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顿作品

自然风光,社会情态,随便说说,慢慢道来,直叙胸臆,怡情养性,广交朋友,游历世界。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廿一世纪婚姻与家庭预测[二]

(2006-01-12 03:54:03) 下一个
廿一世纪婚姻与家庭预测[二]
 
巴顿

人类文明愈发展,人类愈难克服伴随文明不请而至的负面影响。伴随汽车、电视机、电脑、飞机等等的应用而产生的对人类的损害,人们至今束手无策。而在精神文明方面,情况更加糟糕。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类热衷于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本来,男人追女人,女人勾男人,都是为了满足性需求和消除寂寞。在人海茫茫的芸芸众生中要找到一个可心人实属不易。找到之后巴不得立即将他关到牢里以免跑掉。感谢聪明的祖先发明了结婚这玩意儿,将互相爱恋的一对儿捆绑在一起。企图一劳永逸。其目的显然是使这一对儿更好更方便地做爱,生养下一代。在此,满足性欲是本,结婚是末。可惜几百年来,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结婚的排场与旁人对婚姻的评价。以社会影响与亲友喜好为依归,即使爱情实已消亡,双方确己无兴趣做爱,也要忍着痛苦,誓不离婚。至此,结婚这件精神文明的负面影响已使人无幸福可言矣!
 
在廿一世纪里,人类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方面纠正这种本末倒置的观念与思维,以使大家获得更多的幸福,包括人们的婚姻与家庭。 首先,冲击传统观念的将是离婚潮和不结婚潮。为了正本清源,证明已经没有爱情的夫妻都将义无反顾地离婚。人们从婚姻这个围城里出来之后,一般都不会轻易再进去。鉴于前人的经验教训,年轻人大量选择同居。澳洲法律已经保障了结婚与同居的同一性,人们在生活中已认同生活在一起过两性生活的男女即是夫妻,而不必追究他们是否在教堂举行过婚礼。 其次,婚外恋将最终失去意义而不复存在。

那么,除开和自己同居的那个配偶以外,是否还会有情人存在呢?随着情人潮的兴起,随着同居与结婚的等同价值观的确立,本世纪的两性关系将出现单纯化和多元化并存的局面。它们在人们的自由选择下平分秋色、各显神通。

由于摆脱了结婚这个婚姻桎梏,一部分衷情的男女的结合将比过去更纯洁与持久。他们比较满意一对一的两性关系,而不习惯于同时具有一个以上的性对象。同时,也因为束缚的解除与自由的增加,更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水平的提高;例如经济与权势对于两性关系的影响将消失,一部分倾向于享乐的复杂性和多样化的男女,将会实现互相多配偶的两性关系。这种同时期内各自多配偶的局面,将催化出多元家庭。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里面同时存在着互相均有性关系的多对男女。也可以是这些互相都有性关系的男女以不同的结构配置分住在不同的地方。这种多元化家庭的兴盛,似乎有点像原始社会的群婚制,但实际并非如此。它是人类社会更高发展阶段的产物,是以高物质文明与高精神文明为基础的。它更接近人类的生存理想。 至于上述两部分人的两性关系选择究竟哪一种更具生命力,那就只有根据人类社会的演进结果来证明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