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圣经--创世纪---8章1--22节

(2023-12-09 12:57:55) 下一个

1神记念挪亚挪亚方舟里的一切走兽牲畜。神叫风吹地,水势渐落。 

挪亚一家在方舟内漂流激荡了整整150天,神终于开始按着祂所定的时间,祂的方式,祂无比的权能,来释放祂所拯救并“记念”着的挪亚和与挪亚在一起的那些走兽牲畜。

此时满地都是洪水,已经回到起初神创造时所面对的原始环境,“渊面黑暗”,于是神叫风吹地,水势渐落,这里的“风”与1章2节“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的灵,是同一个词,这无疑会把我们带回起初神开始创造世界的那些画面,因此,这节经文启示我们,洪水退去,可以看做是神重新的创造。神是何等的信实,何等的有怜悯有恩典,祂拯救、祂纪念祂所拣选的人,祂也信守祂的应许,不会全然放弃按着祂形象所造的人。挪亚一家是新世界的源头,也是我们这些现代人的源头,神借着挪亚一家带给人以及地上其他受造活物以巨大的拯救和安慰。

渊源和天上的窗户都闭塞了,天上的大雨也止住了。

神是万物的主宰,掌管一切,风、水、雷、云等所有力量,都在祂的手中掌管,都听从祂的调遣,正如诗篇147:8 所说“他用云遮天,为地降雨,使草生长在山上。”也正如马可福音4章所记载 ”39 耶稣醒了,斥责风,向海说:“住了吧!静了吧!”风就止住,大大地平静了。 40 耶稣对他们说:“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 41 他们就大大地惧怕,彼此说:“这到底是谁?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 圣父与圣子乃同一位神,拥有同样的权柄和能力,万物都听命于这位,独一的三一真神。

 水从地上渐退,过了一百五十天,水就渐消。

 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

“山”的原文是复数,指一系列山脉。传统认为“亚拉腊”山脉是在亚美尼亚境内,现代土耳其东北部亚拉腊山只是这山脉中的一个山峰。具体方舟停在亚拉腊山哪个位置,不得而知。犹太人阴历的七月十七日,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的日子,正是犹太宗教历的正月十七日,也正是主耶稣死后复活的那一日。

水又渐消,到十月初一日,山顶都现出来了。

过了四十天,挪亚开了方舟的窗户,

 放出一只乌鸦去。那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

 他又放出一只鸽子去,要看看水从地上退了没有。

 但遍地上都是水,鸽子找不着落脚之地,就回到方舟挪亚那里,挪亚伸手把鸽子接进方舟来。 

10 他又等了七天,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

 11 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

挪亚看到口衔橄榄枝的鸽子,就知道神的审判已经结束了,橄榄树有了新叶,代表一个美丽新世代的开始,神的愤怒止息了,和平美好的新时代来临了。后来人们以口衔橄榄枝的鸽子做为和平的记号,就是源于这个典故。

 12 他又等了七天,放出鸽子去,鸽子就不再回来了。

 13 挪亚六百零一岁,正月初一日,地上的水都干了。挪亚撤去方舟的盖观看,便见地面上干了。 

“正月初一日”也标志着人类有了一个新的开始,世界再获新生,正如创造的过程中旱地和海洋被分开一样。

14 到了二月二十七日,地就都干了。

13节的 “乾了”和14节的 “ 乾了”在原文是兩個不同的希伯來词;前一个可能指地面上已沒有積水,而后一个可能形容全地已经乾透。期间又过了近2个月。

洪水开始于“二月十七日”,到全地干透,正好一年零十天。

15 神对挪亚说: 16 “你和你的妻子、儿子、儿妇都可以出方舟。 17 在你那里凡有血肉的活物,就是飞鸟、牲畜和一切爬在地上的昆虫,都要带出来,叫它在地上多多滋生,大大兴旺。 18 于是挪亚和他的妻子、儿子、儿妇都出来了。 19 一切走兽、昆虫、飞鸟和地上所有的动物,各从其类,也都出了方舟。

虽然根据自己的判断,挪亚一家知道他们已经可以出方舟了,但他们没有根据自己的判断擅自行事,而是专心等候神的命令。挪亚全家“进入方舟”是按照神的吩咐,“走出方舟”也是按照神的命令。我们看到,挪亚已经多次释放乌鸦和鸽子察验,并且早在正月初一日已经确定“地面上干了”,但他并没有根据自己的眼见作决定,而是依然在方舟里等候神的命令五十七天。整整1年零十天,挪亚一家待在方舟里面,这是多么大的试炼和考验。挪亚以及他的儿子媳妇,他们的忍耐和对神的信靠、顺服,实在是我们应该效法的榜样。我们这些主的门徒行事为人,也应该像他们一样,一方面需尽我们的本分积极预备等候、另一方面,要专心等候神的命令,不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关键性的决定,而是按神的命令做实质性的行动,神才是我们所有地事情最大、最后的主宰以及决定者。

20 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为燔祭。 

这是第一次提到建筑祭坛,也第一次提到献燔祭,显然在坛上献火祭是十分必要的。当初亚伯献祭时,没有提到用火烧祭物,以及馨香之气,因此,无法确定在挪亚之前,有没有献燔祭的先例。这里“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原文都是阳性单数,可能暗示每样祭物只献上了一只公的。尽管只献一个雄性的,但如果把所有类别的洁净的牲畜和飞鸟挨个献一次燔祭,其工作量的巨大,也难以想象。另外,当初进入方舟的洁净的动物,是7公7母,只用一只公的来献祭,可能是为了有利于将来这些动物的大量繁殖。

燔祭的意义,利未记有详细的规定,燔祭,又叫“馨香的火祭”,是把整个祭牲”一切全烧在坛上” 献给神。“燔祭”的功用是“在耶和华面前蒙悦纳” 。人要来到神面前,首先必须解决罪的问题,最需要的是“赎罪祭” 和“赎愆祭“,但神却首先启示“燔祭“”,因为这五个祭的顺序,是照着神恢复人的心意来启示的。神起初造人的时候,目的不是要得着一个无罪的人,而是要得着能完全彰显祂的形象的人。亚当在没堕落之前就是无罪的,但他还不能完全彰显神的形象。神救赎的计划,不只是要把人恢复到无罪的地步,更是要把人恢复到能完全彰显神的形象、以致蒙神悦纳的地步上。

21 耶和华闻那馨香之气,就心里说:“我不再因人的缘故咒诅地(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也不再按着我才行的灭各种的活物了。

这又是拟人化的文学表现形式,通过这样的描述,表明神的怒气已消,挪亚的燔祭得到了神的悦纳,同时,神也决意不再用大洪水来灭绝所有的人类。

“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这句话之前有个连接词,可以翻译为“”虽然”,表示神虽然知道人的本性就是邪恶,将来新的世界依然会败坏、会堕落、会充满强暴,就像挪亚时代一样,但祂仍然决意不再用洪水灭世。因为神将召出祂的选民,使用一个民族来带出那个”女人的后裔“就是主耶稣,来成就祂创世之先就定下的救赎计划。正如保罗在以弗所书1:11 告诉我们 ”我们也在基督里被拣选成为祂的子民。这都是按自己旨意行万事的上帝预先定下的计划。”

神承诺不再用洪水灭绝这世界,但最后的审判,依旧会到来,那时神将用火来审判这个腐败的世界。正如使徒彼得在彼得后书3:10 曾預言:”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

 22 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

神再次恢复了自然的秩序与规则,一直持续到世界的末了,当大地仍然存留的时候。“稼”原文是种子,指播种;“穑”原文是“庄稼、收割”;“寒暑”原文是“冷热“;“地”将有一天不再存留,那时会被“新地”所取代 。

本节原文的形式是一首美丽的诗歌。表明神在大审判过后,又使得这个世界恢复到之前的秩序规则之中。以后不再有这样大规模的,令世界停顿的现象发生,直到世界的末了---那最后的大审判临到。

 

备注:我的这些”圣经创世纪读经笔记“,很多地方参考了 Iain Provan 所著的 ”Seriously Dangerous Religion “ 、Joseph.B.Lumpkin 所著的“the books of Enoch and the book of fallen angels, the wathers, the origins of EVil ” 、"圣经综合解读”、李思静博士的一些讲道内容以及其他一些参考书目。非常谢谢这些学者提供的一些见解。求圣灵继续带领,使我可以完成创世纪的读经笔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