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90+

打印 (被阅读 次)

古人云“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再加20也不稀了。有专家推测,新禧一代近40% 有可能活到90岁,给社会带来新的挑战。医学界对幼儿的了解很多,早就有小儿科医生,专门指导幼儿的成长。然而对老人,特别是90岁以上的老人,人们的了解还很少,成了眼下新的研究课题。

从2003年起,加州大学医学院先后对18000多名老人进行跟踪,每六个月体检一次,作体力和脑力的测试,从收集的各种数据和面对面的谈话录像记录分析衰老的过程。这项研究叫做The 90+ Study,至今已有20年了,是世界规模最大的老龄化研究。

参加这项研究的老人有的已经去世了;有的搬走了,联系不上了;有的现在90多上百岁了。他们当中五百多人同意,死后把大脑捐献给医学研究。到目前为止,一些长寿的共识被肯定,如坚持运动、健康饮食、不吸烟酗酒、与人交流等。还对有争议的问题作出解疑,比如到底喝咖啡、喝葡萄酒对寿命有什么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喝适量咖啡和葡萄酒的人比完全不喝的人寿命长。有意思的是,喝茶对寿命长短没有影响。

另一个有意思的结论是,天天服用维生素A、B、E对延年益寿毫无帮助。这也符合一些专家的意见,花钱买维生素是浪费钱,除非有特殊疾病。没有提到D,估计服用D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人老了会骨质疏松。

性爱对长寿的影响也是有争议的,这项研究没有包括性爱,大概是因为太涉及到个人隐私。有的老人却自己表示,能够健康长寿跟性爱有关。一位老人在面谈中说到性爱,还有点不好意思,满脸涨得通红。不过研究肯定了罗曼提克对老人长寿有正面影响,不管是老夫老妻之间的,还是丧偶后的“黄昏恋”。

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比如70岁以后,血压低会减短寿命;70岁以后体重偏高的人比体重正常或偏低的人寿命长。听起来有道理,除了家族遗传的原因外,血压低往往是某种疾病造成的。人老了以后,身体摄取营养的能力下降,“胖子”身上储存着能量,慢慢释放,遇到疾病“耗得起”。“瘦子”很快会被“榨干”,遇到小病小灾“扛不住”。特别是手术后,“胖子”的康复能力比“瘦子”强。(注意,是体重偏高,不是肥胖。)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老年痴呆症。这里要说一下,中文“老年痴呆症”的概念很模糊。在医学上有Alzheimer’s和dementia,一般人都分不清区别,常常都被称作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正确的翻译是阿尔滋海默症,而dementia则是失忆症、失智症等。自己在医学上是门外汉,也不十分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在看这份研究报告时常看不明白,比如这句话:People aged 90 and older with an APOE2 gene are less likely to have clinical Alzheimer’s dementia, but are much more likely to have Alzheimer’s neuropathology in their brains.

同样,下面这个研究结果很重要,可是并不十分明白:About half of people with dementia over age 90 do not have sufficient neuropathology in their brain to explain their cognitive loss.

从一个研究实例来看,可略见一斑。一位96岁的老人,随便给他1-10之间的5个数字,他可以倒背如流;可以很快回答香蕉和桔子的不同与相同,类似的简单逻辑问题可以对答如流。他每天看报,却不知道那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记不住人名,几分钟以前的谈话内容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可以不可以说,他有明显的dementia,却并没有Alzheimer’s? 也就是说,dementia是一种疾病,Alzheimer’s是dementia的一种症状,不知这种理解对否。

过去一般认为,从65岁起,患dementia的机率是18%,以后随年龄增长,机率上升。要是到了90岁还没有dementia症状,出现dementia的机率会下降。2003年约两千人参与The 90+ Study,有1581人90岁以上,其中有587人没有dementia症状。三年后,一半出现dementia症状,否定了原来几率下降的说法。

血压高是生命的杀手,这一点毫无疑问。然而这项研究发现,90岁以上没有dementia的老人,血压都偏高,而他们80岁以前血压都正常。研究认为,进入80岁以后才开始血压高是好事,可以降低dementia的出现。

过去还认为,大脑里出现一种斑块,或叫蛋白质沉积(plaque),是造成Alzheimer’s的原因。一些去世老人的大脑切片推翻了这个的理论,这些老人生前有明显的Alzheimer’s症状,而大脑切片却干干净净,没有斑块。然而却发现这些老人大脑里有许多微型脑血管埂塞(microinfarcts)。

说到这儿,不能往下说了,医学专业内容太多,恐怕有曲解,造成误导。有兴趣可上网查看The 90+ Study。

新手一位 发表评论于
最后结论:生死有命,痴呆在天。
油翁 发表评论于
对于90岁以上的老人,特别是涉及到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还有很多未知。通过The 90+ Study这样的大规模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以及衰老过程,为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提供更多科学依据。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运动、健康饮食、保持社交活动等都是对长寿有益的方法,而一些传统观念如血压判断、血管健康等也需要重新审视。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为更多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生建议和医疗保障。
likelovely 发表评论于
有趣的研究。谢谢把研究结果告诉大家。对那两句英文,我试着解释一下,不知理解得对不对。

-1)90及90岁以上带有 一个 POE2基因的人不太可能发展成临床上阿兹海默的失忆症,但在他们大脑中更可能具备阿兹海默的神经病理特征;2)而在一半患有失忆症的90岁人群中,他们的大脑里并没有足够能解释他们丧失意识的阿兹海默症神经病里特征。

也就是说有某种基因的人并不一定发展成失忆症,尽管他们的大脑里有艾兹海默的病理特征,而部分有失忆症的人,他们大脑中并没有能充分解释他们失忆的阿兹海默神经病理特征。



登录后才可评论.