

肝痹【5】者,夜臥則驚,多飲數小便,上為引如懷【6】。

【5】肝痹者……上为引如怀:肝藏魂,肝痹则魂不安,故夜卧惊骇;肝主疏泄,其经脉下者过阴器抵少腹,上者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肝痹疏泄失常,气郁化火,消灼津液,故多饮,饮多则小便次数亦多;肝郁气滞,则腹部胀满如怀孕之状。上为引,王玉川云:“考诸家仍王注以'引’为牵引之义,依下文'上为大塞’'上为清涕’例之,'引’当是病状,而'如怀’乃'引’之形容词。'引’之本义为开弓,开弓使满曰'引如满月’,斟酒至满,亦称为'引’。盖'引’有盈满之义焉。'引如怀’,谓腹部膨大如引满之弓,而有似怀孕之状也。肝痹之状,下为数小便,上为腹满如怀孕。故曰:数小便,上为引如怀也。”

【6】上為引如懷:意为肝脉牵引少腹作痛,形状似弓,狀如怀孕。

肝痹的症状是夜眠多惊,饮水多而小便频数,疼痛循肝经由上而下牵引少腹如怀孕之状。

腎痹【7】者,善脹,尻以代踵【8】,脊以代頭。

【7】肾痹者……脊以代头:肾为胃之关,肾痹关门不利,胃气不转,故腹部善胀;肾脉入跟中,贯脊属肾,肾主骨,肾痹气衰,骨失其养,下肢弯曲不伸,故以尾骨代足而行,颈骨前曲,头项倾俯,脊骨高出而代头。尻,尾骨。踵,足跟,此指足言。

【8】尻以代踵:尻,骶尾部;踵,腳跟;尻以代踵,指只能坐不能站,更不能行走的意思。

肾痹的症状是腹部易发胀,骨萎而足不能行,行步时臀部着地,脊柱曲屈畸形,高耸过头。

脾痹【9】者,四支解墯,發咳嘔汁,上為大塞【10】

【9】脾痹者……上为大塞:脾主四肢,脾痹不能荣于四肢,故四肢懈惰;其脉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气上逆故呕汁;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病则肺失所养,气行不畅,故胸中阻塞而发为咳嗽。解惰,即“懈惰”。

【10】上為大塞:上焦闭塞不通。

脾痹的症状是四肢倦怠无力,咳嗽,呕吐清水,上腹部闭塞不通。

腸痹【11】者,數飲而出不得,中氣喘爭,時發飧泄。

【11】肠痹者……时发飧泄:张志聪注:“肠痹者,兼大小肠而言,小肠为心之腑,而主小便,邪痹于小肠,则火热郁于上而为数饮,下为小便不得出也。大肠为肺之腑,而主大便,邪痹于大肠,故上则为中气喘争,而下为飧泄也。”中气喘争,这里指肠胃之气上迫于肺致喘息气急。

肠痹的症状是频频饮水而小便困难,腹中肠鸣,时而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

胞痹【12】者,少腹膀胱按之內痛,若沃以湯【13】,澀於小便,上為清涕。

【12】胞痹者……上为清涕:胞,此指膀胱之脬。张志聪注:“胞者,膀胱之室,内居少腹,邪闭在胞,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水闭不行,则蓄而为热,故若沃以汤,且涩于小便也;膀胱之脉,从巅入脑,脑渗则为涕。上为清涕者,太阳之气,痹闭于下,不能循经而上升也。”

【13】若沃以汤:沃,浇灌。汤,热水。若沃以汤,好像灌以热汤的感觉。

膀胱痹的症状是少腹膀胱部位按之疼痛,如同灌了热水似的,小便涩滞不爽,上部鼻流清涕。

【译文】

     凡痹病侵入五脏,症状各有不同:肺痹的症状是烦闷胀满,喘逆呕吐。心痹的症状是血脉不通畅,烦躁而心悸,突然气逆上壅而喘息,咽干,易嗳气,厥气上逆则引起恐惧。肝痹的症状是夜眠多惊,饮水多而小便频数,疼痛循肝经由上而下牵引少腹如怀孕之状。肾痹的症状是腹部易发胀,骨萎而足不能行,行步时臀部着地,脊柱曲屈畸形,高耸过头。脾痹的症状是四肢倦怠无力,咳嗽,呕吐清水,上腹部闭塞不通。肠痹的症状是频频饮水而小便困难,腹中肠鸣,时而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膀胱痹的症状是少腹膀胱部位按之疼痛,如同灌了热水似的,小便涩滞不爽,上部鼻流清涕。

 

 

痹论篇第四十三(三)

06

【原文】

陰氣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淫氣喘息,痹聚在肺;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痹聚在肝;淫氣肌絕,痹聚在脾。諸痹不已,亦益內也。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原文通解】

● 陰氣【1】者,靜則神藏,躁則消亡,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1】陰氣:指五臟的精氣。

【2】阴气者……肠胃乃伤:《类经》十七卷第六十七注:“阴气者,脏气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志意者也,人能安静,则邪不能干,故精神完固而内藏。若躁扰妄动,则精气耗散,神志消亡。故外邪得以乘之,五脏之痹,因而生矣。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物者也,若过用不节,致伤肠胃,则六腑之痹,因而生矣。”

五脏精气,安静则精神内守,躁动则易于耗散。若饮食过量,肠胃就要受损。

● 淫氣【3】喘息,痹聚在肺【4】;淫氣憂思,痹聚在心;淫氣遺溺,痹聚在腎;淫氣乏竭【5】,痹聚在肝;淫氣肌絕【6】,痹聚在脾。

【3】淫氣:淫气,有二义:一为名词,指淫乱之气,亦即风寒湿邪。二为动宾句,此指邪气浸淫。这里可以理解为五臟內逆亂失和的氣。

【4】淫气喘息,痹聚在肺:凡皮肉筋骨脉之痹,日久不愈,邪气浸淫入里,则成五脏之痹。若出现喘息,则是肺气上逆之故,故为痹聚在肺。后心、肾、肝、脾仿此。

【5】乏竭:指阴血亏耗,疲乏力竭的意思。

【6】肌絕:指肌肉消瘦。

致痹之邪引起呼吸喘促,是痹发生在肺;致痹之邪引起忧伤思虑,是痹发生在心;致痹之邪引起遗尿,是痹发生在肾;致痹之邪引起疲乏衰竭,是痹发生在肝;致痹之邪引起肌肉瘦削,是痹发生在脾。

● 諸痹不已,亦益內【7】也【8】。其風氣勝者,其人易已也。

【8】益內:益,通溢,蔓延的意思;益內,指病重向內發展。

【7】诸痹不已,亦益内也:指上述诸痹日久不愈,则日深一日,衰少,血气衰少则滞逆亦少,故为不痛。

总之,各种痹病日久不愈,病变就会进一步向内深入。其中风邪偏盛的容易痊愈。

【译文】

     五脏精气,安静则精神内守,躁动则易于耗散。若饮食过量,肠胃就要受损。致痹之邪引起呼吸喘促,是痹发生在肺;致痹之邪引起忧伤思虑,是痹发生在心;致痹之邪引起遗尿,是痹发生在肾;致痹之邪引起疲乏衰竭,是痹发生在肝;致痹之邪引起肌肉瘦削,是痹发生在脾。总之,各种痹病日久不愈,病变就会进一步向内深入。其中风邪偏盛的容易痊愈。

07

【原文】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帝曰:其客於六府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脈之分,各有所發,各隨其過,則病瘳也。

 【原文通解】

●帝曰:痹,其時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連筋骨間者疼久,其留皮膚間者易已。

黄帝问道:患了痹病后,有的死亡,有的疼痛经久不愈,有的容易痊愈,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说:痹邪内犯到五脏则死,痹邪稽留在筋骨间的则疼久难愈,痹邪停留在皮肤间的容易痊愈。

帝曰:其客於六府者何也?

岐伯曰:此亦其食飲居處,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風寒濕氣中其俞,而食飲應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黄帝问道:痹邪侵犯六腑是何原因?

岐伯说:这也是饮食不节、起居失度导致腑痹的根本原因。六腑也各有俞穴,风寒湿邪在外侵及它的俞穴,而内有饮食所伤的病理基础与之相应,于是病邪就循着俞穴入里,留滞在相应的腑。

● 帝曰:以針治之奈何?

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1】,循脈之分,各有所發【2】,各隨其過,則病瘳( chōu)【3】也。

【1】五藏有俞,六府有合:两句为互文,指五脏有俞穴,六腑有合穴。

【2】各有所發:各經受邪,均在經脈循行的部位發生病變而出現症状。

【3】各隨其過,則病瘳:各隨病變部位而治療則病能痊癒;瘳,病痊癒的意思。

黄帝问道:怎样用针刺治疗呢?

岐伯说:五脏各有俞穴可取,六腑各有合穴可取,循着经脉所行的部位,各有发病的征兆可察,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取相应的俞穴或合穴进行针刺,病就可以痊愈了。

【译文】

黄帝问道:患了痹病后,有的死亡,有的疼痛经久不愈,有的容易痊愈,这是什么缘故? 

岐伯说:痹邪内犯到五脏则死,痹邪稽留在筋骨间的则疼久难愈,痹邪停留在皮肤间的容易痊愈。

黄帝问道:痹邪侵犯六腑是何原因?

岐伯说:这也是饮食不节、起居失度导致腑痹的根本原因。六腑也各有俞穴,风寒湿邪在外侵及它的俞穴,而内有饮食所伤的病理基础与之相应,于是病邪就循着俞穴入里,留滞在相应的腑。

黄帝问道:怎样用针刺治疗呢?

岐伯说:五脏各有俞穴可取,六腑各有合穴可取,循着经脉所行的部位,各有发病的征兆可察,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取相应的俞穴或合穴进行针刺,病就可以痊愈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