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去一国一城一地旅游,你总会在脑库里搜索一下对于当地的一些知识和了解,哪怕零星片段。结束后你会问自己,这个地方值不值得你去?它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孔尼雅位于安卡拉的南面,是土尔其中部大省安那托利亚的一个城市。 除非你要横跨土尔其,否则不太会落脚那里。
从历史上看,孔尼雅还祘是一个旅游城市。它是伊斯兰教苏菲派教徒膜拜和朝圣的中心,也是土尔其人崇尚的诗人鲁米的故乡。这里的民风极端保守
蘇菲主義;蘇菲派是伊斯蘭教派中的神秘主義派,推崇俭朴,踐行禁慾与苦行,期望通过祈告和冥想参透神祗与神接近。这和希腊的诺斯蒂底主义相近。各种宗教或多或少都有些禁慾主义的成份。譬如佛教里的出家人,不娶不嫁;天主教的神父,终生单身。然而圣经书集中,对诺斯底主义有着强烈的批判,视其为异端,伊斯兰教中的苏菲主义,则为被崇奉的一派,深刻影响着土尔其以孔尼雅为中心的中部地区、使其成为土尔其人民生活典范之地。
苏菲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十二三世纪时, 今日的土尔耳为昔日伊朗统治,掠夺和战争的胜利及殖民地众多,令上层统治集团生活追逐豪华贪婪,奇奢无比。一方的不厌豪侈,必定令其对另一方的巧取豪夺,引起另一方对立思想的产生,去主张清心寡欲和遗世独立、靠修行和做善事与神亲近。但成就和光大苏菲主义与教派, 则或与一个人有关,那就是魯米.
魯米的全名為扎拉爾丁 · 穆罕默德(Jalal al-Din Muhammad),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人們稱他「莫拉維 · 魯米」(Molavi Rumi);在土耳其人們說他是「梅夫拉那」(Mevlana);而在歐洲和華文世界裡他的名字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魯米」(Rumi)──這些不同的稱呼背後,都有個相同的意思──來自東羅馬帝國的精神导师。
魯米比苏轼晚生200年, 出生於花剌子模囯。 該囯先为波斯佔有,后被蒙古亡国据为已有。蒙古人接受並強化了伊斯蘭宗教、所以曾米兼具波斯文学和美学的深厚修养与浪漫气质,又有蒙古人粗犷豪放的特性,同時接受宗教与哲学的浸礼,固比一般的文學诗人深遂明哲。我个人认为,苏菲主义孕育了魯米,而魯米又使苏菲主义惊艳並流傳更广。
我們不妨看几段曾米的詩句:
如果你所愛的人,
擁有火一般的生活,
那就和他一起燃燒。
在充滿痛苦的黑夜,
做一支蠟燭,
燃燒至天明。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行,形如虫蚁?
要么与心爱的人结合,要么与酒结合。
和中国的名家诗人们相比,由于语言差异和文字翻译的关系,你似乎体验不出诗的韵味和文辞的隽永与词汇的堆砌。或许是受格式和韵律的局限,中国与鲁米生存朝代相近的诗人,他们的作品和鲁米的作品相比,似乎永远不具哲理,思想以及火一般的热情。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诗人歌德在他们的著作中,对鲁米在哲学和文学上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鲁米使造物主、灵性、理性、人间的伦理道德得到综合,把人的“精神和独一的宗主合一。” 黑格尔说过。中国没有历史,没有哲学,没有文学巨著,只有红楼梦称得上半部巨著,中国的文化尚处婴儿阶段,固中国诗人无人能与鲁米齐肩。这让热爱中国文化的我和其它的中国文青很是受伤。的确,除了评价系统的标准不同之外,中国有其周有的内伤。譬如拿绘画和雕塑来说,中国每一件作品既不能与比其晚2000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任何作品相比,也不能与比它早2000年的埃及或希腊文化的作品相比。
中國的知乎是这样评价鲁米的:
鲁米代表了苏菲文学的最高成就,他是苏菲文学的集大成者。鲁米不曾认为自己是一名诗人,身为苏菲教徒,他说他只有在喝足了酒,跳够了舞之后才会有一些灵感想要作诗,其作诗也是为了能够追寻..的脚步,诗歌语言是他在追随..的道路上对所获感悟和心中情感的表达。在他的诗歌中没有任何宗教的狂热和偏见,鲁米赞颂神的同时并没有拼命的抬高神的地位,在他的诗歌中神并非可望而不可及,更像是一位和蔼的父亲或兄长,在他的诗歌中人人都能感受到“神”的关怀,即人文主义关怀。
看见没有,你是否会联想到诗仙酒圣李白,著者阮籍与竹林七贤。
鲁米于公元1273年去世,埋葬于孔尼雅。他的继任者为他修建了陵墓,完成于1274年。这是一座塞尔柱建筑,建筑师为Behrettin Tebrizli。
根据1926年4月6日的法令,该建筑于1927年3月2日改为博物馆。
鲁米博物馆里也陈列????许多师????和专业从事伊斯教培训的圣职工作,如伊斯兰书法、 伊斯兰音乐和乐器弹奏,伊斯兰教仪式和仪仗及旌旗制作, 古兰经朗誦。
矢志将自己终生奉献给伊斯兰教的孩子们,经过篩选和考核,从小进入寺内进行系统学习和培训,长大后成为神职司仪。 寺内有人在夜以继日无间断地接力朗读古兰经,说是已从无间断、整整接力念了八百多年。
鲁米博物馆里最具仪式感和表演性质的为入夜后点燃蠟燭的托钵僧舞蹈表演。苏菲教派的起源地-孔尼雅,作为旋转舞的起源地,不需要预约和门票。此地的旋转舞仪式为土耳其规模最大。每周六晚7点 白衣舞者会缓缓入场,不断地旋转,每一次转身都代表一次生死,空灵而神秘。旋转舞,土耳其语叫做Sema,也叫做苏菲舞。它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娱乐性舞蹈,而是一种修行的方式,至今已有800年历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那晚入住的五星酒店为我们准备了免费的洒宴,或许是为了洒肉,或许是日子冲突,我们没能观看到此大名鼎鼎悬转舞,颇感遗憾。
馆内最著名的应该是珍藏着的穆哈默徳的头发. 伊斯坦布尔的卞帕托普保存有穆哙默德的胡须、这里则是头发,存放在一个大水晶盒里,头发的上方摆放着一个高倍放大镜、前方则簇擁着珠宝玛瑪瑙饰品。这个地方朝奉的人最多,排着长队,尤其是妇女们,个个三清翠绿,衣饰庄重,,看时凝重,结束时喃喃求福祷告。所以等待时间较长。导游规定了集合时间。我祘祘时间还夠,耐心等待。中问不仃的有人插队进来,还有两个妇女插到了我的前面,在美国,一般看到也就耸耸肩,不响算了。可没等前两个插进来的完,,示意他们又有四个女的插进来,还向远处的亲戚朋友打招呼,示意他们过来。我担心一车子的人,会等我太久,不禁大声说了下:* Please don’t do that in front of Mehyammeda, take a line”. 一说还真管用。
导游是个鲁米fan,一路不厌其烦,出来还喋喋不休地讲解曾米,还吟颂出鲁米的诗句。当他说到30年前第一次去孔尼雅,城市人口只有30万余,今天的孔尼雅人口达到220万时,我一下来了兴趣。
我来自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州里的一个人口增长最快的小城巿。30年前人口12万,现在也就30多万。孔尼雅的人口在同样的时间内,人口能增长七倍,绝对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达不到的,也是世界人口城市化人口为全世界趋势中极其罕见的. 的确,孔尼雅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圣经中也有记载。使徒行传14章说,保罗和巴拿巴二 人 在 以 哥 念 同 進 猶 太 人 的 會 堂 , 在 那 裡 講 的 , 叫 猶 太 人 和 希 利 尼 人 信 的 很 多 。二 人 在 那 裡 住 了 多 日 , 倚 靠 主 放 膽 講 道 ; 主 藉 他 們 的 手 施 行 神 蹟 奇 事 , 證 明 他 的 恩 道 。城 裡 的 眾 人 就 分 了 黨 , 有 附 從 猶 太 人 的 , 有 附 從 使 徒 的 。那 時 , 外 邦 人 和 猶 太 人 , 並 他 們 的 官 長 , 一 齊 擁 上 來 , 要 凌 辱 使 徒 , 用 石 頭 打 他 們 。使 徒 知 道 了 , 就 逃 往 呂 高 尼 的 路 司 得 、 特 庇 兩 個 城 和 周 圍 地 方 去 ,在 那 裡 傳 福 音 。
这里的以哥念(iconium)就是Konya。这过去的2000年中,,虽然经历过奥斯曼一世 土尔其历史上最昌盛时期,鲁米博物馆和赛里米耶清真寺,都是在他在世时造的,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也就三十来万人。仅仅过了三十年 竟然达到220万,应该是个奇迹。要知道,美国许多名列十大城市的地方,如波士顿,达拉斯 ,旧金山 人口也就100万左右。
我不是费效通那个行当的,也不是人口统计专业的,对这个没深究,留给他们去解答。猜想土尔其在ISIS危机时,可能接收了很多伊斯兰难民。 由于孔尼雅极端保守,民风淳朴,在外口碑极佳,固然成为移民的首选。我只是留意了一下汽车经过的马路和下榻旅馆那条街的街容。 小时候母亲告诉我,五大道建筑,多数为我外公的公司建造,那里每幢房子,不能与邻居的相同,必须由不同的公司设计。 构成了街道的与美丽与独特,避免了视觉疲劳。到了美国,知道这叫custom house,或custom house street 或community。会增加建造时的成本和时间,但会增加无限的美感。孔尼雅是个新城,人口增加快,房子和街道很新,但每一幢房子和邻边的不同,即便是同屋高的预制板楼房。显然是同一公司低价开发开发的,但面景和楼顶构造截然不同。看来孔尼雅的城市规划官员践宁这一原则。我拍了几張照片如下。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中国的街景。
上海街景 上
北京街景 上面?
重庆街景
广州南京街景
中国的干部爱国外考察,建议他们不妨去孔尼雅考察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