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圣经---创世纪---22章---1---24节

(2024-02-02 16:54:58) 下一个

1 这些事以后,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 

我们对神的信心,往往是要经过试验的。我们以绝对的顺服来回应神的命令,是表明我们对神的信心的最高见证。

神这次对亚伯拉罕的试验,是把他放在一个终极的挑战上,他必须杀掉自己身边唯一的儿子以撒。神的这个要求看上去十分不合情理,因为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是要通过这唯一的儿子以撒来成就的,只有通过以撒,神和亚伯拉罕以割礼为记号立的约,才能得以延续。亚伯拉罕此时并没有怀疑神是不是神经错乱,他所做的就是顺服。虽然神的这个要求必是超越了亚伯拉罕的理性极限,但亚伯拉罕只凭着信心来顺服。圣经告诉我们,“神的愚拙”乃是人所测不透的智慧,正如哥林多前书1:25所说:“因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

神会试验我们的信心,但神的“试验”是为了造就我们、而不是败坏我们,他更不会诱惑我们做罪恶、错误的事情。亚伯拉罕被神试验,就是如此,神试验他是为了造就他全然绝对的信从。试验(test,trial )和试探(tempt)不同,正如雅各书1:13所说:“ 人被试探,不可说“我是被神试探”,因为神不能被恶试探,他也不试探人。”  神是至圣的,没有任何缺口可以留给罪恶来试探。不过,主耶稣道成肉身之后,因有了人的身体,就可以被罪恶试探,魔鬼撒旦亲自操刀进行了试探,但主耶稣并没有被魔鬼的试探所战胜,而是完全抵挡住了试探,并打败了魔鬼。同时,神也不会试探人, 人被试探,是因着人自己本身就有缺口,是人自己的私欲留给魔鬼试探的机会,正如雅各书1:14所说: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  

神说:“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上帝有意强调了以撒的特殊性,说出了亚伯拉罕心中、也是我们心中想说的疑惑和不解。罗得离开了,仆人以利以谢被神否决了继承权,以实玛利也离开了,如今以撒成为亚伯拉罕所爱的唯一的独子,也是成就神应许的唯一的管道。神怎么可以除掉他呢?同时,因着老来得子,可以想象亚伯拉罕和撒拉是如何的宠爱这个儿子。现在神居然要拿走应许之子以撒,这是何等的残忍。

我们看到神的“试验”,往往不是拿走我们容易放下的事物,而是拿走我们最珍爱的事物,包括神的应许和恩典,因为往往这些事物最容易在我们心中成为代替神的偶像。当恩典和神本身,放在一起给你选择,你选择什么呢?这可以说,是神给亚伯拉罕的一个终极题目。拣选神本身,还是拣选神的应许、神的恩典,这也是每一个亚伯拉罕的后裔常常面临的抉择。在福音书中,有一个少年财主,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和选择,他的症结是他所拥有的财富。他虽然遵守了所有的诫命,但主说你还缺少一件。马可福音10:21--22记载耶 穌 看 著 他 , 就 愛 他 , 對 他 說 : 你 還 缺 少 一 件 : 去 變 賣 你 所 有 的 , 分 給 窮 人 , 就 必 有 財 寶 在 天 上 ; 你 還 要 來 跟 從 我 。 他 聽 見 這 話 , 臉 上 就 變 了 色 , 憂 憂 愁 愁 的 走 了 , 因 為 他 的 產 業 很 多 “。少年人无法割舍他的财富,忧忧愁愁的走了,眼下亚伯拉罕缺少的是无法舍去神的应许之子以撒,无法舍去神的恩典,然而他最终得胜了。你还缺少一件什么呢?

摩利亚山,根据历代志下3:1” 所罗门就在耶路撒冷耶和华向他父大卫显现的摩利亚山上,就是耶布斯阿珥楠的禾场上,大卫所指定的地方,预备好了,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 所罗门的圣殿就应该建在这山上。伊斯兰教认为亚伯拉罕在这里献的是以实玛利,如今犹太圣殿早已被毁,穆斯林的阿克萨清真寺,据说就建在当初犹太圣殿的同一块磐石上。后来我们的主耶稣也死在犹太圣殿的附近。因而,这里成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教派的圣地。

尽管神吩咐亚伯拉罕要献活祭,但实际上我们马上知道,神从来就没有这样的打算,神早已预备了代罪的公羊,神不会让亚伯拉罕真的这么做成,神在亚伯拉罕屠刀落下的一瞬间,阻止了亚伯拉罕,这实在是一个真实的试验,神不会让亚伯兰罕就此犯下杀无辜人的重罪。

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备上驴,带着两个仆人和他儿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 到了第三日,亚伯拉罕举目远远地看见那地方。 亚伯拉罕对他的仆人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

从别士巴到摩利亚山地区,约72公里的路程,需要走几日,亚伯拉罕专心赶路,第三日就可远远望见那山了。仆人,原文是”童子“,以撒也被称为童子(童子在圣经当中,年龄从几个月(出埃及记2: 6)到20几岁(创世纪34:3)都曾被称为童子),这里可能暗示亚伯拉罕私下盼望在路上,神可能会改变主意,这样他可以把两个童子作为替代品献祭。亚伯拉罕依旧象往常那样,预备了自己的计划(那两个童子作为备选),但亚伯拉罕走在山下仍然没有等到神按亚伯拉罕的想法,允许另外两个童子做代替,此时,他没有回头,他继续顺服,彻底抛弃了自己预备的计划,完全按着神的吩咐而行。

我们看到,对于神的这个特别的命令,亚伯拉罕没有质疑,也没有苦苦哀求,而是”清早起来“ 就立刻遵行,很可能他向妻子撒拉隐瞒了这个事情的真相,他很可能担心撒拉会”一哭二闹三上吊“,极力阻挠他对神的顺服。同时,亚伯拉罕还”劈好了燔祭的柴“,带着木柴走了三天的路程,以免山上找不到合适的柴,他从一开始,就不给自己留下任何不顺服的借口。经过了基拉耳的亚伯拉罕,在信心的道路上再也没有拦阻。信心之路上的一系列功课,使他不断的经历神、更深的认识神,从而完全信靠那位永生的神,相信祂的应许绝不落空。神应许”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亚伯拉罕既然能因着信“欢喜领受应许”,也就能因着信“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

到了第三日“,表明亚伯拉罕的信心经历了”三日“ 而没有动摇,从而证明亚伯拉罕的行为是来自于他对神的信心,而不是自己一时的冲动。可以想象,这三日来,亚伯拉罕的内心承受着何等的煎熬,他恒久忍耐,始终没有回头,直等到最后考验的时刻来临。我们知道,我们的主耶稣也是在钉死十字架后第三日复活。

 亚伯拉罕把燔祭的柴放在他儿子以撒身上,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于是二人同行。 以撒对他父亲亚伯拉罕说:“父亲哪!”亚伯拉罕说:“我儿,我在这里。”以撒说:“请看,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 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做燔祭的羊羔。”于是二人同行。

以撒已经感觉事情不太对头,没有祭物,如何献祭?因此,他终于问出了那个十分可怕的问题。实际他是在问,不是我吧? 亚伯拉罕的回答仍旧回避了那个可怕的答案,他仍然不敢透露神的具体命令给以撒,可能是害怕以撒知道后会逃掉,或是他可能对神充满信心,认为神一定会预备代替以撒的祭物,来使得这悲剧中止,抑或是他已经完全无助,只有把这一切都交托给神,相信神必预备。

以撒此时可能已经明白将要发生的事了,因为迦南人流行用自己的儿女献祭。”父亲、我儿“都是很亲昵的称呼,这样的对话必然叫亚伯拉罕锥心般的痛苦。

神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是亚伯拉罕在信心里说的预言。他并不知道神”预备“的方法是什么,但他并不需要知道细节,只需要对神有全然的把握,相信”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以撒所预表的,正是那位父神”自己预备“的”神的羔羊(主耶稣),除去世人罪孽的“。

6-8节两次重复”于是二人同行“,这父子二人的信心与顺服,使他们默默同行,这是何等的顺服!在神眼中是何等的美!

他们到了神所指示的地方,亚伯拉罕在那里筑坛,把柴摆好,捆绑他的儿子以撒,放在坛的柴上。 10 亚伯拉罕就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

亚伯拉罕期待的神中止这悲剧的预期并没有发生,他只能咬牙把以撒捆上,杀他。以撒也顺服父亲的暴行,没有反抗。以他的体力和亚伯拉罕的老迈,以撒逃掉可以说易如反掌。这里的试验,实际上是两个人共同来应对。当时可能20岁左右的以撒,自己背着”燔祭的柴“上山,后来主耶稣也是”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前往各各他山“(约翰福音19:17)。亚伯拉罕与以撒”二人同行“,”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要亲自献上以撒;父神也是一路陪着祂的独生爱子走过苦路,”定意将祂压伤,使祂受痛苦;耶和华以祂为赎罪祭(以赛亚书53:7)。

以撒此时已经是个有力气背柴上山的年轻人,而亚伯拉罕已经是一百二十多岁的老人。以撒虽然也有疑问,但却没有挣扎反抗,而是甘愿被老父‘捆绑”,正如主耶稣“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利比书2:8)这样的顺服是完美的,就像“没有残疾”的祭牲(利未记1:3)一样蒙神悦纳。以撒的一生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成就而闻名,他只是以默默的顺服预表了神所预备的代罪羔羊:”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以赛亚书53:7;使徒行传8:32)。

伸手拿刀,要杀他的儿子,表明亚伯拉罕绝不是装装样子,而是毫无保留地交出了以撒,用行为印证了他的信心(雅各书2:21)。

11 耶和华的使者从天上呼叫他说:“亚伯拉罕亚伯拉罕!”他说:“我在这里。” 12 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神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

亚伯拉罕显然通过了考试,他对上帝的敬畏,高于他对儿子的爱恋,高于他对神应许和恩典的执着,通过顺服,亚伯拉罕已经彰显了他对神的敬畏和信靠。亚伯拉罕因着信,被神称为义人,如今他用实际的行动来再次回应神,成为一个完全人。

神等到最后一刻才出声阻止,是要让这个功课不留任何死角,让亚伯拉罕学习完全交出自己。真正敬畏神的人,在神的应许和神之间,必然和亚伯拉罕一样拣选神。因为有了神,就有了应许;没有神,一切应许都是徒然。

 13 亚伯拉罕举目观看,不料,有一只公羊,两角扣在稠密的小树中。亚伯拉罕就取了那只公羊来,献为燔祭,代替他的儿子。

果然,神不仅干预制止亚伯拉罕的杀害,还预备了代替品给亚伯拉罕,一只公羊,而其他的童子是不可以作为祭物的,神后来明确禁止用活人献祭。神预备的公羊代替了以撒,这只公羊则预表了后来的主耶稣,那个终极的,神圣的替代品,替代了我们这些罪人,承受神的审判。同时,圣经也启示我们:神看重的不是祭物的好坏贵贱,而是我们献祭的人顺服的心,正如撒母耳记下15:22 說 :” 耶 和 華 喜 悅 燔 祭 和 平 安 祭 , 豈 如 喜 悅 人 聽 從 他 的 話 呢 ? 聽 命 勝 於 獻 祭 ; 順 從 勝 於 公 羊 的 脂 油 。“

 14 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a],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

耶和华以勒的称呼,反应了神的预备,这里神为亚伯拉罕、以撒预备了公羊,将来,神差他的儿子耶稣,也称为祭物,被杀在这个祭坛附近,救赎人类,也是神亲自的预备。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也预表了将来的圣殿和主耶稣的救赎。亚伯拉罕的儿子以撒,被神以预备的公羊代替了,不用去死;而神的儿子,却被天父真真实实的献了祭,被杀在十字架上,神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啊!

 15 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从天上呼叫亚伯拉罕说: 16 “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 17 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 18 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神又重申了12章1-3节的应许,原来这应许的成就,至终,需要有亚伯拉罕这样的一个信心的回应,那就是亚伯拉罕绝对的顺服神。通过试验的亚伯拉罕,受到了神庄严的保证(指着自己起誓(希伯来书6:13)),神定会成就他应许亚伯拉罕的每一件事。这里应许的主题仍然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会繁多,并会通过一个后裔,使万族得福。虽然,有些人认为这后裔不是指单个,而是指所有后裔,但希伯来原文,后裔这个词用的则是个单数,这个后裔必战胜仇敌。神把他的祝福,实际上连接在一个独特的、也是唯一的、一个血源延续的脉络上来,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直到约瑟,神拣选这个家族,从而神预备了将来万族会因着这个家族而得祝福,这个祝福最后就落在一个后裔即主耶稣身上,因着祂的死而复活,这个祝福才得以全面的实现。

19 于是亚伯拉罕回到他仆人那里,他们一同起身往别是巴去,亚伯拉罕就住在别是巴

20 这事以后,有人告诉亚伯拉罕说:“密迦给你兄弟拿鹤生了几个儿子, 21 长子是乌斯,他的兄弟是布斯,和亚兰的父亲基母利 22 基薛哈琐必达益拉彼土利彼土利利百加)。” 23 这八个人都是密迦亚伯拉罕的兄弟拿鹤生的。 24 拿鹤的妾名叫流玛,生了提八迦含他辖玛迦

通过拿鹤的家谱,作者使得救赎的历史继续前行,亚伯拉罕信心巨人的历史即将过去,再厉害的信心伟人,也都会如过眼云烟,唯有神的永恒和信实,才是我们得以享受永恒的确据。利百加将出现在24章的记载当中,神对以撒的应许会通过利百加得以下一步的成就,同时,拿鹤12个儿子,也预表了将来雅各12个儿子的出现。

本章的一个主题就是“耶和华以勒”,拿鹤的家谱也在说明“耶和华必预备”。当亚伯拉罕献上以撒以后,神预备一只公羊,神再次坚定祂的应许,神也同时预备了以撒的妻子“利百加”,也预备了以撒今后的人生道路。跟随神、顺服神的人就可以这样子享用神的预备,当我们还未曾知道自己的需要的时候,神已经为我们预备好了

然而,我们细细体会这段经文,以及信心伟人亚伯拉罕的人生际遇,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一些思考。

亚伯拉罕一生的信心道路上,神让他经历了四次重大的舍弃:

  1. 舍弃本地、本族、父家(十二1);
  2. 舍弃他心目中的继承人侄儿罗得(十三8-12);
  3. 舍弃肉体的努力、夏甲所生的儿子以实玛利(二十一14);
  4. 舍弃神的恩典、等了25年的应许之子以撒(本章)。

然而,这舍弃的背后,其实都伴随着亚伯拉罕自己的算计和思量。

第一个计划是罗得,神的应许是由后裔来成就的,没有后裔,何来的大国?但当时亚伯拉罕没有儿子,原因是撒拉不能生育。义人亚伯拉罕没有借故休掉妻子撒拉,而是用了另一个计划,自己的血亲侄儿罗得,没有儿子就罢了,侄子罗得也可以成为这应许的继承人。然而,罗得长大了,翅膀硬了,要单飞了,不再满足于躲在叔父的翅膀荫下,而且一走就走到了所多玛,离开了神的应许之地。罗得当然知道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但那看不见的盼望,他根本就不在意,他在意的是眼所能见的、约旦河边、所多玛附近的那肥沃的草场。于是,第一个计划泡汤了。

跟着,亚伯拉罕有了他自己的第二个计划,那就是他的仆人以利以谢,他身边唯一的一个亲近的人,这同样是个后备计划,但又有什么法子?只能当个权宜之计。但后来神说,不是以利以谢,神明确的指示,不是他,这后裔必须出自他自己的骨肉。于是,第二个计划也泡汤了。

接下来,既然神启示了,这后裔必从自己而出,亚伯拉罕就有了第三个计划。这个计划虽出于撒拉,但亚伯拉罕一定立马就同意,这也是古代通行的做法,因为撒拉不能生,就找个代孕。夏甲便成了夫妇二人最合适的选择。说做就做,亚伯拉罕的执行力一贯强大,于是以实玛利来到了。亚伯拉罕对自己的计划必是非常满意,也自以为领会了神的意思。但14年过去了,神说,不是以实玛利,是撒拉所生的才是。这第三个计划也即将泡汤了。

 

从亚伯拉罕出哈兰开始,25年过去了,第四个计划才终于成功了,但这个计划却不再是他自己的计划。他已肉体老迈,撒拉已经绝经,精明能干的亚伯拉罕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努力。结果以撒出生了,神的应许之子来到了世间,却不再是亚伯拉罕自己努力计划的结果,而是神的计划和既定日期的产物,是完全的神的恩典。第三个计划彻底泡汤了,但第三个计划的破产,给亚伯拉罕的生活却带来了巨大的烦恼和痛苦,也给他的后世子孙,甚至世界历史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和痛苦。这是亚伯拉罕自认为最得意的作品,却成了对他和后裔造成最大伤害的源头。

 

不仅如此,还有他的两次跌倒的经历,也都是他自己计划和筹算的结果。他撒谎欺诈,两次使用同样的算计,但都已失败告终,既暴露了他的愚蠢和自以为是,更是亏缺了神子民的荣耀。

 

神一次一次的告诉他,你的信心很大,神吩咐的你都会立刻执行,但你的谦卑、你的信靠,仍然不够,你仍然以自我的算计和计划为补充,你觉得你自己很行,因此,神给一个启示,他就产生一个计划,一个备选方案加以补充。

 

当神的最后一次试验临到,亚伯拉罕的算计仍然伴随着他。当他带着三个童子行在山脚下的时候,他的自信、他的计划,已经摇摇欲坠,他的计划,随着到了山脚下,已经没有了盼望,亚伯拉罕说:“我儿,神必自己预备做燔祭的羊羔。” 他已经彻底没有了自己的计划,他知道他的计划不是神的计划,他准备了两个替代的童子,神没有回应。他终于全然的顺服,我没有计划了。神你来吧,我这一生都是听你的吩咐,但都有我的计划,但我的计划都是无用的,徒劳无功,甚至给我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忧伤。神啊,你必预备。我们仿佛看到,亚伯拉罕摊开双手,满含盼望,仰望那位他生命的主宰。神啊,你必预备。即使以撒真被我杀了,你也必让他死而复活。正如 希伯来书11:17--19说的 “ 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的独生的儿子献上。 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  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这是神对亚伯拉罕的更新,一步一步,几十年的功夫,改变他、重建他、让他老我彻底破损,让他的新我得到彻底的建造,在这一刻,亚伯拉罕的生命彻底被更新了,亚伯拉罕的信心,彻底的达到了最高峰。 正如罗马书12:2所说:”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神的旨意就是如此善良、纯全、可喜悦,亚伯拉罕有那麽多靠自己想出并执行的计划,其实他可以什么都不做,他可以只是单纯的跟随神的命令,神的指示自会来到,他的自我计划,可能除了拖延神的时间,别无他用,还出现许多不可估计到的负面的效果。他欺骗埃及法老,带来使女夏甲;他自以为聪明,用代孕来产子,夏甲这时候发挥作用了,结果,带给亚伯拉罕巨大的痛苦和忧伤。

希伯来书把亚伯拉罕的信心,作为我们的标杆、榜样,但并没有说到他的软弱,他的失败。不过,旧约记载的清清楚楚,每一个读过的都会知道,信心伟人,其实也充满了挫折和失败,这是我们的写照,我们未必有亚伯拉罕那样超高的信心,但我们一定有他的软弱和失败,有自以为义,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求主帮助我们!

 

然而,仍有一个事情,需要提醒大家留意,那就是代价。无论是亚伯拉罕的跌倒,还是他通过测试,达到信心的最高峰,他都在付出代价。

 

两次跌倒,伤的是撒拉的心,你把我当成什么? 同意和夏甲生孩子,伤的同样是撒拉的心,尽管是撒拉主动提出这个代孕的主意。以实玛利的出生,虽然带给亚伯拉罕十几年的快乐,但撒拉的内心感受必定是难以言表的失落和痛楚。在自己赶走以实玛利母子之后,亚伯拉罕也必定会感受到深深的痛苦和愧疚,而以实玛利对父亲,也必然充满怨恨。我们不知道他们分离之后是否还有交流,可能有,但即使有,父子破裂的感情也无法得到真正的弥补和修复。以撒也同样,一家三口幸福的日子截至到他要被杀的那一天,从此,父子的关系必然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难以言表的阶段。撒拉可能会因为一直被蒙在鼓里,而产生愤恨,以撒则是因为父亲的残忍,而必然心生疏离。我们在24章看到,在母亲死后,以撒居然曾离开父亲一个人在其他地方居住。以撒和母亲一定一直非常亲密,但以撒和父亲,则未必如此,因此,当24章以撒娶妻后,圣经说他才得了母亲去世后的安慰,似乎隐含着以撒心中那除不去的忧郁和悲伤。在25章,亚伯拉罕死后,是以实玛利和以撒兄弟两一起安葬了父亲,可能两个儿子都只是尽一个儿子的本分而已,不只是以实玛利,连以撒可能都如此,他们和父亲的关系,大概率不会有多么的融洽和幸福。后来,老年的亚伯拉罕娶了基土拉,生出其他的儿子,才可能真正得到一个普通家庭应有的爱的安慰。然而,那已是他人生的最后阶段,这是何等的令人唏嘘和叹息!主耶稣在路加福音14:26-27说过:”人 到 我 這 裡 來 , 若 不 愛 我 勝 過 愛 ( 愛 我 勝 過 愛 : 原 文 是 恨 ) 自 己 的 父 母 、 妻 子 、 兒 女 、 弟 兄 、 姐 妹 , 和 自 己 的 性 命 , 就 不 能 作 我 的 門 徒 。凡 不 背 著 自 己 十 字 架 跟 從 我 的 , 也 不 能 作 我 的 門 徒 。” 

弟兄姐妹们,一个信心伟人,一个信靠神的生活,却未必是喜乐的、未必是顺利的。换了你,该如何选择呢?求主给我们力量,求主给我们智慧!

 

备注:我的这些”圣经创世纪读经笔记“,很多地方参考了 Iain Provan 所著的 ”Seriously Dangerous Religion “ 、Joseph.B.Lumpkin 所著的“the books of Enoch and the book of fallen angels, the wathers, the origins of EVil ” 、"圣经综合解读”、李思静博士的一些讲道内容、台湾圣经网圣经知识库参考以及其他一些参考书目。非常谢谢这些学者提供的一些见解。求圣灵继续带领,使我可以完成创世纪的读经笔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